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是湘军的惨败?对,也是湘军全面胜利的曙光!

1858年11月,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及其周围以十万之众(虽说十万不一定是实数、但是肯定比六千湘军多很多倍)围歼六千湘军,史称三河镇之战。三河镇之战以湘军李续宾所部六千精锐全军覆没而告终!

正是由于太平军此战取得了大捷,因此提到三河镇之战,大多数人都是讲这场战役对于太平军后期的积极意义(相对的,对湘军的打击有多严重),或者讲此战如何如何能体现陈玉成的军事才能等等。今天我不讲这些,我们聊聊湘军三河镇之战惨败的背后对于湘军的积极意义。

此战是湘军的惨败?对,也是湘军全面胜利的曙光!

李续宾攻克九江后由湖北进入安徽

先回顾一下这场战役的大致过程。1858年8月,湘军在皖北战场接连失利,战略要地桐城、舒城、庐州相继失手的情况下,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决定立派刚刚攻克九江、威震东南不久的湘军李续宾所部开赴安徽战场,意图收复庐州等地。李续宾携曾国华(曾国藩弟)率部由湖北迅速进入安徽,不负众望,所部11营近6000人一路攻克潜山、桐城、舒城、进入庐江,并于11月3日直抵太平军在皖北战场的粮仓重镇——三河镇。

此战是湘军的惨败?对,也是湘军全面胜利的曙光!

三河镇之战情形图

由于三河镇内的战略物资相当重要,因此守城的太平军将领吴定规立刻将军情告知陈玉成。陈玉成在二破江北大营后迅速率部回援,并在回援途中奏求天王调李秀成一同前往。就在李续宾率部攻破的当天陈玉成率部抵达三河镇西南的金牛镇,次日,李秀成率部抵达三河镇东南的白石山,至此,浩浩汤汤的十万太平军成功对六千湘军形成了反包围。被包了饺子的六千湘军苦战多日后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包括统帅李续宾和曾国华。

此战是湘军的惨败?对,也是湘军全面胜利的曙光!

李续宾和曾国华战死

对太平军来说这场歼灭战来的及时,打的完美,不仅歼灭了湘军六千精锐稳定了皖北战场局势,而且还保障了供应天京的战略物资安全,可以说是太平天国后期由衰入盛的转折点。

对于湘军来说,六千精锐损失殆尽。打击虽大,但是湘军虽败犹荣,并且透过这场战役的失利,完全可以看到隐藏于其后的积极意义——让湘军看到了战争全面胜利的曙光。为什么一场惨痛的失利却反而成为湘军全面胜利的曙光呢?从以下几方面看:

第一、之前湘军攻克被太平军坚守五年之久的九江,将难啃的林启荣部近1.7万将士全部歼灭。九江作为天京的上游门户,拿下九江自然让湘军觉得稳稳的走出了转守为攻的第一步。但是想想林启荣部在没有任何援军的情况下依然全力坚守,其部队在坚守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和坚韧意志足以让湘军不寒而栗。此时,何谈湘军自身之强、何谈前景乐观于湘军?

半年之后的三河镇之战湘军虽全部被歼,但是湘军却在此战前后真正展现出了之前所没有的强大的战斗力和精神意志(连续攻克潜山、桐城、舒城,战斗力爆表,三河镇之战上下无一投降,足可见其意志之坚定)。其战斗力之强、意志之坚定甚至可以说丝毫不亚于太平军的林启荣部。

此战是湘军的惨败?对,也是湘军全面胜利的曙光!

林启荣坚守九江达

第二、信心方面,三河镇之战体现出来湘军愈来愈勇,而太平军则信心不足。

湘军方面6000人从湖北开始一直往前打,锐不可当。近逼三河,虽说兵力不足,但仍然敢一往无前,面对十万之众的太平军毫无惧色。有人说是李续宾的骄悍的性格使然,但也可见其信心之爆棚。反观太平军,陈玉成面对一支兵力只有6000的孤军,竟然还要天王派遣李秀成部共十万人一起前往围歼,明显信心不足。

此战是湘军的惨败?对,也是湘军全面胜利的曙光!

陈玉成实际一直都没能节制全军

第三、三河镇之战暴露了太平军后期军事指挥机制方面的缺陷。天京事变前,由资历、能力都能服众东王居中节制各军、有效调度一切。各线前敌总指挥能在东王的制定的大战略下,灵活的、充分的相互配合作战。这套军事指挥机制已经相对的成熟和完善了起来。天京事变后,军事指挥机制一度是紊乱无序的,洪秀全执掌过,蒙得恩也一度担任过,最后是由陈玉成和李秀成同领兵符。但是,并没有明确前线由谁来真正统筹一切,所以造成陈玉成无法直接调动李秀成直接参加三河镇之战,得先奏请洪秀全(一个完全不懂军事、只知道享乐的天王)。1861年的“合取湖北、保卫安庆”的战略失败的主因也是陈玉成和李秀成意见相左、陈玉成不能有效节制李秀成快速前往支援湖北造成的。

第四、三河镇之战后,武器越来越精良、人数越来越多太平军与湘军对垒,败仗却越来越多。陈玉成围救安庆,李秀成攻祁门、上海,十三王围救天京,哪一仗太平军没有尽占兵力之优势、武器之精良?说明三合镇之战后,太平军充分暴露出其主体战斗力、精神意志已经大不如前了,和湘军在这方面的状态相比的确是此消彼长。

歼灭湘军六千兵,竟需十万太平军,名为三河镇大捷,实为三河镇之悲!遥想当年,金田起义之初,一万太平军硬是从两广地区杀出而占据东南半壁,两万五千太平军敢孤军北伐直捣京畿,这期间所体现出来的战斗力、意志力和雄心壮志超出如今不知多少。也许天京事变(很多广西出来的老兵内讧中牺牲了,同时拜上帝教的信仰也破灭了)和翼王石达开的出走,真的已经让太平军的精锐(战斗力强悍、意志力坚强和信仰坚定)早就不复存在了。

此战是湘军的惨败?对,也是湘军全面胜利的曙光!

太平军越来越弱,湘军越来越强

所以说,别看此役湘军的确是惨败,但却也迎来了全面胜利的曙光。期望以后别因为三河镇太平军的胜利而过多地强调其对太平军的积极意义,要多讲讲三河镇之战对于湘军的积极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