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嗎

順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嗎

《孝莊秘史》劇照

順治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沖齡登基,卻英年早逝,僅僅活了24歲,給後人留下了不少謎團,甚至連他的最後歸宿也出現多種說法。最為流行的說法是他不愛江山愛美人,愛妃董鄂妃死後,他看破紅塵,遁入五臺山為僧。

不幸福的政治婚姻

在遇上董鄂妃之前,雖然順治帝擁有十幾名妃子,但多是政治聯姻,因此他並沒有感到幸福,內心反而常常感到苦悶。

順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科爾沁部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她是孝莊太后的侄女,也是順治帝的表妹。博爾濟吉特氏雖然貌美,但是自幼嬌生慣養,不懂得體貼人。順治帝對她本來就沒有好感,如此一來越加感到不耐煩。婚後不過兩年,順治帝便試圖廢黜皇后。此事引起了朝臣和孝莊太后的反對。順治帝只好暫時作罷,但心中抑鬱,寢食難安,沒幾日便形容憔悴。孝莊太后畢竟還是心疼兒子,見此情況,只好順了他的心意。於是順治帝將皇后降級為靜妃,改居側宮。

順治十一年(1654),順治帝立另一位博爾濟吉特氏為後(孝惠章皇后),她依然是科爾沁部的女子。孝惠章皇后是廢后的侄女,也是孝莊太后的侄孫女。這位博爾濟吉特氏很聰明,她知道順治帝不喜歡她,所以處處避其鋒芒,專心服侍孝莊太后,即使是在順治帝找碴時,也是逆來順受。

董鄂妃是董小宛嗎

心情苦悶之時,順治帝遇見了董鄂氏,後人多稱之為“董鄂妃”。董鄂妃聰穎秀慧,溫柔善良,贏得了順治帝毫無保留的愛。董鄂妃的身世也是清室的一樁疑案,民間對此有諸多說法。最為離奇的說法認為她是江南名妓董小宛,《清宮演義》等野史均持這一說法。

野史故事的情節大致如下:董小宛是秦淮河上的名妓之一,與陳圓圓、李香君、柳如是等人合稱“秦淮八豔”。清軍降將洪承疇性本好色,早就聽聞董小宛的美名,攻佔江南時,他將董小宛掠入府中,沒想到董小宛心中已有所愛之人,並且不屑洪承疇的為人,誓死不從。洪承疇霸佔不成,惱羞成怒,將董小宛獻入皇宮。順治帝被這位來自江南的佳人迷住,立即封妃。無奈董小宛心繫所愛,又痛恨這位蠻族君主,終日鬱鬱寡歡,沒幾年就去世了。

故事情節雖然離奇曲折,充滿了吸引力,但是據多方考證,這一故事是文人胡編亂造出來的。歷史上確實有董小宛其人,也確是秦淮名妓,卻根本與順治帝沾不上邊。董小宛,名白,字青蓮,生於明天啟四年(1624)。崇禎十五年(1642),董小宛從良,嫁給江南名士冒闢疆為妾。戰亂中,兩人顛沛流離,相依為命。後來,董小宛因勞瘁過度,於順治八年(1651)病死。董小宛比順治帝大了14歲,而且她病死時,順治帝才14歲,兩人年齡相差懸殊,如何能相知相愛?因此董小宛即董鄂妃一說純屬捕風捉影。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董鄂妃是順治帝之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妃子,後來被順治帝看上,納入宮中。博穆博果爾是皇太極的第十一子,順治十二年(1655)被冊封為和碩襄親王,翌年去世,年僅16歲。據說博穆博果爾的死頗有蹊蹺。

情投意合

無論是猜測也好,事實也好,董鄂妃畢竟是進宮了,而且獲得了少年天子順治帝的萬般寵愛。那麼,這位佳人究竟是什麼人?又為何能被順治帝如此愛戀?

其實董鄂妃的身世並不是謎,她是內大臣鄂碩之女,生於崇德四年(1639),其弟是後來深受康熙帝信任的撫遠大將軍費揚古。董鄂妃容貌秀麗,儀態大方,更重要的是她知書達理,性情溫和,品行高潔,謙恭節儉,因而深受順治帝的喜愛和尊敬。

順治十三年(1656)八月,董鄂妃剛入宮便被封為賢妃。同年十二月,順治帝將董鄂妃冊封為皇貴妃,並破格頒詔大赦天下。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她的品級一升再升,地位僅次於皇后。如果不是孝莊太后和董鄂妃本人的反對,順治帝還想廢黜皇后,讓董鄂妃取而代之。

次年,即順治十四年(1657)十月,董鄂妃生下皇四子。愛子的誕生讓順治帝欣喜若狂,儘管已有3個兒子,順治帝依然在許多公開場合和詔諭中稱其為“朕第一子”,表明了他有意立此子為儲君。無奈皇四子命薄,不足百日便夭折了。董鄂妃是個深明事理的女子,入宮後,她得到順治帝的專寵,但從來不恃寵而驕,反而戰戰兢兢,上恭恭敬敬地服侍太后和皇后,下對其他妃嬪也是尊重有禮。為了使自己獲得後宮的認可,董鄂妃如履薄冰,行事處處小心,在精神上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她的身體本來就孱弱無比,現在又突遭喪子之痛,最後一病不起。

為了安慰董鄂妃,順治帝於順治十五年(1658)三月,追封皇四子為和碩榮親王,大修園寢,並親自為早夭的愛子撰寫墓誌銘。然而,董鄂妃已是病入膏肓,回天乏術。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一代佳人董鄂妃香消玉殞,年僅22歲。

無奈紅顏遭天妒

董鄂妃的死,幾乎讓順治帝崩潰,他悲慟欲絕,在董鄂妃死後第三天,追封她為皇后,並命令上至親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婦齊集舉哀,又打算讓服侍董鄂妃的太監、宮女殉葬,幸而孝莊太后出面阻止才罷手。董鄂妃的梓宮從皇宮移至景山觀德殿暫安,抬梓宮的都是滿洲八旗二、三品大臣。順治帝還下令全國服喪,官員一月,百姓三日。

清制規定平時皇帝批奏章用硃筆,遇皇帝及太后之喪時,改用藍筆批本,過27天后,再用硃筆,皇后之喪,則無此制。而董鄂妃之喪,順治帝用藍筆批奏章,從八月到十二月,竟長達4個月之久。為了彰顯董鄂妃的賢德、美言、嘉行,順治帝還命大學士撰擬祭文,並親自動筆撰寫了《孝獻皇后行狀》,高度讚美了董鄂妃的品德言行。

愛妃之死,給順治帝帶來了巨大的打擊,精神委靡不振,健康也大受影響。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順治帝崩於養心殿,享年24歲。

順治帝出家了嗎

民間盛傳順治帝沒有死,而是裝死,隱姓埋名到五臺山出家了。其子玄燁繼位後,曾多次前往五臺山覲見父親,但順治帝都避而不見。此說為野史所沿襲,又編出了許多亦真亦假的傳說故事。

那麼,順治帝是否真的出家了?可以確切地說,在董鄂妃死後,順治帝確實有過出家的念頭,還因此將清廷弄得雞飛狗跳,但是最後沒有出成。

順治帝生前崇尚佛教,從順治八年(1651)他打獵途中偶遇禪師起,便對佛教產生了興趣。順治十四年(1657),順治帝途經京師海會寺,召見僧人憨璞聰,兩人相談甚歡。憨璞聰向順治帝引薦了高僧玉林琇、木陳等人。順治帝延請他們入宮講授佛法,還得了個“行痴”的法號。後來玉林琇又為順治帝推薦了弟子茆溪森。茆溪森的學識和修養深為順治帝敬佩,兩人常常在一起講經論禪。

董鄂妃逝世後,順治帝一時心灰意冷,看破了紅塵,執意削髮為僧。茆溪森苦勸,順治帝執意不聽。此舉震驚了滿朝文武,連深居後宮的孝莊太后也被驚動了。王公大臣們和孝莊太后的規勸,順治帝一概不聽。見規勸不成,孝莊太后乾脆召來了茆溪森的師父玉林琇。

玉林琇自有對付順治帝的招數,他讓茆溪森坐在一堆乾柴上,手舉火把,對順治帝說,皇上如果不蓄髮還俗,他便將茆溪森活活燒死。順治帝無法,答應蓄髮。之後,他再次向玉林琇表明出家的意願,並問:“佛祖釋迦牟尼和禪祖達摩,不都是捨棄王位出家了嗎?”玉林琇回答道:“佛祖和禪宗是悟立佛禪,而當今世間需要您護持佛法正義,所以,您應該繼續做皇帝。”正是這段規勸,順治帝才回心轉意,打消掉出家的念頭。

順治帝擯棄了出家的打算,正想振作治國安邦,可是在玉林琇的那次談話後不久,他便患上了絕症——天花。天花在當時是不治之症,順治帝對此十分恐懼,多次出宮避痘,沒想到最終還是染上了天花。

順治帝駕崩,宮中舉喪後,將其梓宮移至景山壽皇殿。停靈百日後,僧人茆溪森舉火將其遺體火化。次年,順治帝的寶宮(骨灰罈)與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孝獻皇后董鄂妃合葬於遵化孝陵。

順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嗎

《清宮秘史》

出版:吉林出版集團

三百年前,一群勇武的女真人,伴著金戈鐵馬從白山黑水間一路馳來,他們用與生俱來的豪放和驍勇,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是一個將皇權鬥爭、宮闈情仇演繹到極致的王朝,也是一個將官場傾軋、奇案冤案浮沉於權勢之內的王朝。不論是皇太極和海蘭珠感天動地的曠世戀情,還是康熙帝削藩平叛定江山的文治武功,抑或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波詭雲譎……一幕幕過往的傳奇往事,就是一幅幅大清王朝發展的歷史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