玉米夜蛾为害盛期,如何防治?

玉米夜蛾,又名甜菜夜蛾、玉米小夜蛾,是杂食性害虫,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可为害玉米、高粱、甜莱、大豆、花生、芝麻、烟草、蔬菜等170多种植物。

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幼虫可将玉米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剩下叶柄、叶脉,造成玉米减产。为害幼苗时甚至可将幼苗吃光。玉米夜蛾各虫态对高温抵抗力较强,7~8月份降雨少、气候干燥的年份虫害发生较重。

玉米夜蛾为害盛期,如何防治?

为害症状

【形态特征】

卵:圆球状、白色,成块产于叶面或叶背,8~100粒不等,排为1~3层,通常外面覆有雌蛾脱落的白色绒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幼虫:体长约2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或有或无,颜色亦各异。较明显的特征为: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此带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是别于甘蓝夜蛾的重要特征,各节气门后上方具一明显白点。蛹:长10毫米,黄褐色,中胸气门外突。成虫:体长8~10毫米,翅展19~25毫米。灰褐色,头、胸有黑点。

玉米夜蛾为害盛期,如何防治?

玉米夜蛾

越冬蛹在翌年3月份羽化为成虫,4月份在杂草上出现幼虫,6~7月份为害玉米苗,7~8月份是为害盛期。成虫白天隐藏在土块下、杂草丛及枯叶下的阴凉处,夜晚活动产卵,趋光性强。

玉米夜蛾为害盛期,如何防治?

为害

【防治方法】

1、田间管理:实行冬耕冬灌,并铲除田间地头杂草,可消灭大量越冬蛹,减少虫源。春季3~4月除草,消灭杂草上初龄幼虫。在产卵期和孵化期,结合农事操作摘除叶背面的卵块和群集为害的初孵幼虫,集中销毁。

2、灯光诱杀: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3、药剂防治:于3龄前喷药防治。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3500倍液;20%灭幼脲1号胶剂1000倍液、44%速凯乳油1500倍液、2.5%保得(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生物制剂可选用每克含孢子l00亿以上的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500~700倍液,或用10万国际单位的Bt乳剂100~200倍液喷雾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