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末秘事:紫禁城最后一位宫女——溥仪的乳母

揭秘清末秘事:紫禁城最后一位宫女——溥仪的乳母

写自传,大多是为了表功立德证清白,以显后世。然而,世上还有写自传黑自己骂自己的。这个人就是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溥仪把自己的人性之恶、一切污点和盘托出,骂得自己一文不值。在对自己鄙夷的回忆中,有段与民间女人的感情,发自内心,充满人性之善,读来真实感人。

揭秘清末秘事:紫禁城最后一位宫女——溥仪的乳母

封建晚清,底层社会最苦,女人一钱不值。生下女孩后,扔掉、卖掉是穷苦人家常有之事。焦连寿就是这样一个苦命的女人。她1887年出生在河北任丘县,3岁发水灾,一家4口到京城逃荒。途中,老爹挑担,一头是破衣烂罐之家当,一头是这个不值钱的女儿,想卖,都没人买

揭秘清末秘事:紫禁城最后一位宫女——溥仪的乳母

靠乞讨,一家4口来到北京,本想投奔宫中太监的本家亲戚。但太监心理更阴暗,直接拒见。大量灾民涌京城,北京顺天府怕出事,索性建了个粥厂济民。靠喝粥和乞讨,焦家暂时保住了性命。后来,焦连寿9岁的哥哥跟街头一剃头匠找了活路。

揭秘清末秘事:紫禁城最后一位宫女——溥仪的乳母

此时是1906年,醇王府载沣之长子溥仪出生。为给溥仪找奶妈,醇王府的管家派人收罗苦命妇女。给亲王的儿子当奶妈,条件不那么高,但也须健康、体貌端正、奶水稠厚、身无异味。刚刚得女儿的焦连寿,就满足了以上条件,从20个备选奶妈中脱颖而出,进入醇王府。

揭秘清末秘事:紫禁城最后一位宫女——溥仪的乳母

贫穷是如此卑劣,它让人一生难逃苦难。1945年,59岁的老嬷嬷随溥仪举家转移苏联时,死于日军之手。一世浮萍,唯孤苦相伴。行善之人必有好报,这个女人因哺养溥仪而被后人记住。苦难之中的焦连寿,身上有2个特点令人印象深刻,也是所有中国女性的特征:

1.善良:为了养活公婆和女儿,自己接受“最屈辱”的职业,给亲王家当奶妈;被成年的溥仪接到宫中供养后,仍然不欺负人,不与人争吵,沉默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