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与德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对欧洲历史略有了解的小伙伴儿们应该都知道德国与奥地利的历史渊源。这两个如今相互独立、互不统属的主权国家在两三百年前却是同种同源的神圣罗马帝国后裔,而关于两者之间的恩怨情仇则要追溯至一千多年前法兰克王国的分裂之时。

奥地利与德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西罗马帝国被哥特人灭亡之后,蛮族在其废墟上建立起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其中最为强大的便是后来几乎统一整个欧洲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末代皇帝路易死后,其膝下的三个儿子旋即签订《凡尔登条约》,把王国一分为三,也就是疆域相当于今天法国的西法兰克王国,囊括德意志诸邦的东法兰克王国,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并包括意大利北部的中法兰克王国。

奥地利与德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东法兰克王国的君主在其后不久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王国遂改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尽管这个松散的帝国之下邦国林立,而且从血统上看它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但还是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存在了将近一千年,直到在拿破仑战争中被法国颠覆。而主角普鲁士和奥地利就是当时“神圣罗马帝国”下众多邦国中实力最强的两个。

奥地利与德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从语言上看,普鲁士和奥地利都说德语;从民族成分上看,他们都属于德意志民族。在欧洲三十年战争中,德意志大大小小几十个邦国根据不同的宗教信仰依附于不同的阵营相互厮杀,同室操戈的惨剧使得大家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但此时能够担负起这一光荣使命的邦国却屈指可数,比较来比较去也就普鲁士和奥地利最有潜力。不过究竟花落谁家还是要在战场上见真章,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掌舵下,普鲁士一路势如破竹,以犁庭扫穴之势先后击溃丹麦、奥地利和法国,最终在凡尔赛宫的镜廷宣告“德意志帝国”的诞生。

奥地利与德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颇具讽刺的是在普鲁士在统一进程中采取的是“小德意志”方案,俾斯麦并没有把奥地利吸纳为“德国一部分”的打算,换句话说普鲁士把奥地利赶出了“德意志联邦”。但普鲁士赢了吗?暂时来看,可以说赢了,但冥冥中似乎有天定,因为仅仅几十年之后奥地利就把普鲁士“坑”出了地球,直到今天在任何一版地图上找不到“普鲁士”这个地名,曾经战功彪炳的普鲁士不复存在。

奥地利与德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奥地利被排挤出德国之后开始与匈牙利合并,组成二元制“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同盟国和协约国各自找寻帮手,拉拢盟友,德国此时面临沙俄和奥匈两个选项,但柏林方面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奥匈帝国。按照德国人的估计,斯柯达兵工厂的武器可一点不比咱们克虏伯的差,奥匈军队再不济也得比沙俄强吧?结果一开打,完了,你撇下德国一挑三也就罢了,你竟然还单独跟协约国媾和,这下德国被坑惨了,就连德皇都被迫流亡国外。

奥地利与德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奥地利更是向德国输出了一个千年不遇的希特勒,在这名伟大的“奥地利艺术家”的带领下,德国成功地坠入了又一个深渊,而这次普鲁士彻底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在盟国的坚持下,昔日普鲁士的领土被悉数划入了波兰境内,整个德国的国境线向西平移了近一半。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把奥地利赶出了德国;作为报复,奥地利输出了元首,把普鲁士赶出了地球,扯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