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社交和閱讀,要有總結性,才能做到「不行而知」

活得明明白白,是每一個現代人的潛意識,而且在最深處。

鄭板橋鄭先生有句話:“難得糊塗”。年輕的時候,覺得糊塗很容易啊,裝傻充愣就行,有什麼難得的。年級大一點就知道,確實很難得,這種糊塗,是懂得捨棄,懂得放下,懂得拒絕。

想活得明白四達,我們就會參與很多社交活動,看看別人是怎麼回事,然後讀很多資訊,看看人家怎麼說,這樣會有用嗎?

《道德經》:社交和閱讀,要有總結性,才能做到“不行而知”

未必見得,東臺覺得,明白人一定是先有框架,然後分門別類的往裡面填充東西,而不是一股腦的堆砌。就好比一個圖書館,歷史類的、文化類的、醫學類的、語言類的,分好區,做好規劃,進去一看,想要什麼書籍,明明白白的。

很多人不會搭建框架,凡是覺得自己感興趣的、有用的、觀點很新穎的,都塞進腦子裡,等到要用的時候,一團亂麻,不明所以。這不算是明白人,塞得再多,也不算。

這就是思維繫統和邏輯的重要性。今天還是聊聊道德經,這本書,上了三十歲以後,一定要看看,可能每個人的感悟不同,但一定會對自己有用。

《道德經》:社交和閱讀,要有總結性,才能做到“不行而知”

道德經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讀you,窗戶),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讀xian)而明,不為而成。

翻譯成白話文:足不出戶,知曉天下的大事。不用推開窗戶,就知道天道的變化。在一條道路上走得越遠,知道的就越少。所以,聖人不必天天靠行動去獲得智慧,不用表現出來自然明白四達,不去強行干預,卻能有所成就。

前面一句好理解,“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古時候靠的是推斷能力,現在人們只要打開手機。唯一的區別就是,古代人靠的是推理,是預知。大部分現代人沒有推理能力,或者說推理能力很差,只能被動的接受。

第二句大致也是這個意思,有經驗的老人都有這樣的能力,插個題外話,家有一老,好比一寶,可不是隨口說的。

《道德經》:社交和閱讀,要有總結性,才能做到“不行而知”

第三句有點意思在裡面,細細讀起來,有幾層意思。第一,就是在一個事物的研究上,你瞭解得越深,會發現後面隱藏著巨大的不被人知的東西。比如研究宇宙。第二,越是超出自己範圍的,知道的就會很少,比如跨領域的研究和了解。一個搞古文研究的學者,可能覺得學會燒幾個菜太難了。

第四句是老子的總結,聖人,不用去實踐就可以得出真知,不用去刻意表現就能明白四達,不用去強行干預就可以有所成就。這一番總結是很深奧的,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仔細的分析起來,是可信的,完全苦做到的。打個比方,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和一個脾氣暴躁的,做事非常衝動的人合夥做生意,有智慧的人一看,這兩個人遲早要散夥,早晚的問題。事實上,果真就是這樣,就這是聖人不行而知。

不需要實踐,不需要等到那個時候,完全可以預知。心胸狹隘的人只要惹到了衝動的人,噼裡啪啦的一通吵鬧,最後說出口的,絕對就是那句散夥的話。聖人不是仙人,聖人也是人,但是他不僅能看到預知到,還能規避掉,這就很厲害了。

《道德經》:社交和閱讀,要有總結性,才能做到“不行而知”

這一切,是經驗,是推斷,也是智慧,更是“道”的運用。掌握小部分道的人,並懂得運用的人,就是賢人。能掌握大部分道的人,並懂得運用的人,就是聖人。只能掌握一個道的人,並會運用的人,就叫士。

武士掌握了武道,文士掌握了文道,軍士掌握了兵道,就是這個意思。

總結起來,老子索要表達的意思無非就是:一定要掌握道。

當然,“道”太深奧玄妙,我們初接觸,可能完全一頭霧水,如果先把“道”理解為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仔細的去觀察,去總結,去感悟,就可以說是“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