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口擁向最多的城市是哪些?

青梅古酒

未來人口湧向最多的城市是哪些?很多朋友可能會說是北上廣,其實不然。目前北上廣人口湧入量已經非常之多了,這幾個城市也已經成為真正的大城市了,所以我覺得未來人口湧入的城市應該是自身具有發展潛力,並且這個潛力還在發掘的城市。所以我覺得鄭州,西安,杭州以及天津將是人口湧入量多的城市。

鄭州,根據鄭州現狀條件下水資源承載力測算,鄭州市域能夠承載約1600萬人。行動綱要(草案)提出,預計到2035年,鄭州人口規模達到1350萬人左右。


西安,目前西安正在實行人才吸引,雖然說吸引了幾十萬了,但是這也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國家都已經要將西安發展為中心城市了,在過去的幾十年西安一直原地踏步走,但是這個世紀中期,西安一定會以嶄新的面貌來歡迎大家的到來。



杭州,說實話杭州是一個很低調的城市,杭州隱藏著大量行業地位領先卻異常低調的“隱形冠軍”。比如阿里、支付寶、網易、恆生電子、哇哈哈、萬向、傳化、綠城、濱江、廣廈等企業。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的名企業也紛紛落戶到杭州,有大企業,大夥說找工作的人能不去嗎?



天津,天津以後吸引人才其實主要是由於很多人看上了天津周邊城市的發展,目前國家在打造京津冀一體化,北京房價更是高,而河北眾多城市和天津相比還是有點距離,這樣很多人可能就會選擇曲線救國,畢竟京津離的太近了!

這是大貓的一些看法,歡迎各位在文章下面留言評論!

大貓聊三農,我是王大貓。喜歡大貓的可以關注一下啦!

大貓聊三農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截至2017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億9008萬人。目前中國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有10多個,超過500萬以上的有好幾十個。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城市新注入常駐人中的39%都集中在了49個主要城市裡。

三大城市群對人口引吸引力較大

我國城市化已進入新階段,人口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資源。根據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數排行榜,人口吸引力排名TOP10城市中,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各佔三席,人口吸引力突出,除此之外還包含重慶、成都及鄭州等內地城市。

(人口吸引力分佈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在三大城市群中,長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最多,珠三角次之,京津冀最低,其中長三角流入人口是京津冀近兩倍。

各省會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排名不一

由於地域不同,發展水平不一,各省會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也不相同。據2017年公佈的中國省會城市人口吸引力排行榜,廣州市、成都市、杭州市、鄭州市、武漢市、西安市、長沙市、南京市、南寧市、昆明市位居前十。

(省會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TOP10)

從這個十強榜中我們可以看出,省會城市中人口吸引力Top10城市主要分佈在南方,廣州位列第一,且相比排名第二的成都吸引力指數遙遙領先,南寧、昆明進入Top10。

吸引人口湧入的因素有哪些?

吸引人口湧入的法門無外乎宜居的環境、較多的就業機會、個人發展空間和前景較好、收入水平較高、良好的教育水平以及包容開放的精神。而這些,只有在大中城市裡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現,這也是人口湧入三大城市群以及各省會城市的原因。不光中國如此,在歐美髮達國家表現的更為明顯。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大城市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5%左右,日本有超過50%的人口居住在前三大都市圈內,韓國也有37%的人聚集在一線大都市。

目前,我國的前三大城市人口占比不到全國人口的10%。通過分析可以預測,在未來人口會更多的湧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還有未來將形成以成都、重慶、鄭州為中心的新的內陸城市群。初步估計,這幾大城市群的人口未來將達到中國總人口的50%以上。這既是發展的需要,也是歷史的必然。無論你打算在哪個城市裡發展,在租房的時候都不妨看看嗨住租房,這是一個專業的、值得依賴租房平臺。下載嗨住APP,可以看到全城最真最全的房源,無論你對環境、位置、價格有什麼樣的要求,在嗨住租房這個平臺上,都可以輕鬆找到合適的房子。


嗨住租房

其實看去年熱點樓市就能感覺到人口流向性變化。早期的北上廣深現在保持外來人口比例持續淨增的只剩深圳,而新一線城市則變身成為新一代的外來人口熱點城市。

2017年是樓市普漲的一年,很多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看似漲幅相近,但由於基數不同,漲幅區間不同,所以即使增速差不多,實際卻有著很大差別。據統計,去年至今樓市熱度最高的城市全都集中在新一線,其中漲幅最大的幾個是成都、杭州、南京、西安、青島、武漢、廈門。而這幾個城市也正是近些年來國內發展速度最快城市當中的佼佼者。

為什麼看人口流向要參考樓市熱度?因為樓市的最強動力是增量人口和增量資金,而不是存量炒作,熱點城市漲價主要是因為核心區塊難覓新盤,主城區一房難求,而普通城市則根本不存在有錢買不到房的問題。那麼情況分化就在這裡,熱點城市為什麼房源緊張?隨著成交量激增卻還有源源不斷的人來買房?總不可能是當地人每家都買好幾套吧?當然還是外來力量的需求度高,所以才會出現“買斷貨”的情況。

為什麼東部諸強率先開始限購?限購的對象又是誰?沒有哪個城市限購是為了阻止當地人買房的,至少首套甚至二套是可以有的,可是對於外來人口而言,限購是道上了鎖的大門,想要打開需要有鑰匙,這把鑰匙就是居住時間、社保時間、工作時間,再或者是學歷要求,但即便是限購,這些城市的外來人口購房比例依然領跑全國,那麼人口吸引力就有很直觀的體現了。

京津、長三角、珠三角一直都是人口吸引力最強的區域,此外就是中西部的幾個新一線,未來這一情況不會有明顯改變,一線城市雖然人口流入比減少,但依舊是流入人口數量最多的,上述幾個新一線的人口增長比例加速,但規模還是遠遠少於一線。像成都、武漢、重慶、鄭州、西安、長沙都增強了本省人口吸引力,尤其河南和四川,人口迴流非常大,而省內務工首選就是省會,所以人口增量十分明顯,重慶情況也差不多。

如果籠統點說,可以用城市分級來概括人口流向,一線最強,新一線緊隨其後,二線多為省會,本身也就是各省人口流動核心,三線基本都是各省僅次於省會的地級市,吸引力僅次於省會,四五線則為人口流出的主要區域。


子夜的風

我說說我的觀點。未來城鎮人口比例會不斷提升,意味著更多的人口擁向城市。在中國,未來有五到十個城市會擁有更多的人口。

首先是上海。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是世界級的超大城市。現在人口2500萬左右,和日本東京相比,有很大的增容空間,人口再增加一兩千萬應該沒問題,也能承受。


其次是廣州和深圳。它們都是珠三角核心城市。未來發展空間也不錯。廣州按照現階段的經濟增長速度發展,城市人口也會大幅度的增加。只是深圳沒有多少土地可供開發,需要國家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如果增加深圳的行政國土面積,深圳吸納人口的能力會更強,也會讓深圳有更好的發展。


再就是北京和天津。這兩個城市由於地處渤海灣,受環境和水資源影響,城市人口容納能力有限,加上北京調整了城市定位,限產限能,城市人口不會增加太多,當然現階段是政府控制的

還有幾個,比如武漢重慶成都西安等等這些城市,它們都是國家中心城市,除了武漢和重慶城市人口多點,其它城市現階段人口偏少,城市人口增長空間很大,未來可以更多的吸納人口居住。況且這幾個城市經濟增長速度很快,都有自己的產業優勢和增長空間。未來哪怕增加一倍的城市人口,只要城市規劃好,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一枝文筆

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佔世界總人口數量的近一半。但城市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城市人口數量也大不一樣。

現在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四大直轄市之一的――重慶市,人口達3000萬左右。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城市的不斷髮展,並不是人口越多,對一個城市的發展越有利。我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市GDP總量突破3萬億元,人口僅2000萬左右,雖然比重慶市人口少,但經濟發展水平高,經濟發展效益具有明顯優勢。一個城市發展水平的高低,與人口不完全成正比,與人才和科技實力息息相關的。

印度目前最大的城市是――孟買,人口數量最多的城市是――新德里。但孟買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超過新德里。人口數量過於龐大,會造成大城市病不利現象,如交通擁擠和城市能力承載有限等。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當屬日本首都――東京,人口突破4000萬,是當之無愧的亞洲最大城市。日本領土面積狹小,土地資源有限,東京有能力發揮人才優勢,成就了東京成為亞洲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國際化大都市之一。

全世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口與城市的分佈也大不相同。未來非洲、南美洲和亞洲部分地區仍然是世界人口增長的主要地區,而歐洲、大洋洲和北美洲面臨人口老齡化嚴重,個別國家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

未來我認為,印度和中國始終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位居世界前兩名。至於未來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我覺的在北京、上海和重慶產生。而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依然在孟買和新德里產生。

未來世界人口由現在的70億人左右將會增加到100億人左右。世界人口數量增加的同時,城市的擴張速度也會大大增多,主要體現在中國和印度,與此同時出現的社會矛盾問題,如交通擁擠、水資源匱乏和貧困差距懸殊等。

“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有利的順應了全球化趨勢,有利於的促進全球發展,消除全球發展不平衡和不協調的因素。


新時代的人類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口流動有其自然發展規律,通常人口淨流入城市具有較高的收入水平、良好的發展機會、開放和包容的城市精神、舒適的氣候條件等宜居、宜業的條件。1935年人口地理學家胡煥庸先生根據我國人口密度的分佈格局,提出了從黑龍江璦琿到雲南騰衝的人口地理分界線,也就是著名的“胡煥庸線”。“胡煥庸線”以東的我國東南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36%,而當時人口卻佔全國96%;以西的西北地區面積佔全國64%,而人口僅佔全國4%。時光流逝80多年,許多地理學家又測算了“胡煥庸線”兩側的人口變化,發現人口分佈格局基本保持不變,只變為94:6。這一人口分佈格局主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制約,也說明東南半壁江山最適宜於人類生存和發展。

未來人口流動仍然會取決於宜居環境的優劣,尤其是對於高端人才的流動這一點更重要,良好的生活品質和環境質量,可以吸引到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杭州、蘇州、成都、廈門、青島等城市發展快的原因。第二是就業機會多的城市是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因素。2017年,我們對北京外來人口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北京對外來人口最大的吸引力是就業機會,超過50%的人認為來北京的最大吸引力是“就業機會多”,也就是比較容易掙到錢。第二大吸引力是“發展前景高”,佔調查者的25%,第三是“收入高”,佔11%。另外,受教育機會多、城市的社會包容性較高也是外來人口選擇北京的主要因素。

總之,人口湧入的城市除具有較好的宜居環境外,應該是具有較多的就業選擇機會,個人發展空間和前景較好,收入水平高的城市;二是受教育機會多,能夠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城市;三是具有包容和開放精神的城市。滿足這樣條件的城市應該是大多數的一線和二線城市,以及環境宜人、生活相對安逸和舒適的三線城市,也包括一些區位條件相對便利的小城市。


張文忠

北上廣深四個特大城市未來人口將繼續位居城市人口總量第一梯隊,而新一線城市諸如重慶、成都、武漢等城市將成為未來人口吸納速度最快的城市,總量將位居第二梯隊。

北上廣深是目前中國城市化發展水平最高的城市,城市底蘊少則積累幾十年多則長達上前年,在國家區域發展定位上,京津冀地區,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現在未來仍將會是重點,多方面的天然因素影響,註定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將會一直處在全國地區前茅,將優於其他城市地區更能夠接受來自全球的訊息和新科技新產業,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不用筆者多說,將依然保持強勁。

而新一線城市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點,此前這些城市因為北上廣深的存在,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一直都不明顯,而且產業結構不完善,高科技企業少,導致收入水平偏低,被很多外出務工人員忽視,但是隨著國家政策和城市政策不斷升溫,利於就業買房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逃離北上廣深的人群的第一選擇就是這些新一線城市!

最慘的還是小城市,這些城市各方面條件不足,完全無法留住當地人口,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口的流動,人口流動越頻繁社會經濟發展就越快,中國就是鮮明的列子!


樓盤網

未來人口擁向最對的城市應該是鄭州。北上廣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產業轉移和城市升級向國際現代化發展,自然一些傳統低廉農動人口可能隨著環境成為遷移的對象。隨著內陸內需發展,中西部省會將隨著引來大好發展時機。成都,武漢,合肥,長沙,西安,鄭州均為省內獨大有著強大的人口虹吸能力。
那麼為什麼是鄭州呢,因為河南是人口輸出大省,農民工大省,隨著省內用工需求的增加,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的意願也逐漸增強。河南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對河南省來說,最大的機遇就是人多。而最大的問題,也是人多。投資側重點的不同,帶來的結果是河南與四川走上了不同的經濟道路。四川近三年來的工業增加值持續下滑,三年來的降幅達到4.7%。而河南的工業增加值則持續上升,三年來的增幅高達16.8%。遍佈河南各城鎮的工業區,給河南農民提供了相對充足的長期就業機會,所以2017年河南無論戶籍人口還是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都達到了50%左右,這說明進城打工的河南民工並不是抱著打短工的心態,他們更願意進城定居,改變戶籍。而四川的情況完全不同,四川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達到51%,與河南一致,但是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只有可憐的34%。這說明絕大部分進城打工的四川農民沒有長期穩定的工作機會,並不能實現戶籍改變,無法在城市長期安居。


當然,話說回來,河南至今依然很窮。2017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20170元,低於四川的20580元。窮省唯一應該乾的正事,就是實業致富。從這個角度上說,河南主官幹得還算行。2016年河南總就業人口6726萬,其中農業就業人數2583萬,佔比38.4%,這個比值與四川一致。不過製造業就業人數達到1275萬,佔比18.9%,這就比四川12%的製造產業工人比例要高得多了。可見河南的工業化水平,確實比四川要高很多。未來河南經濟的發展前景,也應該比四川好很多。


土土街

我倒是有個所問非所答的答案。2025年我國將正式成為老齡化國家,預測60歲以上老人將達到3億人口。現如今東北老齡化最嚴重,已經相當於如今的日本了。現在更多的九零後不願結婚不願生育,再加上外在的因素導致想生育的卻又不能育。這些現象導致了上下脫節,銜接不上。今後年輕人的比例會被老年人的比例所超越,隨著年輕化的下降,流動性就會越來越差。有人說,一個城市好壞,看他的年輕人多不多。我想以後的社會可能是變成一堆木頭城市,沒有生機,沒有新鮮,沒有流動。


霖爸吉祥

應邀,未來人口擁向最多的城市還是北上廣深這些特大城市,其次是省會城市。


北京是首都,人們嚮往。上海佔長江流域,交通、海運便利。廣深處洙江流域,近離香港,發展很快。在省會城市,有行政資源,工資較商,百姓趨之。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規律!農業機械化的推廣,使農民迅速從農業中解脫出來。人們紛紛湧向城市打工,哪裡給的錢多就到哪裡去。人們紛紛湧向大城市、大國企、大外企、抓錢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