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好處!腎病患者一定要知道

大豆的好處!腎病患者一定要知道

飲食蛋白質慢性腎臟病進展的關係在150年前已被人們所認識,同時提出低蛋白質飲食可以改善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尿毒症症狀。

目前我國的主食中大米、麵粉、玉米等,雖然含較多的蛋白質,但其中含有必需氨基酸較少或比例不當,生物價較低,故宜少吃以增加優質蛋白,而動物蛋白作為高生物效價蛋白在臨床上廣泛推薦應用。

據餘仁歡介紹,大豆蛋白是高生物效價的完全蛋白,是大豆的主要部分,約佔35%~50%屬球蛋白類。大豆蛋白包含許多特殊的成分,如異黃酮、L-精氨酸和L-賴氨酸比例較高的單氨酸、縮氨酸、皂角苷、植酸、纖維及胰島素抑制劑,各種不同的成分發揮不同的生理作用,其中

大豆異黃酮的作用舉足輕重。異黃酮在結構上與內生性雌激素、雌二醇相似,因此有弱的類雌激素作用;同時也顯示了有降低膽固醇、抗癌基因、抗氧化等作用。

大豆蛋白中賴氨酸富,蛋氨酸含量相對較低,其餘幾乎均與動物蛋白相似。大豆皂角苷可抑制血清中脂類的氧化,抑制過氧化脂質的形成,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並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而植酸能幫助控制血磷水平,因此可能對慢性腎臟病的鈣磷代謝有一定的影響

此外,我國有悠久的食用豆類及豆製品的歷史,豆製品的種類豐富,如豆粉、豆汁、豆腐等。且我國東北大豆蛋白質的含量較高,營養豐富。亞洲人進食大豆相對較多,據估計,中國大陸地區的人每天進食約10g,臺灣和日本為30~50g,即相當於進食異黃酮20~80mg。

由此可見,不管從中醫和西醫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應將大豆蛋白列入慢性腎臟病患者禁食之列。

低蛋白飲食的益處

(1)低蛋白飲食可減少消化道症狀,並有助於防治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癥和高磷血癥。

(2)低蛋白飲食可以使機體在低蛋白供應時重新利用尿素的氨氮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質,以減輕或防止腎功能的惡化。

(3)低蛋白飲食可以減少腎小球高濾過和高代謝,延緩腎功能的惡化。

— END —

版 權 聲 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