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地區受西安的影響大嗎?

每日心選

我們先來簡單的看一下運城的地理位置吧。運城位於山西的西南地方,與陝西省的渭南市離得特別近。運城地區受西安的影響非常大,主要表現在飲食,方言特點,生活習慣以及工作和就醫等方面。

飲食方面運城的很多日常食物都和陝西這邊的比較接近,不過就是名字有些許差異,但是差別不大。語言的話運城地區的方言和陝西方言很接近,主要是由於運城離太原比較遠再加上太原那邊的方言比較多,所以運城就遵循“靠近原則”了。找工作的話運城人也會經常來西安找工作,因為兩地離的很近,所以也就不存在“翻山越嶺”這麼一說了。


其實我覺得這就屬於文化交融,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變得越來越便利,大家不管去哪兒也就都方便了。

這是大貓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評論!

大貓聊三農,我是王大貓。喜歡大貓的可以關注一下啦!

大貓聊三農

回答是肯定的,受西安影響大,太原作為山西省會其影響主要在晉中與忻州,其實不只有運城,包括臨汾堯都區以南的縣市更喜歡到西安,造成這個現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地域的遠近,這個很直觀,運城人走太原與到西安明顯西安近的多。以前交通不便時到太原遠不說還翻幾座山。到西安只要渡過黃河便坦途。現在雖說路好多了但畢竟太原還是遠。運城人購物、看病、上學更方便。

其次是文化認同感上,運城更傾向於西安。運城、臨汾屬於中原官話,與關中方言實際上是一個語系,而太原屬於晉語系,太原人與晉南人相互聽都費勁,在相聲說的太原話"石蛋蛋"、"貓眼眼""白腿腿""做甚呢"、這些字眼晉南人不講,反倒陳忠實《白鹿原》中的語言更接近,端端地走、款款地吃……這些百姓口中語言。都說侯寶林是語言大師,但是他的《關公戰秦瓊》中學關公的話是太原話這明顯是瑕疵。最搞笑的是一次參加全省的視頻會議,講話領導是太原的,語速有點快,參會的是晉南的,而轉播有回聲,語言又不通,上面講的起勁,聽了兩小時愣是沒聽懂幾句,有的人開玩笑說講英語應該比講太原話好懂點。晉南人聽蒲劇、眉戶劇,太原聽晉劇,而西安人聽的秦腔與蒲劇是從一個古老劇種演變的,差異是有,但相似度極高,很多人聽了蒲劇以為是秦腔。眉戶劇則西安晉南都聽。

其三是民俗飲食上更接近於西安。晉南小雜糧不多。所以以白麵為主,太原小雜糧做法特別多,晉南吃米醋,太原人吃老陳醋。晉南敲鑼鼓、麵塑、及剪窗花這些與太原還是不大一樣。看看李家大院與喬家大院對比一下就發現很多不同處。

其實說文化影響,從歷史來,春秋戰國西安秦文化代表,而運城及臨汾是晉國文化,而後被秦國佔領,受其影響,太原則是遊牧犬戎。晉國北伐後逐步實行漢化,分裂後的趙文化,當時是晉南影響太原、而趙國又推行胡服騎射,推行當時匈奴遊牧文化,秦朝時分太原郡和河東郡本來就是兩個文化圈,這個時期由於地理更接近當時國都(先長安後洛陽),晉南文化影響力高於太原,這狀況一直延續到唐以前。唐時期太原作為李氏家族的龍興之地,作為北都再上防禦北部突厥作用太原超過晉南。形成現在行政歸太原領導,經濟文化與西安接近的格局


思遠153434057

受西安影響大,首先先看地形,關中平原和運城盆地連成一片,圖中看都是綠色的,也就是說這一區域的海拔在4、5百米左右。我們都知道大山阻礙人們的溝通交流,也造成了山區十里不同音,而平原則促進的人們的交流。運城和太原之間大山阻隔,海拔相差好幾百米,而在運城盆地和關中平原之間唯一的阻礙,那就是黃河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從擺渡到唐朝的蒲津渡到現在的黃河大橋,其實從古至今,運城和西安的交流一直很密切,唐朝時蒲州(永濟)是長安的陪都,整個城市形制都與長安一樣,就是個迷你版的長安,這在鸛雀樓都有模型。而永濟的大鐵牛也是當時兩地交流密切的見證,運城的鹽湖是全國製鹽中心,要通過黃河浮橋運往首都長安,運城也有此得名,可見交流之密切。運城走運風高速去西安一個半小時,去太原4個小時,尤其現在有了高鐵,一個小時搞定,所以運城受西安影響更大是很正常的。離得近,同理,晉城受河南影響也大,但同時,細心的話你會發現,陝北和太原一帶的方言也很接近,而距離西安話簡直感覺是兩個省。所以,城市影響力只是一方面,決定性的還是地理環境和位置,不要單純上升到城市輻射力之爭,不夠客觀。

我每年去運城不下5次,也常去西安,運城受西安大表現在方方面面。運城的方言和西安話有區別,但是不算大,用方言可以互相交流,尤其是永濟和渭南。運城年輕人照婚紗會去西安、找工作也會去、投資性住房也是優先考慮西安、看病還是要去西安,畢竟來回很方便,當日往返毫無壓力。此外,運城飲食,如餅子加肉(肉夾饃)、扯麵(褲帶面)、羊肉泡(羊肉泡饃)……你可以發現,這兩個地方的飲食基本類似,口味偏辣,只是叫法和做法有些許區別。現在,交通方便了,太原和運城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密切了,太原的好多店、特產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運城,而運城飯如頤祥閣、曉雪牛肉餃子等也出現在太原,並且大受歡迎。地域已不是問題,城市包容度也越來越高,這隻會促進城市發展更快,是件大好事。


山西新聞網

作為在太原生活的運城人,回答下這個問題。從我自身感覺來說,運城地區無論生活習俗還是方言都和西安比較相近,而和太原就相差甚遠了。


1、地理位置:雖然運城在行政區劃屬於山西,但是距離西安更近。

2、說話口音:仔細聽運城人說話,好多發音於西安或者說和陝西類似,而和太原相差甚遠。

3、飲食習慣:運城人應該是山西人裡面最能吃辣的了,陝西的油潑面,運城數不勝數,包括運城人喝的羊湯都和太原的不同,而更相似於西安;太原這邊的粗糧,運城那邊基本不吃,因為運城屬於小麥的主產區,白麵較多。並且山西最有名的老陳醋,運城那邊以前吃的很少,基本上吃柿子醋較多。

個人感覺就是這些,太原雖然說是山西的省會,但是以前沒來太原定居以前,一直是有事去西安,只是這幾年在太原定居後,去西安少了,並且在西安活躍著大量的運城人,運城人買房子也更傾向於西安。


山西本質家裝飾

運城地區受西安影響大是肯定的!主要因為:

1、從地裡位置看,西安離運城地區很近,約為240公里;太原離運城遠的多,約為400公里!方便、節省時間、節省費用才是硬道理!從古到今,黃河兩岸人民的交流的頻度遠大於太原與運城!

2、從歷史上看,西安有3100年建城史,特別是有1200多年的建都史,西安歷史地位高於太原,對運城的歷史影響超過太原!

3、從文化傳承看,都是黃河文化和關公文化,秦腔和蒲劇一脈相承,先有秦腔後有蒲劇;語言非常接近,發音吐字基本類似!交流起來基本無障礙!運城人聽不懂太原話,太原人弄不清運城話,得用普通話溝通、溝通成本高!

4、運城西安生活習慣基本一個樣!都喜歡吃麵食,吃辣,吃的麵條都是帶湯的辣子面!太原人吃麵是吃不帶湯的面,不作為主餐時才吃帶湯的面!黃河兩岸的人把餅子稱做饃!太原和運城的飲食習慣差距很大!

5、國家也和大家認識一樣,把運城劃入關中城市群統一考慮今後的發展問題!

6、西安醫療和教育資源比太原好的多,運城人受到吸引!

可憐的大太原,對晉南輻射能力不夠;而晉北大同又不通高鐵,眼看冬奧會一開、張大高鐵一通,晉北又要被北京吸引了過去!


茗茶泉水


1.從語系上來說運城和西安渭南都是關中官話。語言相近自然歸屬感和親近感更好。生活習慣文化上也同關中更近。我陝西人,有好幾個親戚都在運城市安家或者在永濟安家了。感覺就和在陝西沒多大區別。

2.地形上運城屬於汾河流域,地形近似於平原地帶,與關中平原僅黃河之隔。自唐朝以來運城就和關中關係十分密切。而運城與太原之間地形差異大,距離遠,交通不便,語言也差別大。所以導致很多運城人工作上學看病更願意到西安去。就像甘肅的慶陽市一樣,距離西安比蘭州近了很多。導致現在快遞公司都把慶陽歸為陝西區域,快遞費明顯低於蘭州區域。

3.西安發展的確實比太原好一些,加上旅遊文化教育醫療等資源的影響,對周邊城市有很大的凝聚和虹吸效應。

4.昨天國務院批覆的關中城市群建設中明確將運城包括在內。可見國家層面都認為運城和關中地區關係更密切。


萬象顯微鏡


秦卾滬

受太原影響不大,這是肯定的,但是如何能說明受西安影響大?

從方言分區上看,運城是中原官話汾河片,西安是中原官話關中片,都是中原官話,自然相似度高,但是不同的片是並列平級關係,誰影響誰?

類比滄州和濟南,保定和唐山,柳州和貴陽,方言也很相似,相似就是受影響嗎?滄州受濟南影響大嗎?保定受唐山影響大嗎?柳州受貴陽影響大嗎?為什麼運城和西安相似就是運城受西安影響?

事實上,晉南人歷史上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向西安移民,如唐代關中四大姓,韋裴柳薛,除韋外其他三個都是祖籍在河東運城地區的家族。

窺一斑而見全豹,關中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來自晉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是晉南受西安影響,而是西安人在講晉南話,西安受晉南影響比晉南受西安影響大得多。

近幾百年來,關中歷經明初,清初,同治回亂等幾輪動盪,人口損失嚴重。而晉南地區一直社會穩定,因此向外進行了多次的人口輸出,尤其是向關中地區移民最多。至今最靠近晉南的韓城合陽大荔等幾縣的方言屬於中原官話汾河片,與運城臨汾地區相同,而與西安渭南(中原官話關中片)不同。


蛋叔說

太原雖然在各個方面不如西安,但是,太原畢竟是我們的省城,兒不嫌母醜,我們做為一個山西人更喜歡太原!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運城人,我愛運城勝過愛太原和西安!下面我給大家發幾張運城的鹽湖和西花園的照片,你一定會愛上這個古代被稱為河東的地方。








美食家106

我在運城工作。看病,去西安,不去太原。以前沒有機場時,坐飛機,去西安咸陽機場,也不去太原。買東西,去西安,旅遊去西安,總之,去西安比去太原要多的多!為什麼?第一,近!第二,好!什麼好?醫療條件好,生活條件好,旅遊資源好,氣候也好!總之,各方面都比太原好!所以,才能成為十三朝古都。太原就望塵莫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