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以大觀小」和「以小觀大」,中國山水畫的畫風有什麼特點

如果光光只是仰仗水墨顏料,而沒有在繪畫的思想上有所建樹的話,中國山水畫也不可能獨樹一幟。

若說起中國畫的繪畫特點,和西洋油畫等有一個很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西洋畫家,畫畫觀察對象的時候,視點往往不變,而對象也不動,一般來說,就是正襟危坐,對著一物而畫。可是,中國畫的妙處,卻與之不同,恰恰就在於行走之中的觀察啊。

這種在行走中觀察事物的創作方法,早在人們創作人物畫的時候,便已經產生了,古人畫人物畫的時候,並不是讓對方坐定了,然後照著對方的樣子來畫畫,而往往採取活動的觀察方法,在對象的活動中觀察其行動坐臥,採取“於眾中陰察之”、“熟想而默識”的方法來收集素材,然後再回去進行創作。

你看那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就是一個例子,想那韓熙載原本是南唐貴族,因為洞察時世,逃避政治,不肯接受李後主的重用,所以每日裡只以聲色自娛。李後主派翰林待詔顧閎中等人到韓熙載家中偷偷觀察他的夜宴排場,繪成圖畫,想使他見而自慚,改變處世態度。由於這畫有這樣的創作背景,所以,畫家顧閎中自然不能拿著畫筆端坐,看一點畫一點了,他只能默默記在心裡,把參加宴會的各種人物的神情、體態、服飾以及歌舞表演等都分別記在腦子裡,然後,畫成“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等五個部分。

什麼是“以大觀小”和“以小觀大”,中國山水畫的畫風有什麼特點

畫人物畫是這樣,山水畫,其實也是這樣。在面對自然景物時,畫家很少靜靜地對著一個景做觀察,而是左顧右盼,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找出最適合入畫的部分細細揣摩。就好像明朝的董其昌在《畫旨》中說的那樣:“山行時見奇樹,須四面取之,樹有左看不入畫,而右看入畫者,前後亦看,看得熟,自然傳神。”相傳,北宋時候有一個山水畫大家范寬,他居住在終南山與太華山之間,終日觀望,將千巖萬壑記在腦中,然後作畫,世人因此而稱其“寫山真骨”,“勢狀雄強”。或許,這正應了一句古詩中所說的吧:“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當然,這樣的話,就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畫家所畫的東西,是他在一段時間內觀察的結果,而並非是屬於同一個時空中的事物,這樣繪畫,會不會讓人感覺不太像呢?

其實,萬事萬物,都是在不停地變化中的,即使是坐定了只畫一處景物,使用速寫的方法,也未必就能做到筆下的景物,都是在一個時空中的,恐怕只能靠照相機攝影,才能勉強做到。而中國山水畫,其高妙之處,就在於畫面的流動性,能夠在靜止的圖畫中,看到流動的景物,這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嗎?

西方人習慣用焦點透視的視覺原理去繪畫,和他們不一樣,中國人喜歡的是散點透視。畫家的視點不侷限在一個固定位置,而是在不斷遊走中“仰觀俯察”,最後,當他們開始“經營位置”的時候,便會自然而然地將多時空下的視覺感受重疊整合在一起,不受焦點透視的限制,從而使得畫面縱橫擴展,具有流動性,就這樣,靜態的繪畫,變成了流動的詩歌,唯美至極,這才是真正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呢。

為了更好地達到這種效果,中國人習慣在山水畫中使用兩種截然相反的繪畫方法,“以大觀小法”和“以小觀大法”。

什麼是“以大觀小”和“以小觀大”,中國山水畫的畫風有什麼特點

以大觀小,大千世界,如須彌芥子,天地皆在畫家的掌中。一般情況下,我們站在山下,觀察群山的時候,需要仰視,即使平視,也只能看見前面的山崖,而看不到後面的岡巒,如果就這樣把眼前的情景畫下來的話,未免顯得單調。可是,如果使用“以大觀小法”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想象自己正站在高空之上,斜斜地俯視大地,我們可以通過想象來彌補自己看不見的部分,根據山川地貌特點,推測層層疊疊的山岩與谷壑的形貌,使得構圖縱橫開合,穿插有致。

就好像北宋時候沈括說的那樣:“大都山水之法,蓋以大觀小,如人觀假山耳。”由於使用了以大觀小的方法來創作,畫家在創作的時候,可以不拘泥於一個點,可以利用以往的經驗,發揮自己的想象,可以使得畫家能夠更好地從大處著眼,宏觀把握,畫出氣勢恢弘的畫卷。

什麼是“以大觀小”和“以小觀大”,中國山水畫的畫風有什麼特點

而以小觀大,則是充分運用想象力,將一個小小的盆景,想象成一片大丘壑。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是徐霞客的,所以,如果沒有很豐富的經驗的話,普通的畫家,縱使拍破腦袋,也不可能想象出,那被遮擋住的崇山峻嶺,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這樣的話,以大觀小的方法,就不好使了。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使用以小觀大的方法,畫家通過觀察一個小小的盆景,來想象那是連綿的群山,從而可以積攢繪畫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