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三国演义》开篇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九九归一,一统天下。中国人自古崇信“大一统”,“大一统”成为中华文化核心理念,一个标志性符号和图腾。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最大的理想追求。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梁惠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王又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里的“一”就是“统一”。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大一统”的正式提法最早就见于《公羊传》,《春秋》开篇首句就是“(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对此句的解释是:“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何谓“大一统”?《公羊传》进一步阐释为:“大一统也,解云:所以书正月者,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使“大一统”的政治理想变成现实,“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国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使得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成为现实操作的可能。

“大一统”思想在汉朝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董仲舒是公羊派大师,反复强调《春秋》大一统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多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汉朝体现出“大一统”的强大力量,享国四百零五年,历经“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与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朝之威,彪炳史册,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动乱分裂的时候,“人心思汉”。

从秦朝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来看,统一是国家发展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次要的。期间有9个统一王朝:秦15年,西汉210年,东汉195年,西晋51年,隋37年,唐289年,元97年,明276年,清268年。200年以上的有汉、唐、明、清四朝。从空间上看,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扩展;从程度上看,统一的稳定性和可能性越来越大。从时间上看,统一的时间远远超过分裂的时间,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而处于分裂状况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与中国面积差不多的欧洲可以一直四分五裂,分割成几十个小国家,且呈继续增多之势,但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国家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始终。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中国人视国家为监护者、管理者和文明的化身,其职责是保护统一。中国国家的合法性深藏于中国的历史中,这完全不同于西方人眼里的国家。”

“大一统”是中国人的历史信仰,“大一统”思想的基石是强大的文化认同。“大一统”的过程就是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构建起强大的生命基因。孔子提出“ 华夷之辨”, 曰“”裔不谋夏, 夷不乱华 ”为儒家所尊 ,在民族文化思想上确立了华夏的正统地位。孟子则进一步提出 “用夏变夷 ”的论点 ,“吾闻以夏变夷者 ,未闻变于夷者也。”金末元初儒士郝经明确提出了“ 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从秦汉时期的“华夷之辩”,到明清时“华夷一家 ”已成为大一统思想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大一统”的文化认同,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 都以实现统一为己任, 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中华正统。

前赵开国皇帝刘渊,本是匈奴人,称自己是汉王朝的外甥,他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行汉族衣冠,改姓自己的拓跋氏为元姓。赫连勃勃建立夏国,以此来说明自己秉承夏朝正朔,以中国正统皇帝自居。契丹人始终把自己称作是炎帝、黄帝的子孙。辽代从耶律阿保机到耶律德光,将中国帝王名数“尽袭用之”,以此表达自己是中国之君。

元世祖忽必烈根据汉文经典《 易经 》中的 “大哉乾元” , 建国号 “大元 ”并提出 “天下一家 ”的思想 。清军入关以后 ,宣告 “统一天下, 满汉一家, 同享升平”。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不知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这就是“大一统”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没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可能争先恐后自视为中华正统。

“大一统”成了中华民族的政治观念和思维方式,谁搞分裂,谁就是历史的罪人,就是民族的败类;谁为统一做出贡献,谁就是民族英雄,就是国家功臣。祖逖多次组织北伐,企图实现统一南北朝,最终没能实现,在弥留之际,还在高呼:“渡河、渡河!”民族英雄岳飞,志在收复中原、夺回燕云、直捣黄龙府、还我山河,只可叹奸臣当道昏君误国,无奈一曲《满江红》。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被分割蚕食以至亡国灭种的危险,面对民族的危机感,大一统思想越发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统一是大势所趋,分裂不得人心,中国人的历史信仰就是“大一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