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銀行不願接受房貸,難道房子未來不值錢了嗎?

浮雲人生217691005

實際一點講,銀行不願接受房貸,情非得已,絕非本意。跟房子未來值不值錢,並不是正相關。

首先,個人住房貸款一直以來是銀行的優良資產業務、比較來錢的事情,一向整體規模較大,從房地產發展的歷史角度看,產生的市場作用也較大。

從業務比例看,在2016年,銀行新增貸款中有接近一半是個人房貸;在2017年,這一比例也有近四成。央行最新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18年一季度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2.86萬億,同比增長20%。

從歷史進程看,1991年,個人住房信貸在中國起步,央行於1995年8月頒佈了《商業銀行自營住房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這被業界視為個人房貸步向正軌,不過,那時的個人住房貸款只能用於購買用公積金建造的自用普通住房。1998年4月,央行發出《關於加大住房信貸投入支持住房建設與消費的通知》,隨後頒佈《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最大的標誌意義是:個人住房貸款開始可用於購買所有自用普通住房。此後個人房貸被政策所鼓勵。1999年,央行下發《關於鼓勵消費貸款的若干意見》,最受關注的是將個人住房貸款最長期限延長到30年。這些政策導向直接推動住房制度改革:福利分房正式終結,貸幣分房融入城鎮百姓的生活。

所以,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在近20年的時間裡,是銀行非常主要的傳統業務,這裡面既有政策面的鼓勵,也有市場面的需求。

其次,現在銀行不願接受房貸,也是一個事實。因為中國正在迎來新一輪的住房制度改革,“房住不炒”成為政策指向。應當說,“房貸難”是監管的結果。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有兩個現實,我們不應當忽視:一是,現在一二線一些熱點城市的房價水平已經非常高了,房價的泡沫已然顯現,藉助信貸槓桿炒房的現象也不鮮見;二是,太多的熱錢進入房地產領域,而不是實業經濟,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後果;三是,房價高了,對人才吸引相當不利,對核心城市未來經濟發展也帶來重要的不利。

第三,從當下政策面指向上看,維護金融市場穩定、降低槓桿、服務實體經濟是重點。

監管面對此的定調相當精準,從國家長遠發展而言也必須如此。從當前發生的中美貿易摩擦看,在大國經濟的博弈中,核心競爭力是實業,而不是房地產。中國經濟脫虛向實,已有了一定的基礎,而且在此基礎上一定要獲得更多的鼓勵與推進。

此外,高槓杆炒房帶熱了投機氛圍,本身也給金融業、房地業埋下了“定時炸彈”。現在,這顆“炸彈”也到了拆除引信的時候了。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不需要投機,這已是一年多的樓市調控發出的鮮明信號。現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最需要的是,穩定與健康。而銀行業在其中,所起到的應是疏導作用。

最後說下,個人房貸的利率攀升、額度艱難之外,個人租房貸款正在散發出新的、旺盛的生命力。因為,中國樓市正向“租購併舉”行進。這一點,值得我們關注。


波士財經

銀行不接受房貸與房子值不值錢應該沒必要的聯繫吧~

對普通人而言,自己家的儲蓄是遠遠不夠買房的,這時候,銀行貸款這種利率低的貸款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為什麼現在銀行不願接受房貸了呢?有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銀行沒錢了。中國的房貸由來已久,後來為了控制房貸,房產限購政策出臺。即便如此,貸款買房的人依舊絡繹不絕。這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剛需。有錢了人們第一反應就是買房,沒錢的結婚也需要買房。中國的人口又是處於日益遞增的,久而久之,銀行不堪重負。就像各個行業一樣,剛開始或許風靡一時,但時間長了,總是趨於頹勢的。

第二種說法,由於房貸利率的上調,國家政策的調控,使得房產業不如前幾年景氣了。普通人買房要付出比以前多好幾倍的代價,即使是剛需,也不一定買得起了。

第三種說法,商界的很多位大佬都預測房價會跌,這也使得人們都在等待時機,在房貸利率上調的情況下,房價的下跌是人們所翹首以盼的,房貸已經不能解決人們的買房危機了。

今年,全國多地都上調了房貸利率。這對買房的工薪族而言,可謂是晴天霹靂,買房的壓力瞬間加大了。


環球老虎財經

一個因素是受到信貸額度的限制,目前我們的金融政策導向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金融要為產業服務,目的是穩定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就業,所以目前銀監會給商業銀行的指導意見是地產類貸款不應超過貸款總額的百分之三十,所以我們按揭買房經常會碰到銀行審批也通過了就是不放款的問題。

其次,按揭貸款基本不賺錢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由於目前受到利率市場化改革影響,加上民間金融的高利率水平,導致儲蓄存款市場競爭激烈,儲蓄成本快速上漲,而按揭貸款利率上浮幅度有限,導致銀行沒有積極性

第三房價快速上漲,加上目前各貸家庭負債率較高,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銀行處於風險控制的角度也會收緊按揭貸款規模。

總之,經濟下行壓力大,政策導向嚴監管,額度規模受限制,風險累計令人憂,這些因素導致貸款難度增加,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王紅英金融期貨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今年有很多朋友買房時感覺房貸放款時間變長,而且利率上浮,覺著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了。銀行是商業機構,其經營的目的就是獲取盈利。銀行的資金成本很低,查看上市銀行的財報可知大概在2%左右,房貸利率雖然不高,但是有足額抵押,所以房貸一直是銀行非常喜歡的貸款類型。

今年之所以出現房貸難度加大的,主要還是因為資金面趨緊,銀行沒有那麼多錢可以往外貸款,很多人辦好了手續還要等銀行有額度才能放出款來。所以今年看起來是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了,實際是因為錢荒。

另外如果向您說的未來房子不值錢,確實會對銀行產生一定影響,因為當房價下跌過多時,房子價值很可能會跌破房子的未還貸款額,導致斷供行為出現。但實際上即使房價回調,幅度也不會很大,比如深圳的房價,連續6個月下跌,一共跌了16塊錢每平,跌幅過大導致斷供的情況基本不會出現。

關於房價過去一直有兩種聲音,一種看多一種看空,看多的任志強是代表,看空的代表是牛刀,大家一致喜歡牛刀的發言,謾罵任志強。最後聽任志強話的都賺了,聽牛刀話的錯過了上車的機會。但是有消息說牛刀在今年初空翻多了,不知道是否透露出了新的信號。


首席投資官

銀行為什麼不願意大規模接受房貸了,金十君感覺有兩方面的原因。

銀行沒錢了!

首先,現在銀行存款已經沒有前兩年充足,隨著大家支付習慣的變化與存款利率的低迷,此種情況還有愈演愈烈的跡象。

銀行的資金成本越來越高,對銀行來說,房貸是一種薄利多銷收益又穩定的業務,但這也要求銀行要有充足的資金才能提供貸款。

但是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不願意將錢存在銀行裡了,2017年,銀行業存款流失問題更為嚴峻。

除四大行穩健增長之外,中小銀行存款壓力巨大。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25家A股上市銀行及郵儲銀行存款總計新增6.27萬億元, 同比少增近2萬億元。

8家上市股份行平均存款增速年化比率僅為2%,遠低於2016年7.8%的全年平均增速。

國人銀行存款大幅度減少,結果導致了銀行資金短缺。

房貸雖然放出去很安全,但是房貸一般年限都在20年以上,有的還達到了30年,資金的流動性很差,這對銀行本就不多的資金情況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於是銀行提高房貸的貸款門檻,減少了房貸的放出量,也是無可厚非。

銀行防範業務風險

其次,國家對房地產宏觀調控,多地房價已下跌,銀行為了減少業務風險而減少房貸。

隨著全國各地紛紛開始打壓房地產投資行為,高槓杆的炒房者或將開始違約,市場上積累了太多的熱錢進入房地產領域,而且在一些監管不嚴的地方產生了貓膩。

受到政策的影響銀行收緊房貸,從資金面來抑制房價暴漲。銀行作為金融工具,自然要發揮一定的調控作用,收緊房貸、限制現金貸等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能夠很大程度上遏制炒房行為。

但如果真的房價暴跌,那將會產生嚴重的經濟危機,銀行房貸將會出現很多壞賬,這也是銀行不希望看到的。

現在,銀行在漸漸地把貸款重心放到企業,也能增加銀行的資金防範風險,企業盈利好轉後,商業銀行對企業部門放貸的意願也增強了。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1-9月,企業部門新增中長期貸款5.51萬億,佔新增信貸的比重達49%,相比2016 年同期上升17個百分點。

號稱“金飯碗”銀行業為何不斷湧現離職潮?2018年全國企業退休工資究竟能上調幾何?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房貸現狀:要麼貴要麼等。審批嚴、放款慢、利率高的情況層出不窮。

我們都知道,所有做銀行信貸的都知道房貸是最優質的資產,雖然利率低,但是不良率等等各項指標也是最低的。在樓市最火的時候,各大銀行為了搶客戶拼了命的降利率,9.5折到8.5折的都有。理論上,9折就已經是虧損,但是銀行還是想先綁定客戶,然後想方設法從後續其他服務上挽回損失。

銀行喜歡剛需,因為不缺錢,因為穩定。即使在樓市熄火國家調控房地產的時候,銀行也是本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按兵不動,見招拆招。

那麼問題來了,近年銀行為何突然大面積收緊房貸了呢?

因為,銀行是真沒錢了!

銀行的資金來源是通過人民存款和投資理財,然後通過放貸的方式支付收取利息賺錢的,意思就是它作為一個正規的中介,別人把錢給它,它去放貸收取利息,然後把利息分給投資者這就出現了利息,而銀行的存款利息也是為了吸引更多人來存錢,這就是銀行的資金來源。

而從央媽統計的數據來看,上市銀行企業的增速從2016年的7.8%到2017年的2%,吸納存款的效率遠不如從前,而銀行在2017年的下半年,銀行業的增速跌破10%。
去年上半年來看國人的存款和流通貨幣減少了3萬億人民幣,國人銀行存款大幅度減少,結果導致了銀行資金短缺。

雖然現在還有部分銀行在辦理購房貸款,但是下發的期限被無限延長了,所以只有等明年的額度下發之後才能下發貸款,但是現在投資理財多了,而且外加馬雲的支付寶餘額寶的推出,導致更多銀行存款下降,無錢可貸。

銀行不是慈善機構,賺錢是他的本質。

前幾年,銀行找不到多少優質的企業做貸款,把大量額度都挪去了房貸上。因此,很多朋友會發現前幾年的房貸還是很好批的。

但是最近不行了啊,隨著全國各地紛紛開始打壓房地產投資行為,高槓杆的炒房者或將開始違約,市場上積累了太多的熱錢進入房地產領域,而且在一些監管不嚴的地方產生了貓膩。

雖然房貸有房子作為抵押,算是非常安全的資產,但是一旦放貸,時間長達20年、30年不等,流動性非常差,表面上做大銀行資產,但是短期可以利用的流動資金非常少了,銀行越來越缺錢。相反,如果銀行選擇高利息放款,他們能賺的更多。

所以,坦白說,要不是前幾年其它部類的貸款越來越難放,銀行們才不至於做那麼多房貸,而且做房貸賺頭是很少的。

銀行受監督,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最近,銀行左有“央媽”,右有“銀爸”,中間還有外匯管理局這個姨姥姥盯著,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監管之中。銀行已經是國家失寵的“親兒子”。

銀行有很多考核指標,貸款額度也是有限制的, 並不是想放多少就放多少。還有就是,如果貸出資金沒有辦法收回,形成壞賬,是要靠計提資金去覆蓋的, 所以放款這事並不是來者不拒,而是要層次篩選出優質的貸款客戶。


在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本金重要性的同時,銀行也在不斷收緊貸款,房貸緊、消費貸緊、個人經營貸款緊,這無疑是在向我們昭示:資金荒正在逐步逼近。


雲掌財經

現在買房貸款利率不斷上調,以前能夠低至八折,如今上浮20%左右,月供成本要增加幾百元甚至幾千元。

銀行為什麼不願意大規模接受房貸了,感覺有兩方面的原因。

1、受到政策的影響銀行收緊房貸,從資金面來抑制房價暴漲。既然上面已經發話了要對過熱的房價進行調控,銀行作為金融工具,自然要發揮一定的調控作用。收緊房貸、限制現金貸等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能夠很大程度上遏制炒房行為。

2、銀行打心眼裡不再把房貸看做香餑餑了。以前房貸業務是銀行壞賬率最低、回報率最高的業務,2016年房貸的不良平均水平在0.29%左右,遠遠低於其他業務1.52%的不良率。雖然現在利率上浮了不少,但從08年央行多次降息,目前的基準利率仍處於很低的水平。房貸總額收緊的情況下,其他類型貸款利率更高,銀行更容易賺到錢。算上通貨膨脹,銀行在房貸中也僅能屬於薄利多銷。此外,全球加息潮可能到來,我國也會跟風,那銀行的存貸利差進一步減小,銀行收緊房貸確實可降低風險。


還要一個問題,未來房子會不值錢嗎?這個不太可能出現,把目前的通貨膨脹速度算上,人們確實是賺到了更多的錢,寄希望於房子降價,可能性很小。大城市買不起,就會去小城市,如果連小縣城都買不起了,那還真是危險了。如果真的房價暴跌,那將會產生嚴重的經濟危機,銀行房貸將會出現很多壞賬,這也是銀行不希望看到的


藍藻能源

隨便說幾點吧。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也逐漸參與到一些二手房交易,也帶一部分人去看新房子。在房產銷售和銀行信貸口也有一些人脈,說說他們怎麼看這種情況吧。

深圳的第一個中介朋友是這麼跟我說的:

在深圳,房貸總體是收緊的,但有一些銀行對新房和二手房是有區別的。一些銀行很願意照顧二手房購房者,箇中緣由令我很詫異。

因為深圳的房子太貴了,大家在買二手房的時候往往要藉助過橋資金才能順利走完整個交易流程,這個過橋資金額度高、期限短、但利息非常高,正常情況下利息大概幾萬塊錢,但是如果銀行貸款下不來,拖上幾個月,利息就可能高達六位數,這是很大的一筆開支。

所以部分銀行從幫助二手房購房者節省利息的角度,優先受理他們的貸款需求,優先批貸放貸。

上海的信貸經理,這是朋友告訴我的:
上海的房貸利率是一線城市中最低的,在融360過去一年多的每個月房貸報告中,這座城市的房貸利率也是幾十個城市中最低的,記得在2月竟然還有折扣,低於4.9%的利率。但實際上有很多問題,是不能反映在報告裡的,就好比房價在跌,你的購房成本還在上升一樣。

有的銀行信貸經理要求你購買他們的理財產品,鎖定時長,你少了一筆流動資金,還有的銀行信貸經理明裡暗裡暗示“同意上浮利率可以插隊”。

大環境是這樣,去槓桿讓銀行難受,以前一些灰色賺錢的路子都被堵死了,現在銀行只能讓購房者難受了。

房貸越來越難已經是趨勢,這跟房子值不值錢,關係並不大。

最後,有個疑問,鄭州的首套房平均貸款利率一直是全國最高的,誰能告訴我?


樓市微觀察

大家好,我是來自銀行業的小公子,很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

未來房子值不值錢,我不知道,但銀行近階段暫停發放房貸或限制發放房貸與房子未來值不值錢無關。

房地產過熱,政府有壓降勢頭,甚至於限制房地產開發貸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放款,但政府在個人房產按揭貸款方面沒有限制,甚至是鼓勵銀行放款的。

而現在人們在申請房貸的時候會發現,利率不僅沒打折,甚至還要上浮10%到20%,已經簽了貸款合同的,即便執行基準或較高利率也要等很久很久。

我同學去年買的保利城,八個月後的今天還沒有放款,而且貸款銀行是建行這樣的大行,大行存款成本較低,都無法及時釋放出額度來發放房貸,那小行就更不用說了。

那為什麼現在銀行不接受或不太熱衷於發放房貸了呢?

一、存款成本加大,可發放貸款的額度有限,簡單來說,銀行缺錢了,錢也貴了。

當前經濟環境,居民儲蓄的意願降低,投資理財產品的多元化,互聯網金融的衝擊等因素造成銀行存款分流,大行還有能力繼續發放房貸,小行就算客戶願意接受上浮20%那也放不了款,放了就虧了。銀行畢竟也是自負盈虧的企業,沒有做慈善的根本動機。

二、相較房貸,其他信貸資產利差更大、週期更短、效率更高。

房貸的一般週期都超過5年,最長可以達到30年,漫長的貸款回收週期有悖於銀行信貸資產投放的高效率運轉,以前當然無所謂,畢竟房貸的不良率極低,堪稱銀行最優質信貸資產,低風險也意味著低收益和低流動性。現在銀行把更多精力放在較高利率的小額消費貸、企業經營貸和信用卡分期等信貸產品上,一方面週轉快,長一般是三年,短則在一年內就能收回,在當前經濟環境不明朗的情況下,信貸投放的效率直接關係到銀行的引存和利潤;另一方面,小額消費貸、企業經營貸一般利率較高,自然收益也高,能讓銀行繼續保持達標的盈利增長,這直接關係到股東的權益和銀行的價值。

三、銀行業主動降低以房產抵押為中心的信貸資產比例,以迴避房產行業可能導致的行業風險。

過去,銀行只認抵押品,抵押品也基本上只認房產,可以說,中國的銀行業基本上被房地產給綁架了,這也造成了人們無視任何政府限制房產的相關政策,不斷參與炒房,也一直認定中國房產永遠漲的理念。這其實非常危險。在房產行業形勢不明朗,政府顯性壓降房地產的多重政策疊加,金融科技所帶來的更為先進的銀行風控模型等各種因素的共振下,讓銀行們開始有了和房地產行業保持距離的想法。有些銀行直接和微粒貸、網商貸、螞蟻借唄等互聯網金融合作,提供他們發放貸款的額度,或者通過基於客戶消費場景裡,如購車、教育、家庭耐用品等場景自主研發貸款產品,來釋放銀行可發放的貸款額度,既逐漸完成自身產品的迭代和創新,獲得更為高效、可觀利潤,也有效迴避了傳統以房產為核心的信貸結構。

當然,監管的態度和當前的房產政策也有關係,但在此不做討論。

歡迎批評指正,如大家有不同看法可在評論區或私信與我聯繫探討。


銀行小公子

銀行不願意接受房貸,主要原因有兩個:

1、隨著加息週期開始,房貸的利率對銀行來說已經偏低,現在有了更多利率更高的選擇,再去做房貸就相當於少賺了錢;

2、房價已經過高,隨著居民家庭負債率急劇增長,系統性金融風險不得不防,美國次貸危機前車之鑑,如果繼續放縱房貸,後果不堪設想;

鋼筋混凝土建成房子,除了滿足住和生產辦公需要,實際不會產生任何的價值,對於製造業來說也不會增加商品的任何附加價值。

同樣的資金,假如購買了原料,經過加工,增加了附加價值,就可以加價銷售,可以支付給工人工資,可以繳納稅費;

資金如果買了先進設備,可以提升生產效率,單位時間內增加更多的附加價值,創造更多的收益。

房子不是,房子就擺在那裡,會一直老化。在一套一線城市價值800萬的三居室中生產某樣產品,跟在偏僻小山村的窩棚裡面生產的產品,同樣的原料和生產工藝下價格並不會有任何的區別。

房價當然有下跌的風險,這一點無庸置疑。

美國和日本的人均收入都是中國的幾倍,房子永久產權,買房是使用面積,還帶精裝修,平均單位房價與中國的房價差不多,甚至還沒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子貴。

那麼,靠什麼支撐這麼高的房價呢?

靠勤勞能幹肯吃苦?

靠壓縮日常消費?

靠透支未來二十年的發展潛力?

一個拆遷戶的收入,比科學家二十年的工資都高。

那麼,面臨類似中興通訊缺芯難題時,我們靠什麼贏得最後的勝利?

不說未來房價如蔥,我們從人口這一核心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

再過最多十年,父輩兄弟姐妹最多的一代人紛紛離去,人口必然銳減。而放開二胎後因為高房價壓力影響生育率降低,顯然今後的房子會越來越多,而人口會越來越少。

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能買一平米房子,這是我對合理房價的最終定價標準,也是房價的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