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王棟生老師曾提出一個重要觀點,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所謂的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國家頒佈的立德樹人文件,也不斷強調教育的樹人功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人都不見了,教育還有什麼含金量呢?就算有,這個所謂的含金量還有什麼意義呢?

在我看來,立人工程至少包括兩大層面:一是指向生存環境的,意味著生活層面上自由的獲得和生存環境的改良;二是指向精神的,意味著觀念層面上自由的獲得和精神生命的提升。前者對外,要解決的是社會組織結構和行為規範體系的問題;後者對內,要解決的是價值觀念、心理結構和文化性格的問題。

唯有生存和精神的貫通,內在和外在身心的全面和諧,我們才能造就具有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的一代新人。舍此,就只能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可以說,心中有分,目中無人的教育,一定是陳舊的僵死的落後的教育,只能培養出乞乞科夫筆下的死魂靈。

不妨看看日本,日本是一個讓我們情感複雜的國家,歷史原因,我們與他們深仇大恨;但在教育領域,你不能不佩服這個國家,短短17年誕生了17位諾貝爾獲獎者。

早在2001年,日本提出要在21世紀前50年獲得30位諾貝爾獎的目標。20年沒到,日本就已完成了一大半計劃,讓整個世界刮目相看。日本之所以諾貝爾獎井噴,除了政策扶持等因素,不能不說日本的教育,尤其是日本教育中對人的尊重。

最近被刷屏的是,日本霧島市一個6歲小男孩凌,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轉學。在他離開學校的前一天,學校單獨為他一個人舉辦了一場畢業典禮。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凌一個人的畢業典禮

在這個典禮上,學校還要送給凌一個終生難忘的禮物。凌的跳箱水平有限,每次跳箱都膽怯大哭,而日本學校跳箱又是一項基礎達標科目。所以畢業典禮上,老師們為凌準備了一個挑戰——10段跳箱。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凌開始挑戰十級跳箱

對於凌而言,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凌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他仍然像過去一樣大哭,但他不想放棄。這是他的畢業典禮,他只有完成了這個10段跳箱,才能夠圓滿。

老師、同學們圍繞著他,為他加油打氣。老師呼籲全體同學為凌藉力……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同學們圍成一團為凌藉力

終於,凌似乎獲得了無窮力量,在同學們的吶喊聲中,飛躍而過……這個教育的場景讓我熱淚盈眶。

首先是對人的尊重。為什麼給一個孩子舉辦畢業典禮?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群體中的一員,進而也代表著整個群體。凌雖然一個人率先離開了,但屬於他的畢業典禮不能少。

其次是對人潛能的挖掘。凌如果不離開學校,他的跳箱問題還有時間解決,但當他提前離開學校,跳箱問題就必須解決。學校不能把自己未能完成的任務,交給社會和別人,這是一所學校的信念和價值追求。

最後是對跳箱問題的理解。凌跳箱問題的解決,完全超出了跳箱的範疇,這是一個孩子面對困難、迎難而上,在集體中獲得力量、信心和勇氣,然後獨自上場,解決問題的最佳案例。

這是對自我完美的超越,無論將來什麼時候,凌會記得這次畢業典禮,記得自己曾經在困難面前的超越,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凌終於一躍而過

如果這屬於特例也就算了,類似這樣的一個人還有很多。

日本還有一所小學叫做大波小學。這個學校最怪異之處,就是隻有一個學生佐藤隆志。為什麼只有一名學生呢?因為這所學校距離福島核電站太近了。核電站事故之後,大量學生都轉學了。只有隆志太喜歡這所學校,他捨不得轉走,家裡條件困難正好也不允許,於是他就留下來了,守護著這個校園。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佐藤隆志一個人的學校

雖然只有一個學生,但這所學校為隆志一個學生做到了極致。

早上,校長舉著小黃旗站在路邊,護送他唯一的學生過馬路。為了給隆志湊一個同桌,班主任大室圭老師主動請纓,扮演隆志的同桌,一起學習。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班主任臨時充當隆志的同桌

隆志當然感到寂寞,他最大的痛苦就是,被老師批評了,找不到一個人吐槽。當然他也沒有初戀,沒有睡在上鋪的兄弟。

但隆志所有的學科,全部開設,一門都不少。最神奇的是,一個人的學校運動會照常進行,已經轉學的大波小學學生全部趕回來,陪隆志舉行運動會。

那是隆志一年中最興奮的時候了。隆志一口氣參加了10個比賽項目,基本上冠軍都是妥妥的。隆志當然知道,為了讓自己得第一,大家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跳遠時有人假裝跌倒,跑步時故意放慢腳步……儘管如此,隆志還是很開心。

2014年3月20日,在堅守三年之後,六年級的隆志畢業了。這一天,附近的50個居民來到學校,參加隆志的畢業典禮。隆志接過畢業證書,他成了大波小學歷史上最後一個畢業生。大波小學就此關閉。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全世界很多國家直播了隆志的畢業典禮

但這所學校的大名,早已伴隨著福島核電站傳播到全世界,成為全世界人心目中的好學校。因為真正的好學校,一定會以人為本,會把人的價值擺放在最高位置。

一個理想的教師必備品質是愛他的學生。一所理想的學校成功之道就是尊重它的學生和老師。

學校如何尊重它的學生呢?那就是把學生當成目的而不是手段。人之外,再無價值;人的成長之外,再無目的。教育即生長,生長即目的。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在這種教育倫理面前,所謂應試教育的分數價值幾何?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私人定製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我們教育也說以人為本,但我們的以人為本在嘴巴上,在文章中,或者在牆上,更多的時候,我們計算教育成本,很多村小被拆除就是如此吧。

教育不直接產生經濟效應,所以就算是人才,屬於教育的人才總是要低人一等的。君不見各地的人才政策中,教育人才無論如何是不能與其他人才相提並論的。

還是回到日本,教育上對人尊重,社會上也是如此。或者反過來理解,正因為政府重視教育、尊重教師和學生,所以教育中更重視人。

日本北海道石北本線上,有個火車站叫做“上白龍站”,這個站原本是為運貨設置的。途經的都是偏僻所在,運送的人流量極少。後來貨運事業逐漸沒落,這條線入不敷出。日本政府準備關閉這條線了。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這是屬於原田一個人的站臺

但沒想到,在這個偏僻支線上,有個高中女生原田華奈,每天要乘坐這個火車上學放學。為了保證原田能夠上學,當地政府作出了一個偉大決定:他們決定繼續保留“上白龍站”,直至原田畢業。

於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一列火車出現了,沒有賣票設施,沒有檢票,沒有站長,每天只有兩班車,就是原田的上學和放學時間,準時抵達,風雨無阻,把寒冷和大雪隔阻在外,把烈日和雷雨擯棄在外,把溫暖和溫馨留在車內,這列火車也成了原田的愛心專列。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原田在大雪紛飛中等火車

2016年3月,原田高中畢業了。當地政府立馬關閉了上白龍站,還有另外的幾個站。

原田雖然只是孩子,但卻是一個人,國家也不是一個虛幻的概念,而是一個個具體的國民。為了這個人的溫暖,也為了這個人的安全和希望,日本政府保留了一個火車站。

我覺得這個火車站,應該叫做“原田華奈”站,並且要永遠保留,成為一種社會責任的象徵。經濟效益確實很重要,但和人相比,經濟效益一錢不值。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原田畢業後取消了幾個站

其實,我們也有這樣感人的時刻,但是我們往往不在意,我們失去了對美好的鑑別能力。在我看來,失去美好的鑑別能力,也許比失去美好更可悲。

有一年江蘇省蘇州中學招收了一個學生,這個學生才華橫溢,出類拔萃。但後來這個學生突然請了很長的假,沒說任何原因。張校長趕過去才發現,這個孩子生了白血病。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蘇州中學的創始人范仲淹

但讓張校長大吃一驚的是,病魔並沒有打倒這個孩子,反而激發了他對生命的熱愛。他畫畫,做手工,還會設計服裝,並且動手做衣服……

在病中的時候,他還堅持寫作。他在絕境中獲得了很多人生的體悟。比如我們害怕疼痛,他說他喜歡疼痛,疼痛即存在。疼痛讓他知道自己還活著,而活著就是美好……類似這樣的人生感悟,還有很多。

孩子好了,來學校繼續讀書。為了滿足他寫作的願望,學校準備給他買一臺筆記本電腦。孩子希望是粉色的,學校就給他買了一臺粉色的蘋果電腦。在病中,這個孩子就用這臺粉色的電腦,斷斷續續完成了近20萬字的著作。

校長還聯繫高校,希望實現他上大學願望,正當一切有了重大進展。突然接到不幸的消息,這個孩子還是走了。

在他的葬禮上,張校長滿含熱淚,他說,這個孩子是我們學校最好的學生,我們失去了最好的學生,國家失去了很好的人才……

他短暫的一生,如同流星劃過,照耀了我們很多人……

最後張校長給這個孩子頒發了精美的人生畢業證。開始時間是進入蘇州中學的時間,畢業時間是孩子離開人世的那一天。孩子的父母感動得熱烈盈眶。

有關孩子的畫畫、手工和寫作的文字,學校翻拍和整理,最後聯繫出版了。這本書就叫做《人生畢業證》。每年蘇州中學學生畢業時,學校都會贈送這本書作為紀念。這本書會告訴孩子們,怎樣珍惜生命、青春和才華?如何讓青春不朽,讓生命熠熠生輝?

王開東: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含金量,而是“含人量”!

蘇州中學智德之門

我以為這是最好的人生教育,不亞於日本的這幾個生命故事。

真正教育本質的理解並不難,讀了上述故事你感動就等於你理解了。所以,教育不在於理解,而在於踐行,在於知行合一。在於在世俗的洪流中,我們有沒有失去教育的初心?有沒有保持對“人是唯一目的”教育倫理執著地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