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为保卫叶挺军长和军部,该团官兵几乎全部牺牲在这个阵地上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迫于日军从上海大举西进的压力,终于与中共达成关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成一个军,于大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协议。

同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

此战,为保卫叶挺军长和军部,该团官兵几乎全部牺牲在这个阵地上

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全军共一万余人,下辖第一、二、三、四四个支队。

长涧源,是武夷山西部百十户千余人的自然村落。新四军成立后,从长涧源走出了一支英雄的团队——闽北红军游击队。这支游击队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全团3个营和1个机炮连共1300多人。

1938年2月,五团官兵到达徽州岩寺新四军军部驻地,接受了包括军长叶挺等军部领导的检阅。其后,该团在皖南抗日前线抗击日军,保国卫土,为新四军打造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奇迹。

1941年1月初,皖南新四军奉命北移,五团所在的三支队和军特务团合编成第三纵队,五团则作为军部的后卫,担负保卫军部的重任,由叶挺直接指挥。

在北移途中,新四军九千余人遭到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形势极为严峻。1月7日,叶挺向五团下达命令:“五团由原路返回,走里潭仓抢占高岭,遇到敌人就坚决消灭。无论如何在高岭坚持三天,坚决阻住由太平方向来的敌人,以掩护军部经高岭出太平,往泾县方向突围……”

此战,为保卫叶挺军长和军部,该团官兵几乎全部牺牲在这个阵地上

当晚,在夜雨中五团出征,快到高岭时国民党七十九师一个营赶上来,双方展开激战。五团连续五次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高岭,保证了军部连夜返回到里潭仓宿营。

然而,更加严峻的局面还在后头。此时,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上官云相调集了7个师于茂林周围,狂妄地叫嚣,要在1月9日中午全歼新四军。新四军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叶挺命令第三纵队及军直机关人员集中,作简短动员……最后,叶挺双眼噙泪,动情地说:“同志们,献身的时候到了,宁愿站着死,不能跪着生。关键时刻,决不当逃兵!如果我叶挺临阵脱逃,你们可随时把我枪毙!”

叶挺这番慷慨之辞,极大地激励了五团全体指战员,大家表示,就是战至最后一人,也要为叶挺领导的新四军东进北上抗日杀出一条血路。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月9日黄昏,新四军第三纵队伤亡不断增加,叶挺决定甩开茂林之敌,马上突围。但处处遇敌,激战不止,突围不成,第三纵队辗转走进了泾县茂林镇东北方向6公里处的石井坑。

石井坑坐落在东流山北侧的山沟里,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峰,方圆只有五六里,住着十来户人家。

此战,为保卫叶挺军长和军部,该团官兵几乎全部牺牲在这个阵地上

东流山是石井坑的屏障。此时,国民党军在东流山上布下了重兵。

叶挺到了石井坑,发现部队吃喝全无,大家疲惫至极,便不顾反对,举起手枪,将自己的战马击杀,以解官兵之饥。

接下来,叶挺一面命令五团占领石井坑的东流山阵地,一面对五团指战员说:“你们五团是一支老红军部队……今天军部把坚守东流山的任务交给你们,大家一定要坚守住东流山阵地,东流山不能丢!”

说过上述一番话后,叶挺抬手指向一处山凹的指挥所说:“我叶挺就在那里,跟你们同生死,共存亡!”

听了军长的铮铮誓言,五团官兵群情激昂,振臂高呼:“坚决听从军长的指挥!誓死保卫军部!”

1月10日,五团坚守在石井坑的东流山阵地,国军只进行了几次小的试探性进攻。翌日上午,国民党军第四师发起大规模进攻,经过几轮血战,东流山阵地仍牢牢掌握在五团手里。

此战,为保卫叶挺军长和军部,该团官兵几乎全部牺牲在这个阵地上

11日下午,国民党军队以大炮轰山,发起总攻。顿时,长满枯草的山头上,烈火熊熊,火焰冲天。五团官兵在火海中,用机枪和手榴弹向冲上来的敌人猛烈还击。一天内敌人数次冲了上来,都被英雄的五团官兵反击了下去。

战斗持续到12日下午5时,五团官兵仍坚守着阵地。此时,子弹已尽,刺刀亦弯。面对冲上来的敌人,战士们用牙咬,抱住敌人滚下万丈深谷,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场面十分壮烈!

决战到1月12日傍晚,坚守东流山阵地的五团弹尽粮绝,伤亡巨大。面对黑压压如群蜂般攻上来的敌人,五团阵地上四处响起了“为了抗日,为了保卫叶挺军长,冲啊……“的喊杀声!

东流山阵地失守了。全团1300多人,除少数人从尸山血海中冲出外,几乎全部牺牲在阵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