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杭州|商湯科技徐冰:我們不做初創企業的競爭對手

TC 杭州|商汤科技徐冰:我们不做初创企业的竞争对手

從 2014 年成立,到今年 5 月底宣佈完成 C+ 輪 6.2 億美元融資,估值超 45 億美元,商湯科技走過了一條火山爆發式的迅猛發展之路,如今,其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 AI 獨角獸企業之一。那麼,商湯科技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它的成功對更多的創業者而言是機會還是挑戰?

商湯成功的天時地利與人合

商湯科技為什麼能夠發展這麼快?徐冰主要介紹了兩個關鍵點:

首先,商湯科技從 2014 年起,逐漸建立起了人工智能的技術壁壘。據瞭解,中國前些年的創新主要是商業模式創新,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主要有 O2O 以及共享單車等。不同於商業模式創新,徐冰認為商湯科技做的其實是高科技技術創新,而要做好技術創新,企業就必須要有足夠的技術壁壘。

另外,技術的成熟正好趕上了國內市場的爆發。比如,目前國內幾乎所有地方政府都對智能安防有剛需。“現在一些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化可以幫助場景極大地提升勞動力的使用效率和生產效率,這個商業價值一旦被大家所認可,企業就會有很多機會,尤其是去年國家宣佈將人工智能定為國家戰略之後。”徐冰表示市場恰到時候的爆發也是商湯成功的助力之一。

不過,有技術有市場只是一方面,企業想要成功還必須學會商業化,學會將自己的技術方案賣給需要的人,而在這方面,徐冰也承認商湯最初其實是並不擅長商業化的。

據瞭解,跟大部分的技術型企業一樣,商湯科技初期學術氛圍更重,商湯科技初期團隊的骨幹員工基本上都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這裡擁有學術界最早涉獵深度學習的華人團隊,但這些人並沒有太多商業化的經驗。

然而,如今商湯科技在商業化上的成績卻是相當喜人的,今年早些時候,商湯科技宣佈 2017 年已實現全面盈利,並在智慧城市、智能手機、互聯網娛樂、汽車、金融、零售等行業實現快速落地,2018 主營業務合同收入同比增長 10 多倍。那麼,商湯又是如何克服技術公司在商業化上的瓶頸的?

“所以我們 2014 年來到了北京(在北京設立分公司),因為我們意識到北京有人才,不僅有技術人才,而且還有商業化人才。”徐冰認為,商業化問題的解決,其實歸根結底依然是人才問題。或許,這也能為更多技術範兒的創業者提供更多經驗。

商湯與初創企業的關係

幾乎所有大一點的公司都在試圖做平臺,商湯科技同樣如此。

“商湯早期被認為是一家人臉識別公司,沒錯,人臉識別是我們第一個拿出來的產品,但商湯最早的定位其實就是要做技術生產平臺,即,我們要建立一條流水線,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生產各種各樣有價值的人工智能算法,不光識別臉,還要識別杯子、車輛、醫療影像等等。”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商湯並不只是要做一個算法平臺,更要做一個頂級的算法平臺,而為了做好這個平臺,徐冰表示商湯甚至已經往這個平臺投入了接近一半的研發人員和研發資源。

而這其實也解答了商湯既然已經盈利,為什麼還要融錢,而且還是要融這麼多錢的問題。“中國經驗是唯快不破,必須要有大量的資源聚集到這樣一個平臺之上。”徐冰如此表示。

那問題也來了,既然商湯已經將各種 AI 識別算法都做了,那其他細分領域的 AI 算法創業者怎麼辦?

對此,徐冰表示,算法生產其實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要聚集大量頂尖科技人員、博士、教授,並開動他們的腦子。徐冰認為,商湯做出算法平臺之後,就意味著其他不擅長算法的公司再也不用招人來專門做算法了,直接用商湯的算法就好了,而這些企業也可以將注意力放在產品落地等同樣極具價值的事情上去。

商湯是行業賦能者,而非初創企業的競爭者。徐冰的觀點很明確。

商湯未來的挑戰?

“早期商湯也遇到過融資困難,但自從我們定位做算法平臺之後,接下來比較有挑戰的東西就是如何基於這個定位構建起整個創新生態。”徐冰認為商湯已經從一家技術公司升級成了一家產品公司,而接下來的挑戰就是如何升級成為平臺企業,助力整個中國或者全球人工智能的創新。

“這是我們要面對的比較大的機遇,當然也是比較大的挑戰。”徐冰說。

TC 杭州 | 商湯科技徐冰:我們不做初創企業的競爭對手最先出現在動點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