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暑期實習我學會了查假帳

四大暑期实习我学会了查假账

四大暑期实习我学会了查假账

哈嘍,大家,我是喬妹

近年來,證監會相繼查處了“綠大地”、“萬福生科”、“天豐節能”等多起IPO財務造假案件。喬妹經過研究發現,此類案件財務造假的手法多有相似之處,都是採用虛構經濟業務的方式虛增收入、資產和利潤,使發行人業績符合IPO發行標準。

我們也有一位在德勤實習過的馬同學,我們稱呼他為“馬里奧”吧!讓我們的“馬里奧”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造假吧!

01.造假的邏輯

發行人財務造假的目的一般都很明確,或使公司的財務指標,如利潤、營業收入、資產規模等達到基本發行條件;或使公司的主營業務突出、業績保持增長態勢,爭取更好的發行價格。在此目的下,一些不符合條件的發行人採取虛構經濟業務的方式進行財務造假,可以同時解決多個問題:一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將變得十分突出;二是保持利潤、收入、資產的同步增長態勢;三是考慮了財務指標之間的關係,能保持各項財務指標的穩健性,不容易引起審計師和監管部門的注意。

在實際造假過程中,發行人首先會根據發行條件設定出年度目標利潤金額,計算出當年需要虛增利潤的金額,再根據銷售淨利率等指標反算出需要虛增收入的金額,然後根據毛利率計算出虛增生產成本的金額,進而推導出虛假採購的金額;接著通過虛增資產的方式消化虛假毛利佔用的資金;最後發行人會將造假金額分解到每個月份,安排人員具體實施。

02.造假的特點

目的明確

策劃縝密,實施精確

欺騙性強

不惜代價,後果致命

是偽造合同,虛開增值稅發票,虛增銷售收入。上市公司為避免在當年財務報告中反映虧損狀況,保住上市資格,會偽造多份銷售合同,虛開增值稅發票,有時還將已銷售給某公司的同一批產品,再虛擬銷售給其他公司。

是與在法律上無關聯關係但實際有關聯的公司大量交易,虛增銷售收入。上市公司將法律上無關聯關係但實際受集團公司控制的幾家公司列為購貨方,在利潤不足時將大量產品“銷售”給這些公司,實際上商品仍在上市公司,只是向這些公司開出發票和提貨單便完成了大額銷售。

是變相調整應收賬款賬齡,少提壞賬準備。為了避免計提大額壞賬準備影響當期利潤,有些上市公司與購貨方聯合舞弊,通過借款、轉款等方式虛列當期應收賬款,減少長賬齡應收賬款。

是隨意調整會計政策,實行利潤操作。按照相關要求,企業一經選擇會計政策後,應在各期保持一致,不能隨意變更。但有的上市公司從其他公司購入已使用多年的機器設備,以淨值入賬後卻沒有按照機器設備尚可使用的年限對其計提累計折舊,而是按照該部分資產的使用年限重新計提折舊。這樣就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降低了折舊率,相應減少了當期的成本費用,從而增加了當期利潤。

是利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操作利潤。採用哪種方法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一般由上市公司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通過職業判斷來確定。如果上市公司不恰當地運用謹慎性原則,就會增加人為操作利潤的機會。

是資產不及時入賬,少計攤銷費用。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實質上是已經發生的一項費用,應在規定期限內攤入有關科目,計入當期損益。但一些上市公司為了某種目的少攤甚至不攤。

對付這些“伎倆”,專家建議投資者可以從一些財務信號來判斷識別。比如,與同類公司或與公司歷史比較,毛利率明顯異常;貨幣資金和銀行貸款同時高企;應收賬款、存貨異常增加;估算的應交所得稅餘額與實際餘額相比相差甚遠;現金淨流量長期低於淨利潤;突然出現主業以外的較大收益等。

此上,還有一些非財務信號值得投資者注意,如高管頻繁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頻繁更換;大股東或高管不斷減持公司股票;資產重組和剝離頻繁等。當上市公司出現這些情況時,那就要注意了。

不得不說,實踐出真知,喬妹在這更推薦同學們自身去四大實習,能更徹底瞭解關於假賬,畢竟四大實習經驗也是讓自己的簡歷鍍金,何樂而不為呢?

在此,喬妹為大家送上618優惠禮包哦~

四大暑期实习我学会了查假账
四大暑期实习我学会了查假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