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知道金三角是產毒地區,那為什麼不派軍隊剷除毒販呢?

我是隔壁小王


金三角位於緬甸撣邦高原東部,其土地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里,因地形類似一個不規則的三角形而得名。

金三角地區居民多以撣族、佤族、克耶族等少數民族居民為主,這些少數民族的文明程度較低,直到今天該地區有些部落還保持著刀耕火種的傳統農業經濟模式。


金三角地區地理位置偏遠、地形多以山地丘陵為主,故交通落後,導致該地區各部落經濟發展水平普遍落後。然而天無絕人之路,金三角潮溼炎熱的典型熱帶雨林氣候,非常適合種植菸草、可可和罌粟等高回報經濟作物。加上當地人刀耕火種的農業種植能帶給罌粟充足的養料,最終導致該地區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罌粟種植和生產加工基地。

金三角地區罌粟種植歷史已久,那麼到底是誰最早把罌粟種子帶到這片神奇的土地呢?

19世紀初,日不落帝國——英國在征服了古老的印度後,又把魔爪伸向了東南亞小國緬甸。在經歷了兩次對緬作戰後,英國終於在1852年夢想成真,開始了對緬甸的殖民統治。大英帝國在給落後的緬甸帶來先進的西方文化的同時,也把罌粟的魔種撒在了這片土地上。


到1885年,隨著第三次對緬戰爭的勝利,英國徹底地征服了整個緬甸,並將罌粟種植擴散到金三角大部分地區。等到罌粟收成後,英國殖民者就在當地直接加工成鴉片,然後買給各個國家。這其中就包括被英國殖民者用鴉片敲開國門的中國。

隨著殖民地的持續擴張,英國的鴉片生意也越做越大,而遭受鴉片摧殘的人們也愈來愈多,於是世界各國開始譴責英國的強盜行為。

面臨著國際輿論的一片譴責,即便是無比強大的英國也不得不告停在東南亞的販毒活動。然而有錢能使鬼推磨,鴉片生意所帶來的巨大的利益還是能吸引人為之冒險一搏的,比如法國。英國人退出緬甸鴉片市場後,法國殖民者接手了他們的生意,並獲得非常可觀的利潤回報。



金三角毒品的擴張之路

前有狼後有虎。法國狼狽地敗退越南後,美國又發動了越南戰爭,並最終深陷其中。在越南戰爭期間,為了發動當地割據武裝對付越共,作為交換美國不得不收購當地少數民族部落種植的罌粟。同時面對著美國國內的社會譴責和政治壓力,氣急敗壞的美軍為了儘快退出越南戰場的泥潭,甚至不惜大力收購金三角地區生產的鴉片,並與金三角毒梟合作販賣鴉片到各個國家,甚至包括美國。通過與美軍的合作,金三角逐步擴大了毒品銷路和市場,直到成為世界頭號毒品生產和加工基地。

1950年,在解放軍的乘勝追擊下,國民黨一部分殘軍逃向緬甸,並與駐守在金三角的國民黨軍隊組成“復興部隊”。同年,蔣介石派國民黨第八軍軍長李彌前往金三角收攏原國軍勢力,並組建“雲南反共救國軍”,企圖反攻大陸。為了養兵練兵,雲南反共救國軍選擇與當地割據武裝勢力合作種植鴉片,以此獲取軍費,壯大勢力。後來,在中緬兩國軍隊的合力打擊下,國民黨軍隊才陸續退回臺灣,但仍有一部分國軍將士留在了金三角,繼續為金三角毒梟販毒。




金三角毒品為何生生不息?

1948年獨立以前,緬甸與果敢、佤邦等少數民族割據勢力簽訂了和平友好協議——《彬龍協議》。但獨立之後的緬甸卻單方面“撕毀”了《彬龍協議》,開始打壓少數民族勢力,尤其是在吳努和奈溫執政時期,緬甸陸續出臺了諸多不利於少數民族發展的高壓政策,欲以武力實現緬甸真正的統一。

面對咄咄逼人的緬甸中央,果敢、佤邦等少數民族聚集地陸續湧現了羅興漢、坤沙和彭家聲等地方割據武裝。而為了招兵買馬,緬甸民族割據武裝一般都走以毒養兵、以毒抗戰的道路。所以羅興漢和坤沙同時也是金三角地區勢力最大的毒梟。這也是金三角地區的特色:民族割據武裝本身充當了毒梟的保護傘。所以緬甸來說,緝毒與打擊地方割據武裝是一體化的。




由於金三角毒梟是雙方共同的敵人,所以從上個世紀以來,緬甸就一直在為配合國家禁毒組織打擊金三角毒梟而努力。從打擊計劃到具體實施,緬甸中央軍隊都走在了緝毒第一線,甚至幾乎每年緬甸都會發動代號為“摩亨”的禁毒行動。

1973年,在國際禁毒組織和緬甸中央軍的聯合打擊下,金三角羅興漢販毒集團走向消亡。羅興漢倒下後,坤沙又成了金三角的頭號毒梟,其武裝兵力一度達2萬之多。1996年,面對國際社會和緬甸中央的聯合施壓,走投無路的坤沙只能選擇投降。坤沙的投降雖然在一段時間內抑制了金三角毒梟的猖獗活動,但由於緬甸中央始終無法和克欽、佤邦、果敢等少數民族達成民族和解,所以還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金三角的毒品問題。


故只有等到緬甸與地方少數民族武裝化干戈為玉帛,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金三角的毒品問題才有可能得到解決。


夏目歷史君


金三角在我們國內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如果要說到金三角的形成歷史,很多人可能就有點陌生了。

說起來,金三角的形成與我們歷史中的一支國軍是有非常必然聯繫的。


逃到緬甸的國軍士兵

金三角最早的開創者是一些國軍士兵,這些國軍士兵原本是蔣介石派駐在雲南的第八軍93師士兵。

只不過由於49年蔣介石逃到臺灣時,他們的長官李彌把他們拋棄在雲南、自己逃到了臺灣,他們這才為求生在團長李國輝的帶領下逃到了緬甸。

當時從雲南逃到緬甸的國軍士兵不僅只有93師的士兵,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其他部隊的零散士兵從雲南逃到了緬甸。

接下來,這些散兵在緬甸的叢林中漸漸匯聚到了一起,然後以93師的團長李國輝為主,組建成了一支在異國他鄉土地上漂泊的部隊。

而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有著嚴重的雙標性,如果把他們的戰鬥力放在當時的國內,他們根本就不是“雷霆天威”的對手,可以說是如同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

但要是把他們的處境放在緬甸,情況就會有180度的不同。

這些部隊在來到緬甸之後,他們就首度遭受到了緬甸部隊的驅逐,而在緬甸部隊驅逐他們的過程中,他們卻猶如無敵的存在一般,緬甸軍隊難以對他們進行驅逐、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


在緬甸部隊數次驅逐這些國軍部隊都被無情碾壓後,他們就只能請求起了我們的幫助。

不過由於其中種種原因的限制,我們的出手也沒能給他們帶來太多的幫助,這些國軍部隊彷彿在緬甸的叢林中紮根了一般,難以被驅逐。

毒品王朝的初露崢嶸

而著名的金三角,就是由這些國軍部隊一手締造出來的。

金三角最早跟毒品搭上關係起源於殖民時代,在歐洲列強殖民統治中南半島期間,他們為獲取利益就首度在金三角地區種植起了罌粟,由此提煉了不少鴉片。


不過那些時期金三角出產的鴉片數量並不是特別龐大,跟後期“金三角毒品王朝”所出產的鴉片、毒品數量根本就無法相比。

金三角是一直到了50年代,才首次出現了鴉片出產的噴發期,然後在60、70、80、90年代,金三角的毒品、鴉片浪潮才洶湧而起,發展到了歷史的巔峰,成為了舉世皆知的“毒窟”。

其中金三角50年代的第一次鴉片出產高潮,就是在這些國軍士兵們的影響下出現的。

那時候這些國軍部隊為了能在緬甸生存、為了能獲取錢財購買武器、購買各種生活物資,他們就在走投無路下幹起了出產鴉片的勾當,正是在他們的推波助瀾下,金三角地區才出現了大規模的鴉片出產。


在這個過程中,由於他們本身士兵數量的稀少,他們就在金三角地區大量開辦了各種軍事訓練學校,專門培養起了一些可以在未來替補進自己部隊中的後備力量。

最開始的時候,金三角就是這些國軍部隊的天下。

但是由於後來聯合國干涉、蔣介石在聯合國壓迫下把這些部隊大部分抽調回了臺灣,使得這些部隊失去了最核心的力量,最終再加上這些士兵漸漸變老、很難再繼續和那些年輕人爭鬥的原因,所以大概從60年代開始,金三角的霸主地位開始轉移到了那些被這些國軍培育出來的本地人身上。

這些人在實力強大起來後,逐漸發展成了當地的毒梟軍閥,實力強大時期,一點都不比緬甸的國家部隊差上多少。

而那些原本的國軍部隊,則因為年老不堪、實在無處可去,因此就只能無奈地接受了泰國的招安,以幫泰國清剿泰國境內的毒梟部隊為代價,在泰國的美斯樂鎮安家落戶了起來。


不是不想派軍隊清剿

而在金三角毒品王朝崛起的過程中,要說緬甸以及泰國、老撾等國家沒有清剿金三角的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金三角崛起的過程中,這幾個國家都曾花費了巨大力氣想去清剿金三角的毒梟部隊,只不過由於他們的實力不允許,才一直遲遲無法動搖這些毒梟部隊的根基。

其次,就算他們的實力足夠,憑藉著當地百姓對這些毒梟們的擁護、給他們的通風報信,憑藉著這些毒梟們對金三角叢林地區的熟捻,這些國家的部隊想清剿乾淨這些毒梟也基本是不可能的。


而且就算他們清剿乾淨了一波毒梟,這裡面蘊藏著的巨大利益也會很快地催生出另一波毒梟,就如同那不除根的野草一般,春風吹又生。

在這個過程中,金三角附近的國家也曾經打算過從根源方面解決這些問題。

在此過程中,他們對當地百姓進行了長時間的引導勸誡,從外面大量引進了咖啡、甘蔗等亞熱帶農作物讓這些百姓們種植來替代罌粟獲利。

他們這些方法在歷史中也曾幾次達到壓制金三角鴉片生產的效果,不過由於當地百姓們發現種植這些農作物的利益根本比不過種植罌粟帶來的利益,因此在這些國家推廣了一段時間後,金三角地區在利益的驅使下,就再度處處開出了妖豔的罌粟花。

所以說並不是金三角周邊的國家不想派軍隊剷除這些金三角毒梟,而是因為這些毒梟有著天時、地利、人和,實在難以剷除,就算他們剷除了,也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該出現的毒梟,仍舊會一茬茬地出現。


孤客生


金三角是世界三大毒品源之一,真可謂臭名昭著的。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金三角地區依然是毒品氾濫。那麼,為何就不能將金三角這個毒瘤給剷除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

關於金三角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在地理上,金三角位於泰國、越南和老撾三國的交界處,屬於三不管的地區,再加上當地山路崎嶇,交通不便,不便於三國執法和軍隊清剿,很難徹底將當地的毒梟剷除乾淨。

二是當地軍閥勢力強大。金三角地區大部分地區被當地的軍閥勢力所控制,雖然他們表面上臣服於三國政府,但是擁有高度的自治權,三國政府無權干涉,反而為其製毒和販賣毒品提供了便利。與此同時,長期以來,當地都有多股實力強大的反政府武裝和毒品武裝,他們裝備精良,敢公開與泰國、緬甸和老撾的中央政府對抗,並且是毫不遜色,令三國頭疼不已。



三是利益是毒瘤難以拔除的根源。金三角的毒品貿易帶了難以想象的鉅額財富,這些毒梟們為了保住自己的製毒基地,建立一個上到政府高官、軍隊將領,下到毒品種植農民的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並且牢不可破。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中央政府想徹底摧毀這個利益集團,簡直就是難以上青天。

四、金三角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國也不敢徹底摧毀它。金三角每年的毒品貿易在給毒梟帶來鉅額財富的同時,拉動了當時經濟的發展,向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繳納了鉅額的保護費,是他們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就是金三角的毒品貿易與當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三國的中央政府膽敢跟當地的毒梟過不去,就是斷了當地百姓的財路,就是以人民為敵,必將引起國家的劇烈震動。因此,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中央政府不敢下死手,只會做點表面文章,應付國際輿論壓力罷了!

綜上所述,正是基於錯綜複雜歷史、經濟等原因,金三角的毒品貿易是春風吹又生,不論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怎麼清剿,都無法徹底將這個毒瘤剷除。如果沒有人吸食毒品,金三角必將不攻自破,但顯然是不可能的。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說起毒品的泛濫區,金三角地區可謂是首當其中,臭名昭著,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製造區,每年從這裡流出的毒品就有3000噸之多,佔到了世界毒品總量的百分之七十。

在那裡會出現一種特殊的現象,就如同我們中國的商場一樣,金三角到處都是毒品的店鋪,可以說,金三角儼然發展成了毒品種植、加工、銷售的一條龍產業鏈。

其實好多網友曾經提出,這還不簡單,當地政府的槍炮是幹什麼吃的,直接派兵三下五除二不就剿滅了嗎?其實,說得容易,真要付出實施還真不是一兩句話的事情。

三不管地帶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製毒區域,像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交界的金新月地區,以及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交界的的銀三角地區,甚至是金三角地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處於多國的邊境地區,政令和軍令很難得到統一,且多國各有各的小算盤,誰都不想自己吃虧,也不想別人佔到任何便宜。

金三角地區的地質條件也不利於政府大規模的作戰,此地崇山峻嶺,叢林密佈,一旦有些風吹草動,當地的土匪和軍民可躲至深山,進可攻,退可守,泰國部隊來了,他們可以跑到緬甸,緬甸的部隊來了,他們可以逃竄到老撾,政府部隊很難將他們一網打盡,多次的征討結果都是政府軍無功而返。

悍匪軍閥盤踞

金三角這個地方可謂是龍蛇混雜,軍閥、土匪、刁民各有各的勢力,能夠在這個利益鏈上站穩腳跟,誰都是軟柿子。

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數大毒梟坤沙了,坤沙出生在當地一個沒落土司的家裡,據說他的父親可能是漢族人,坤沙也給自己取了一個響亮的中文名,名叫“張奇夫”。

坤沙是極其幸運的,長大成人後,他接觸到了毒品生意,他的岳父就是一個靠毒品發家的部落首領,坤沙跟著岳父慢慢成為了毒梟集團的左膀右臂,期間,被解放軍趕到緬甸的國民黨殘部也對坤沙進行了專業的軍事指導。

坤沙就這樣一步步發展壯大,他最輝煌的時候,手下有將近3萬人,還配備各式輕重武器,甚至還有直升飛機。只不過後來他的毒梟集團發生了分裂,1996年,坤沙被迫向緬甸政府繳械,後來一直過著被拘禁的生活。

坤沙只不過是金三角地區一支勢力較大的軍閥,在他敗亡後,各路小軍閥開始瘋狂侵佔地盤,緬甸政府雖多次派兵征剿,然而最終也沒能徹底剿滅。

無利不起早

其實上述的兩大原因只不過是客觀原因,真正的主因那就是利益!毒品有多麼暴利我們無需多言,在三國的政府中,不乏有拿著“兩份薪水”的政府高官,他們是毒品的既得利益者,利益鏈錯綜複雜,不是哪一個人就能輕易解決的。

金三角地區乃煙瘴之地,種植其他的穀物不行,也只有種植罌粟能有個不錯的收成。當地的軍閥和政府的關係說到底是一種附屬的關係,承認國家的領導,卻有一定的自治權利。金三角每年佔據了三國財政收入的半數以上,這一點在老撾和緬甸表現的更為突出。

金三角如此,世界也是如此,從金三角走出來的毒品,給世界各地的毒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這種利益比搶劫銀行還要恐怖,雖然各國都在譴責金三角地區的毒品,但我認為,各國的販賣毒品的勾當並沒有徹底根除,銷售控制不住,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毒品從金三角走出來。即使派兵剿滅,還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去博取鉅額的利益,換句話說,難道諸如美國、英國的高官也能不被高昂的利益打動嗎?


小小嬴政


題主你想的太簡單了,當年在金三角的國民黨殘軍,周邊那些國家的正規軍還真就打不過他們。

緬甸曾經派軍隊正式進軍金三角的國民黨殘軍,每次都被打得大敗虧輸。金三角的國民黨殘軍甚至一度認真考慮:要不我們索性滅了緬甸自己稱王吧?

緬甸忍無可忍,在聯合國控訴中華民國侵略緬甸。

最後還是緬甸聯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解放軍越境追剿,在“借師助剿”的情況下,才成功重創了金三角的國民黨殘軍。

相關情況可詳見張伯金的《亡命金三角》這本書


唐律疏議


“金三角”位於泰國、緬甸、老撾三國邊境的一個三角型地帶,三國在“金三角”均有所屬國土,面積15——20萬平方公里,散落著3000多個村鎮。

這裡山巒疊嶂,交通閉塞,民族紛繁,軍閥眾多,歷來國家對此地,難以採取有較的控制和管理,這為毒品的種植、生產、銷售,提供了有利條件。



要徹底剷除金三角的毒品來源,首先必須打掉眾多的地方武裝,或將地方武裝收編國有,其次改變當地農民以種植鴉片為生的生活方式,這就需要政府加大對該地區的資金投資力度,加強對該地區的教育和文化普及,這就需要三國通力合作,國際社會全力支持,方能實現。

如果該三國在國際社會支持下,密切合作,全力進剿金三角的地方武裝,短時間內肯定會扼制住毒品的泛濫,但要全部剷除毒品犯罪集團是不可能的,因為販毒集團不會和正規軍打陣地消耗戰的,一旦戰事全面展開,他們會循入村鎮為民,化整為零。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收編這些部隊,讓他們繼續管理所屬的地方,一直以來政府方面也是這樣做的,即然讓他們繼續管理,那麼政府的財政就需撥給軍費、辦公費、地方建設等費用,如果不能滿足的話,鴉片種植隨時都會死灰復燃。



農民問題也是政府頭疼的事,在金三角大約有一百多萬人,有許多個的少數民族組成,到底誰屬於哪個國家?有的人自己都不很明確,再說,不讓種植鴉片了,百姓如何為生呢?這就需要政府按排好其它農作物的種植,本來金三角的地理環境就差,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很難開展大規模的農業生產,現在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大量的資金投入。我們就算農民獲得了豐收,那麼銷售出去也是個很大的難題,政府還得投資交通設施,就算道路暢通了,還有個運輸成本的問題,這些和我們國內的有點相似,我們國家可以集國家之力,將貧困山區的人搬遷出來,他們這些國家恐怕還沒這個能力。



想想是這也難、那也難,可是再難也得辦,打擊毒品犯罪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在世界禁毒運動的支持下,近來泰國,緬甸和老撾的禁毒措施還是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老撾成立了金三角經濟特區,發展賭場、酒店、高爾夫球場等高擋娛樂產業,有效地降低了鴉片種植面積,泰國和緬甸也採取了多種方法,將境內的毒品之源減少了九成以上,相信經過各國的不懈努力,最終金三角的毒品一定會徹底解決的。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電影《湄公河行動》也上映了有一段時間了,相信大家對劇情也有所瞭解,講的就是中國船員在金三角一帶慘遭毒販毒手的真實案例。

這並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經由真實故事改編而來的,可想而知金三角這一地區有多麼混亂。那裡毒梟猖獗,販毒成為常態,盡人皆知,可是為什麼三國政府不派軍隊將其剷除呢?


任何事情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其緣由,這件事情也不例外。

從客觀因素來講,首先金三角在地理位置上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位於泰國、緬甸、老撾三國的交界處,主要以山地叢林為主,地形複雜,交通狀況及其之惡劣,單就這一項原因就使得打擊工作及其不順利,更何況目前的局勢是金三角地帶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毒梟,其中一個被清除了,馬上就會有另外一個頂替上來,接手這塊"大蛋糕"。可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剿不勝剿。


其次,一旦發動全面清剿,會給整個金三角地區造成極大的動盪,因為這一帶分佈著大小村鎮3000多個,許多百姓都是靠種植罌粟來謀生的,一旦毒梟沒了,那就等於百姓的飯碗沒了,這麼多村鎮裡的人怎麼安撫下來,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不僅僅是財政方面要付出巨大的開支,更是難以掌控這麼多的人心,難免會有極端分子趁機尋釁挑事。

這是三個國家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更何況全面清剿還不可能實現,原因何在?上文也說過了,它位於三國交界地帶,哪國政府想要清剿他們,他們就逃到另外一國去,“你們能奈我何?”

有的網友要問了,三國不能協手作戰嗎?這樣他們就跑不脫了,遲早被清剿完。


這又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三國聯合作戰,這不是說說就能成功的,那些毒梟為何能屢屢逃脫追剿至今逍遙法外?

呵呵,你懂得。三國聯合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卻是不可能成功。這裡面利益盤根錯節,動用力量越多,走漏風聲可能性越大,所謂聯合圍剿只是為了應付輿論壓力,做做樣子罷了,全面清剿在目前看來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還有一個原因,當地軍閥勢力強大,裝備精良,戰鬥力頗為可觀。金三角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地方軍閥所控制,他們可以說是“聽調不聽宣”,雖說表面臣服三國,但實際上擁有高度的自治權,三國政府想管也管不了。

而且這些軍閥大多來自於少數民族,與政府向心力不強,有民族矛盾因素在裡面,剿滅起來更是棘手。


更何況這些軍閥還有一部分是國軍殘軍李彌舊部後裔,雖然他們這幫江湖元老大部分已經脫離了這個買賣(誰願意一直做這種刀口舔血的買賣呢?暴利是暴利,但有命賺沒命花一切都是枉然,現在他們是一茬一茬的轉到了正經行業),現在做毒品交易的只是以前小弟的小弟罷了,即便是小弟的小弟,但是那戰鬥力那可不是一般的彪悍,說不定剿匪不成反被剿,所以泰國、緬甸和老撾這三國政府想要徹底剷除他們,簡直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以上都是客觀因素,其實主觀因素就只有兩個字——利益。

金三角每年都會有巨大的毒品產出量,那賺得錢都給毒梟們分了嗎?並不是,每年金三角地區都會上繳鉅額“保護費”,是當地支柱產業,為了高額利潤,各國家地區背後有無數隱藏的既得利益者。

而且上文也提到,當地百姓是靠種植毒品才過活的,毒梟們的販毒活動,極大的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三國政府要動毒梟,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老百姓的死活。


當今世界是輿論的世界,會運用輿論的不止有三國政府,販毒分子也會利用輿論,畢竟眼紅三個國家利益的不在少數,毒販們給老百姓一點甜頭,“政府不保護弱勢群體”的輿論還不是滿天飛?

只能是說利益捆綁人心,畢竟利益才是最實在的東西,所以說想要徹底剷除金三角地區的毒販,不是不可以,只是沒有更大的利益關係去替代之前的利益關係、推動三國政府去這麼做罷了。

目前的國際形勢一片大好,各國都在積極打擊毒品交易、展開禁毒活動,金三角已經式微。慢慢的不用剿,也沒多少人幹這一行了,而我們能做得就只有“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讓這種式微繼續延續下去,這樣才能一定程度上遏制毒品貿易,可以說是釜底抽薪,真正滅掉了這個行業,沒有人吸毒,自然也就不會有人販毒。


歷來現實


金三角位於緬甸、泰國、老撾三國交界處,此地非常適合罌粟的生長。由於地理、人文、歷史的原因,金三角很難為三個國家所徹底掌控,成了世外桃園。

金三角山地崎嶇,地形複雜;在氣候方面,地處熱帶及亞熱帶雨林氣候,植被茂盛,樹林高大,雜草叢生,氣侯變換莫測,瘴氣極重,這些原因導至外地人員很難涉入。

金三角民族繁多,種族矛盾重重。當地所形成的無數部族成為當地社會的基本單元,部族只聽命於部族酋長,三國政府極難插手。金三角於是成了各種土匪、流亡勢力的聚集地,例如:中國解放戰爭逃亡此地的國民黨殘餘勢力。

舉例說明,1969年緬甸政府曾一度成功將當時金三角最大的販毒集團——坤沙販毒集團頭目坤沙誘捕。但是坤沙的手下立馬發表聲明說是坤沙是為了撣邦民族的獨立才和反動的緬甸政府對抗。毒梟變身民族英雄,這樣一個舉動一下子在多民族的緬甸起到了大的反應,緬甸當局迫於壓力不得不釋放坤沙。

直到1996年金三角地區的原國民黨殘軍、鴉片將軍羅星漢這兩大勢力都相繼崩潰後,坤沙集團才迫於多國政府軍聯合打擊的壓力最後向緬甸政府投降。

坤沙集團覆滅後,金三角的毒梟勢力再也沒有大勢力,而是分散成無數小販毒團伙。這些小團伙各有各的山頭各有各的武裝,各有各的民族背景,比當年坤沙集團要複雜的多。

凡是都有兩面性,毒品既有它邪惡的一面,也有它獨特的一面。罌粟、大麻既是一種讓人食後產生幻覺和興奮的毒品,也是一種醫學臨床的鎮靜藥物。服後讓病人減少疾病引發的痛苦,所以醫學上少不了它。可是被壞人用於製造成毒品就是給社會帶來禍害,這就是當地政府怎樣利用這些看似毒品卻又是為社會帶來福音的作物,怎樣管理好好讓它成為人類的一種良藥才是最大的課題,而不是讓它絕跡

你沒發現,越有錢的人吸毒的越多,很多明星都吸毒,有些曝光了,有些還很隱蔽,因為有錢人已經不滿足物質生活了,追求精神生活,毒品能獲得很強的快感,然後這些人就想嘗試一下,然後一發不可收拾,也有一些人把吸毒當成是時髦,好像圈子裡面你不吸毒就沒面子一樣,這些毒品那裡來的,需要源頭,金三角就是源頭。限制了,這些吸毒的有錢人怎麼消費了。

是真剷除不了還是不想剷除不願剷除?你要說當地軍閥比政府軍戰鬥力還強,在強能強的過NBC兵器?哪怕是雲爆彈丟個幾個下去也能寸草不生了,說到底不就是個利益問題,誰都不願承擔屠殺人類反人類的罪名而已,哪裡的人誰手上沒有幾條人命?死光都不值得同情!

另外,上文說到軍閥割據,當執政黨派遣軍隊去清剿毒販,損失慘重的時候,很有可能會被另外的軍閥趁機取締。一支軍隊掃蕩過去解除所有問題,只能是中央政府強大,沒有其他勢力掣肘才有可能。

我們能遠離毒品,也多虧了我們長期堅守在邊疆的一線解放軍和緝毒武警。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只有堅決抵制毒品,遠離毒品,儘量的減少毒品的供應市場,才能一步步削弱毒品的有生力量。


電力工程技術


金三角處於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交界處!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自古以來三國交界之處往往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在金三角,儘管三個國家的軍事力量在這個地方都有存在,但又都無法控制該地區。再加上當地的一些毒販和黑惡勢力的武裝力量十分強大,並且與各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利益關係,而使得金三角成為了多方勢力錯綜複雜、盤踞於此的“三不管”地區。

金三角地區之所以被稱為“金”三角。跟該地區種植的一種經濟作物有關,這便是罌粟。我們知道罌粟是提煉毒品的原材料。而金三角地區,原本溼熱瘴氣之地並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和農作物的生長。但是在100多年前的殖民時代,隨著西方殖民者將罌粟引進該地區之後,便在當地紮根發芽。並且大量的罌粟種植為當地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

儘管在上世紀中葉隨著二戰的結束,東南亞各國紛紛取得了民族獨立趕走了西方殖民者,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但是西方殖民者所帶來的罌粟卻在當地繼續保留了下來,並且不斷的擴大種植規模和肆意的增長。這一切都是因為利益驅使當地的土著居民熱衷於種植罌粟並以此獲得鉅額利潤。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地因罌粟的種植和毒品貿易而取得了大量的經濟和資金流入。而這些因毒品貿易而獲得了大量的利潤除了使當地的土著居民,衣食無憂,富裕生活以外,更多的流入了當地的黑惡勢力手中,這些黑惡勢力在獲得了大量的資金之後,便通過全球範圍內的軍火黑市場購買世界上先進的軍事武器裝備來維持自己的實力。同時將販賣毒品和種植罌粟所獲得的收入其中一部分用來結交周邊三個國家的重要高級官員以此獲得保護和重要的消息。


而且金三角地區屬於熱帶雨林地帶,地形錯綜複雜,山林茂密。複雜的地形為毒品的貿易和交易提供了天然的庇護和場所,使得歷史上儘管周邊三國有過幾次的聯合圍剿,但大多數都無法傷及其根本,動搖其基礎。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毒梟在當地有著根深蒂固的群眾基礎和利益關係,當地的土著居民不願放棄這通過罌粟換來的鉅額利潤和幸福生活。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金三角的問題,最根本的還是因為毒品的交易和貿易以及罌粟的種植使得當地從中獲得了鉅額的利潤和金錢。而有錢能使鬼推磨。通過這些金錢,不僅改善了當地土著居民的生活,也提高了當地毒梟的軍事實力和力量,同時當地的毒梟和黑惡勢力通過用這些不菲的收入買通了周邊三國的一些重要軍方高官,使之成為自己的保護傘。



也就是說因為金三角存在鉅額的利潤收入,而使得金三角儘管在外人看來是不法之地。但是,卻成為了毒梟的天堂、土著居民的樂園和一些周邊國家的高官的重要收入來源。


珞珈山的貓


2016年上映的《湄公河行動》,就向我們展現出了金三角這個地方,有多麼的殘酷與恐怖,這裡是政府管不到的無主之地,也是全世界三大毒品源頭之一,說起毒品這個東西,可以說害慘了中國人,自清末英國人帶來鴉片,致使我國許多公民沉陷於此,後來多虧政府的大力打擊,這才把中華民族挽救回來。不過金三角不同,它從上個世紀起到現在,一直處於毒品氾濫的情況,為何當地的政府,沒有出動武裝部隊去剷除呢?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有這幾種原因,首先是其地理位置,金三角之所以被人們如此稱呼,是因為它處於緬甸、老撾、泰國三個國家的交界處,因為當地交通不便,所到之處皆是山路,因此慢慢成為三不管地帶,這裡也是毒梟們的天堂,如果三個國家部隊奉命圍剿,其實也很快完全根除,因為當地地形複雜,即使你過來圍剿,他們也可以躲進深山中。

其次當地的毒梟們,擁有自己的武裝,與古代社會一樣,做犯罪活動要想不被圍剿,那麼手中得有自己的武裝力量,這些毒梟將販賣毒品所得的錢,大部分用來購買武器武裝自己,甚至連直升飛機都有,他們雖不在正面上對三國政府對抗,但金三角這裡,也不受哪一國政府統治,此地擁有絕對的自主權。毒梟們之所以武裝自己,一是為了販賣毒品時便利,二來也是防止三國政府攻打。

並且這些人武器裝備,甚至比三國政府還好,金三角的軍閥們,也敢正面跟泰國、老撾、緬甸叫板,有這麼一個麻煩存在,相信大多數人都是不願意去碰的,所以對於金三角這個地方,三國政府是屬於放任自流,如果不是做的太過分,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會去幹涉。毒梟放棄不了罌粟,是因為從中可獲得巨大利潤,給他們帶來難以想象的財富,這些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形成了紀律嚴明、行為高度統一的販毒集團,從裡到外都牢不可破,想要將其徹底摧毀,理論上是不可能的。

最後三國政府在此之中也獲得利益,誰又能想到,這三個國家在金三角毒梟們的身上,也可以獲取鉅額回報,故而不敢輕易去摧毀。毒梟們大賺時,也會給三個政府送去大量錢財,美名其曰保護費,這也成為政府重要的收入之一,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國度,根本就不敢去清除它。同時金三角已經與當地居民生活息息相關,若是政府出手干預,當地人肯定不幹,要是在各自的國內激起矛盾,那麼事情就嚴重起來了。

金三角不被剷除的原因,總的來說當地的情況太過於複雜,並且這些毒梟,你今年剷除一個,明年又會有好幾個冒出來,就像秋天的韭菜一樣,割了又會長起來,只有當人們全部意識到毒品的危害,再也不會吸食時,那麼金三角不用政府去攻打,那麼也會不攻自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