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难道房子未来不值钱了吗?

浮云人生217691005

实际一点讲,银行不愿接受房贷,情非得已,绝非本意。跟房子未来值不值钱,并不是正相关。

首先,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是银行的优良资产业务、比较来钱的事情,一向整体规模较大,从房地产发展的历史角度看,产生的市场作用也较大。

从业务比例看,在2016年,银行新增贷款中有接近一半是个人房贷;在2017年,这一比例也有近四成。央行最新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8年一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2.86万亿,同比增长20%。

从历史进程看,1991年,个人住房信贷在中国起步,央行于1995年8月颁布了《商业银行自营住房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被业界视为个人房贷步向正轨,不过,那时的个人住房贷款只能用于购买用公积金建造的自用普通住房。1998年4月,央行发出《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随后颁布《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最大的标志意义是:个人住房贷款开始可用于购买所有自用普通住房。此后个人房贷被政策所鼓励。1999年,央行下发《关于鼓励消费贷款的若干意见》,最受关注的是将个人住房贷款最长期限延长到30年。这些政策导向直接推动住房制度改革:福利分房正式终结,贷币分房融入城镇百姓的生活。

所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在近20年的时间里,是银行非常主要的传统业务,这里面既有政策面的鼓励,也有市场面的需求。

其次,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也是一个事实。因为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的住房制度改革,“房住不炒”成为政策指向。应当说,“房贷难”是监管的结果。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有两个现实,我们不应当忽视:一是,现在一二线一些热点城市的房价水平已经非常高了,房价的泡沫已然显现,借助信贷杠杆炒房的现象也不鲜见;二是,太多的热钱进入房地产领域,而不是实业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后果;三是,房价高了,对人才吸引相当不利,对核心城市未来经济发展也带来重要的不利。

第三,从当下政策面指向上看,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降低杠杆、服务实体经济是重点。

监管面对此的定调相当精准,从国家长远发展而言也必须如此。从当前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看,在大国经济的博弈中,核心竞争力是实业,而不是房地产。中国经济脱虚向实,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此基础上一定要获得更多的鼓励与推进。

此外,高杠杆炒房带热了投机氛围,本身也给金融业、房地业埋下了“定时炸弹”。现在,这颗“炸弹”也到了拆除引信的时候了。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需要投机,这已是一年多的楼市调控发出的鲜明信号。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最需要的是,稳定与健康。而银行业在其中,所起到的应是疏导作用。

最后说下,个人房贷的利率攀升、额度艰难之外,个人租房贷款正在散发出新的、旺盛的生命力。因为,中国楼市正向“租购并举”行进。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


波士财经

银行不接受房贷与房子值不值钱应该没必要的联系吧~

对普通人而言,自己家的储蓄是远远不够买房的,这时候,银行贷款这种利率低的贷款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为什么现在银行不愿接受房贷了呢?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银行没钱了。中国的房贷由来已久,后来为了控制房贷,房产限购政策出台。即便如此,贷款买房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刚需。有钱了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买房,没钱的结婚也需要买房。中国的人口又是处于日益递增的,久而久之,银行不堪重负。就像各个行业一样,刚开始或许风靡一时,但时间长了,总是趋于颓势的。

第二种说法,由于房贷利率的上调,国家政策的调控,使得房产业不如前几年景气了。普通人买房要付出比以前多好几倍的代价,即使是刚需,也不一定买得起了。

第三种说法,商界的很多位大佬都预测房价会跌,这也使得人们都在等待时机,在房贷利率上调的情况下,房价的下跌是人们所翘首以盼的,房贷已经不能解决人们的买房危机了。

今年,全国多地都上调了房贷利率。这对买房的工薪族而言,可谓是晴天霹雳,买房的压力瞬间加大了。


环球老虎财经

一个因素是受到信贷额度的限制,目前我们的金融政策导向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要为产业服务,目的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就业,所以目前银监会给商业银行的指导意见是地产类贷款不应超过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三十,所以我们按揭买房经常会碰到银行审批也通过了就是不放款的问题。

其次,按揭贷款基本不赚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目前受到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加上民间金融的高利率水平,导致储蓄存款市场竞争激烈,储蓄成本快速上涨,而按揭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有限,导致银行没有积极性

第三房价快速上涨,加上目前各贷家庭负债率较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银行处于风险控制的角度也会收紧按揭贷款规模。

总之,经济下行压力大,政策导向严监管,额度规模受限制,风险累计令人忧,这些因素导致贷款难度增加,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王红英金融期货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今年有很多朋友买房时感觉房贷放款时间变长,而且利率上浮,觉着银行不愿意接受房贷了。银行是商业机构,其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盈利。银行的资金成本很低,查看上市银行的财报可知大概在2%左右,房贷利率虽然不高,但是有足额抵押,所以房贷一直是银行非常喜欢的贷款类型。

今年之所以出现房贷难度加大的,主要还是因为资金面趋紧,银行没有那么多钱可以往外贷款,很多人办好了手续还要等银行有额度才能放出款来。所以今年看起来是银行不愿意接受房贷了,实际是因为钱荒。

另外如果向您说的未来房子不值钱,确实会对银行产生一定影响,因为当房价下跌过多时,房子价值很可能会跌破房子的未还贷款额,导致断供行为出现。但实际上即使房价回调,幅度也不会很大,比如深圳的房价,连续6个月下跌,一共跌了16块钱每平,跌幅过大导致断供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

关于房价过去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看多一种看空,看多的任志强是代表,看空的代表是牛刀,大家一致喜欢牛刀的发言,谩骂任志强。最后听任志强话的都赚了,听牛刀话的错过了上车的机会。但是有消息说牛刀在今年初空翻多了,不知道是否透露出了新的信号。


首席投资官

银行为什么不愿意大规模接受房贷了,金十君感觉有两方面的原因。

银行没钱了!

首先,现在银行存款已经没有前两年充足,随着大家支付习惯的变化与存款利率的低迷,此种情况还有愈演愈烈的迹象。

银行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对银行来说,房贷是一种薄利多销收益又稳定的业务,但这也要求银行要有充足的资金才能提供贷款。

但是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将钱存在银行里了,2017年,银行业存款流失问题更为严峻。

除四大行稳健增长之外,中小银行存款压力巨大。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25家A股上市银行及邮储银行存款总计新增6.27万亿元, 同比少增近2万亿元。

8家上市股份行平均存款增速年化比率仅为2%,远低于2016年7.8%的全年平均增速。

国人银行存款大幅度减少,结果导致了银行资金短缺。

房贷虽然放出去很安全,但是房贷一般年限都在20年以上,有的还达到了30年,资金的流动性很差,这对银行本就不多的资金情况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于是银行提高房贷的贷款门槛,减少了房贷的放出量,也是无可厚非。

银行防范业务风险

其次,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多地房价已下跌,银行为了减少业务风险而减少房贷。

随着全国各地纷纷开始打压房地产投资行为,高杠杆的炒房者或将开始违约,市场上积累了太多的热钱进入房地产领域,而且在一些监管不严的地方产生了猫腻。

受到政策的影响银行收紧房贷,从资金面来抑制房价暴涨。银行作为金融工具,自然要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收紧房贷、限制现金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能够很大程度上遏制炒房行为。

但如果真的房价暴跌,那将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危机,银行房贷将会出现很多坏账,这也是银行不希望看到的。

现在,银行在渐渐地把贷款重心放到企业,也能增加银行的资金防范风险,企业盈利好转后,商业银行对企业部门放贷的意愿也增强了。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1-9月,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5.51万亿,占新增信贷的比重达49%,相比2016 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号称“金饭碗”银行业为何不断涌现离职潮?2018年全国企业退休工资究竟能上调几何?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房贷现状:要么贵要么等。审批严、放款慢、利率高的情况层出不穷。

我们都知道,所有做银行信贷的都知道房贷是最优质的资产,虽然利率低,但是不良率等等各项指标也是最低的。在楼市最火的时候,各大银行为了抢客户拼了命的降利率,9.5折到8.5折的都有。理论上,9折就已经是亏损,但是银行还是想先绑定客户,然后想方设法从后续其他服务上挽回损失。

银行喜欢刚需,因为不缺钱,因为稳定。即使在楼市熄火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时候,银行也是本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按兵不动,见招拆招。

那么问题来了,近年银行为何突然大面积收紧房贷了呢?

因为,银行是真没钱了!

银行的资金来源是通过人民存款和投资理财,然后通过放贷的方式支付收取利息赚钱的,意思就是它作为一个正规的中介,别人把钱给它,它去放贷收取利息,然后把利息分给投资者这就出现了利息,而银行的存款利息也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存钱,这就是银行的资金来源。

而从央妈统计的数据来看,上市银行企业的增速从2016年的7.8%到2017年的2%,吸纳存款的效率远不如从前,而银行在2017年的下半年,银行业的增速跌破10%。
去年上半年来看国人的存款和流通货币减少了3万亿人民币,国人银行存款大幅度减少,结果导致了银行资金短缺。

虽然现在还有部分银行在办理购房贷款,但是下发的期限被无限延长了,所以只有等明年的额度下发之后才能下发贷款,但是现在投资理财多了,而且外加马云的支付宝余额宝的推出,导致更多银行存款下降,无钱可贷。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赚钱是他的本质。

前几年,银行找不到多少优质的企业做贷款,把大量额度都挪去了房贷上。因此,很多朋友会发现前几年的房贷还是很好批的。

但是最近不行了啊,随着全国各地纷纷开始打压房地产投资行为,高杠杆的炒房者或将开始违约,市场上积累了太多的热钱进入房地产领域,而且在一些监管不严的地方产生了猫腻。

虽然房贷有房子作为抵押,算是非常安全的资产,但是一旦放贷,时间长达20年、30年不等,流动性非常差,表面上做大银行资产,但是短期可以利用的流动资金非常少了,银行越来越缺钱。相反,如果银行选择高利息放款,他们能赚的更多。

所以,坦白说,要不是前几年其它部类的贷款越来越难放,银行们才不至于做那么多房贷,而且做房贷赚头是很少的。

银行受监督,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最近,银行左有“央妈”,右有“银爸”,中间还有外汇管理局这个姨姥姥盯着,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管之中。银行已经是国家失宠的“亲儿子”。

银行有很多考核指标,贷款额度也是有限制的, 并不是想放多少就放多少。还有就是,如果贷出资金没有办法收回,形成坏账,是要靠计提资金去覆盖的, 所以放款这事并不是来者不拒,而是要层次筛选出优质的贷款客户。


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本金重要性的同时,银行也在不断收紧贷款,房贷紧、消费贷紧、个人经营贷款紧,这无疑是在向我们昭示:资金荒正在逐步逼近。


云掌财经

现在买房贷款利率不断上调,以前能够低至八折,如今上浮20%左右,月供成本要增加几百元甚至几千元。

银行为什么不愿意大规模接受房贷了,感觉有两方面的原因。

1、受到政策的影响银行收紧房贷,从资金面来抑制房价暴涨。既然上面已经发话了要对过热的房价进行调控,银行作为金融工具,自然要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收紧房贷、限制现金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能够很大程度上遏制炒房行为。

2、银行打心眼里不再把房贷看做香饽饽了。以前房贷业务是银行坏账率最低、回报率最高的业务,2016年房贷的不良平均水平在0.29%左右,远远低于其他业务1.52%的不良率。虽然现在利率上浮了不少,但从08年央行多次降息,目前的基准利率仍处于很低的水平。房贷总额收紧的情况下,其他类型贷款利率更高,银行更容易赚到钱。算上通货膨胀,银行在房贷中也仅能属于薄利多销。此外,全球加息潮可能到来,我国也会跟风,那银行的存贷利差进一步减小,银行收紧房贷确实可降低风险。


还要一个问题,未来房子会不值钱吗?这个不太可能出现,把目前的通货膨胀速度算上,人们确实是赚到了更多的钱,寄希望于房子降价,可能性很小。大城市买不起,就会去小城市,如果连小县城都买不起了,那还真是危险了。如果真的房价暴跌,那将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危机,银行房贷将会出现很多坏账,这也是银行不希望看到的


蓝藻能源

随便说几点吧。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也逐渐参与到一些二手房交易,也带一部分人去看新房子。在房产销售和银行信贷口也有一些人脉,说说他们怎么看这种情况吧。

深圳的第一个中介朋友是这么跟我说的:

在深圳,房贷总体是收紧的,但有一些银行对新房和二手房是有区别的。一些银行很愿意照顾二手房购房者,个中缘由令我很诧异。

因为深圳的房子太贵了,大家在买二手房的时候往往要借助过桥资金才能顺利走完整个交易流程,这个过桥资金额度高、期限短、但利息非常高,正常情况下利息大概几万块钱,但是如果银行贷款下不来,拖上几个月,利息就可能高达六位数,这是很大的一笔开支。

所以部分银行从帮助二手房购房者节省利息的角度,优先受理他们的贷款需求,优先批贷放贷。

上海的信贷经理,这是朋友告诉我的:
上海的房贷利率是一线城市中最低的,在融360过去一年多的每个月房贷报告中,这座城市的房贷利率也是几十个城市中最低的,记得在2月竟然还有折扣,低于4.9%的利率。但实际上有很多问题,是不能反映在报告里的,就好比房价在跌,你的购房成本还在上升一样。

有的银行信贷经理要求你购买他们的理财产品,锁定时长,你少了一笔流动资金,还有的银行信贷经理明里暗里暗示“同意上浮利率可以插队”。

大环境是这样,去杠杆让银行难受,以前一些灰色赚钱的路子都被堵死了,现在银行只能让购房者难受了。

房贷越来越难已经是趋势,这跟房子值不值钱,关系并不大。

最后,有个疑问,郑州的首套房平均贷款利率一直是全国最高的,谁能告诉我?


楼市微观察

大家好,我是来自银行业的小公子,很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

未来房子值不值钱,我不知道,但银行近阶段暂停发放房贷或限制发放房贷与房子未来值不值钱无关。

房地产过热,政府有压降势头,甚至于限制房地产开发贷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放款,但政府在个人房产按揭贷款方面没有限制,甚至是鼓励银行放款的。

而现在人们在申请房贷的时候会发现,利率不仅没打折,甚至还要上浮10%到20%,已经签了贷款合同的,即便执行基准或较高利率也要等很久很久。

我同学去年买的保利城,八个月后的今天还没有放款,而且贷款银行是建行这样的大行,大行存款成本较低,都无法及时释放出额度来发放房贷,那小行就更不用说了。

那为什么现在银行不接受或不太热衷于发放房贷了呢?

一、存款成本加大,可发放贷款的额度有限,简单来说,银行缺钱了,钱也贵了。

当前经济环境,居民储蓄的意愿降低,投资理财产品的多元化,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等因素造成银行存款分流,大行还有能力继续发放房贷,小行就算客户愿意接受上浮20%那也放不了款,放了就亏了。银行毕竟也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没有做慈善的根本动机。

二、相较房贷,其他信贷资产利差更大、周期更短、效率更高。

房贷的一般周期都超过5年,最长可以达到30年,漫长的贷款回收周期有悖于银行信贷资产投放的高效率运转,以前当然无所谓,毕竟房贷的不良率极低,堪称银行最优质信贷资产,低风险也意味着低收益和低流动性。现在银行把更多精力放在较高利率的小额消费贷、企业经营贷和信用卡分期等信贷产品上,一方面周转快,长一般是三年,短则在一年内就能收回,在当前经济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信贷投放的效率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引存和利润;另一方面,小额消费贷、企业经营贷一般利率较高,自然收益也高,能让银行继续保持达标的盈利增长,这直接关系到股东的权益和银行的价值。

三、银行业主动降低以房产抵押为中心的信贷资产比例,以回避房产行业可能导致的行业风险。

过去,银行只认抵押品,抵押品也基本上只认房产,可以说,中国的银行业基本上被房地产给绑架了,这也造成了人们无视任何政府限制房产的相关政策,不断参与炒房,也一直认定中国房产永远涨的理念。这其实非常危险。在房产行业形势不明朗,政府显性压降房地产的多重政策叠加,金融科技所带来的更为先进的银行风控模型等各种因素的共振下,让银行们开始有了和房地产行业保持距离的想法。有些银行直接和微粒贷、网商贷、蚂蚁借呗等互联网金融合作,提供他们发放贷款的额度,或者通过基于客户消费场景里,如购车、教育、家庭耐用品等场景自主研发贷款产品,来释放银行可发放的贷款额度,既逐渐完成自身产品的迭代和创新,获得更为高效、可观利润,也有效回避了传统以房产为核心的信贷结构。

当然,监管的态度和当前的房产政策也有关系,但在此不做讨论。

欢迎批评指正,如大家有不同看法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与我联系探讨。


银行小公子

银行不愿意接受房贷,主要原因有两个:

1、随着加息周期开始,房贷的利率对银行来说已经偏低,现在有了更多利率更高的选择,再去做房贷就相当于少赚了钱;

2、房价已经过高,随着居民家庭负债率急剧增长,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得不防,美国次贷危机前车之鉴,如果继续放纵房贷,后果不堪设想;

钢筋混凝土建成房子,除了满足住和生产办公需要,实际不会产生任何的价值,对于制造业来说也不会增加商品的任何附加价值。

同样的资金,假如购买了原料,经过加工,增加了附加价值,就可以加价销售,可以支付给工人工资,可以缴纳税费;

资金如果买了先进设备,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单位时间内增加更多的附加价值,创造更多的收益。

房子不是,房子就摆在那里,会一直老化。在一套一线城市价值800万的三居室中生产某样产品,跟在偏僻小山村的窝棚里面生产的产品,同样的原料和生产工艺下价格并不会有任何的区别。

房价当然有下跌的风险,这一点无庸置疑。

美国和日本的人均收入都是中国的几倍,房子永久产权,买房是使用面积,还带精装修,平均单位房价与中国的房价差不多,甚至还没中国一线城市的房子贵。

那么,靠什么支撑这么高的房价呢?

靠勤劳能干肯吃苦?

靠压缩日常消费?

靠透支未来二十年的发展潜力?

一个拆迁户的收入,比科学家二十年的工资都高。

那么,面临类似中兴通讯缺芯难题时,我们靠什么赢得最后的胜利?

不说未来房价如葱,我们从人口这一核心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再过最多十年,父辈兄弟姐妹最多的一代人纷纷离去,人口必然锐减。而放开二胎后因为高房价压力影响生育率降低,显然今后的房子会越来越多,而人口会越来越少。

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能买一平米房子,这是我对合理房价的最终定价标准,也是房价的发展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