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的“蚁性精神”

继小米之后,美团点评于6月22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同一年创立,最初选择了不同的切点的美团点评与小米,都经历了漫长的跋涉、探索与开拓。相比于互联网老兵雷军,更多人讶异于后来者、更年轻的王兴,展现出的耐力。

有分析者称,一度很多企业标榜狼性文化,喜欢以将巨头作为目标,但美团点评似乎拥有一种蚁性文化。他们耐力十足,毫不畏惧比自身体型庞大千倍的目标,然后纪律鲜明、高效地拆解、挪动、搬运,一次次吃下看似难以下咽的蛋糕。

八年,美团点评随整个生活服务市场快速成长。6年前只有755.6亿元的国内生活服务市场,目前已接近万亿规模。美团点评的规模也在快速扩张,2017年,他们拥有了2.89亿的月活用户,3.1亿的年度交易用户总数。

他们的耐力和执行力获得市场的认可。6月22日,美团点评赴港IPO,据媒体报道其估值达到了600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40亿元、130亿元、339亿元,三年收入增长超过七倍,其交易拥有人均交易笔数分别为10.4、12.9和18.8,三年增长超过80%。去年一年,他们的平台上交易笔数超过58亿笔,交易额达到3570亿元。

如今,他们如蚁群般构建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闭环,餐饮、外卖、酒旅、打车、先生零售等业务形成互补。一度不被看好的美团点评,估值因此一路飙升。

在耐心中,他们正在靠近那个万亿级的目标。

“鸡肋”战略背后的耐力

留给美团的时间从来都很紧迫。

美团点评在创立之初就遇到了战况惨烈的“千团大战”。各团购网站疯狂烧钱做活动打广告,但美团网却将对象放在了技术升级和降低利润的退货保障上。

2012年战争初见分晓时,很多人都曾暗暗替王兴松了口气,庆幸这个屡战屡败的年轻人总算被命运眷顾了一次。

但王兴并不这么想。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美团点评已经进入了外卖市场。在团购领域刚刚确立地位的美团对战外卖领域一家独大的饿了么。彼时,很多人面带困惑,摇了摇头。

到当年6月,美团开辟了60多个站点,超过饿了么20多个。随后,美团又将设点城市的目标定到了250个。抢红了眼的外卖大战,让很多行内人士记忆犹新,当年的美团外卖由此覆盖了2600多个学校园区。

2015年,上线两年的美团外卖对已有的业务范围进行拓展,从餐饮新增了商超、鲜果、鲜花蛋糕、药品等品类的上门配送服务。次年,王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外卖业务的亏损使得美团点评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但美团在外卖业务上的投入并没有因此减少,反而在持续不断地加大技术、资金的投入。根据艾瑞的数据,美团餐饮外卖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31.7%增至2017年的56%,截止2018年3月已经实现59.1%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为全球最大的餐饮外卖服务提供商。

招股书显示,美团单日外卖交易笔数已经超过2100万笔。外卖成为美团最核心的业务之一,也成了美团点评最为重要的流量入口。

持续资金升级技术,从而做大市场的团购业务,不惜重金与精力砸下的餐饮外卖领域,美团点评展现出异于常人的耐心。

这背后,是一幅更宏大的图景。根据预测,2023年线上生活服务行业的体量将达到33.1 万亿人民币,而生活服务电子将超过8万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 19.8%。

这是个足够大的市场,必须用耐心打磨。

实际上,在进军外卖领域的那一年,美团还同时进入了电影及酒旅行业。2016年7月,成立三年的美团酒旅开始实现盈利。两年之后,美团酒店以2270万的单月间夜量首次超越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的总和。去年一年,他们的全年间夜量达到2.05亿,并创下单日间夜量157万的国内记录。

而出行领域,美团则选择在2018年先后布局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市场。

由此,美团完成了生活服务领域闭环的最后一环,包含电影、团购、餐饮外卖、酒旅及出行的美团点评生活服务超级平台建立起来。

美团的副总裁王慧文将其称为“鸡肋策略”:长期多业务、多支点并存,单个业务净利率低,所有拼起来才能赚钱。

美团日复一日且甘之如饴。

“我们已经爱上含金量低的事儿。一个事情又不怎么赚钱、又难、又慢,BAT怎么能看得上。”王慧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王慧文当时没有说的是,这些低毛利的业务不断组合,就会形成新的矩阵。美团用八年,完成了自身生态圈的打造。

深入地底的韧性

2018年4月,美团点评收购全资摩拜单车。

市场上,对美团烧钱融资、无法盈利而被迫不断扩大领域的质疑再次扑面而来。一如几年前美团进军酒旅、外卖领域。

但这次,有不少业内人士看出了美团的野心:摩拜绝对是个高频的流量入口。作为最为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务入口矩阵,摩拜的加入帮助在生活服务领域不断做大的美团点评完成了最后一公里的闭环。相比阿里以饿了么为生活服务的切入口,结合口碑进行数据统计,结合了出行的美团显得接地气儿了许多。

但另一方面,美团的外卖业务共享了巨大的流量,但投入仍在继续。

8年的耐心,美团的宏图草稿完成勾勒,外卖模式也有了最合理的解释:用外卖业务充当现金流和流量入口,然后在其他业务变现。

目前,拥有6亿以上用户的美团无疑已经成长为一个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超级玩家。它开始围绕生活服务领域形成“组合拳”:通过高频业务吸引流量和客户,再利用低频业务实现流量的转化和变现。

用户领域生活服务闭环完成的同时,美团还在继续深入打通商家交易和公司运营的环节,向产业链不断延展。

美团针对b端的疏通实际上一直没有听过:从智能pos机到美团小贷,美团点评试图通过硬件、软件等方式帮助商家实现精准营销。

2017年10月,王兴对外宣布,全国1000多家具有打通价值的餐饮ERP系统中,美团点评的餐饮平台联通了其中619家。随后,美团点评又先后通过推出生活服务开放平台和开放云计算,引入开发者和服务商,为众多线下商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截止2017年12月,美团外卖商家版日活跃用户数(DAU)已经达到了109.4万,到店餐饮业务市场份额超85%。

与此同时,美团点评的收入也在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40亿元到2016年的130亿元,再到2017年 339亿元。三年收入增长近七倍。博社近期报道指出,美团2017年交易额高达570亿美元,活跃买家人数与美国人口持平,活跃商家也高达400多万。

大数据时代,耐心的美团点评凭借自身闭环和对b端、产业链的深入,逐渐构造出一个生活服务领域的超级帝国。美团点评的万亿目标,或许未来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