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简单说来,瓦解一个庞大帝国要比维持一个庞大帝国容易得多!所以蒙古汗国解体使必然事件,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蒙古汗国自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源建立,到1259年,蒙古汗国已经迅猛膨胀成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地块亚欧大陆的庞大帝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帝国

但是,随着1259年蒙哥汗身死重庆合川钓鱼城,这个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和解体。

那么,为什么蒙古汗国会解体呢?它的解体有哪些必然性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每个因素都足以将蒙古彻底瓦解: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1、坑爹的幼子守灶制度

和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同,一直以来,蒙古都实行“幼子守灶”制度。即在一个蒙古家庭里,每个年长的男孩在成年后都会得到父母的一部分财产,然后需要自己到外面的世界去自力更生。而最幼小的儿子则留在父母身边为父母养老送终,在父母去世后幼子也得到大部分的家庭财产。

应该说,这一蒙古特殊的家庭传承制度适应了草原的社会背景,有利于草原的人丁兴旺,但是一旦将这样的思想运用到不成熟的帝国,那么造成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成吉思汗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建立蒙古汗国后,随着蒙古汗国的征讨,成吉思汗将长子术赤封到东欧平原建立钦察汗国,将二子察合台封到新疆建立察合台汗国,将三子窝阔台封到中亚以北建立窝阔台汗国。

和普通蒙古家庭的牛羊财产不同,成吉思汗给孩子们的财产,是大片的土地!当然,作为自己最小的儿子,拖雷获得了蒙古汗国大部分的土地和军队。

成吉思汗为了蒙古国的兴盛,将窝阔台定位自己的继承者,并让几个儿子发誓一定相亲相爱。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但是在权力面前哪有什么亲情?幼子守灶最大的毛病就是:掌握最多财产的幼子年龄却是最小的,最没有社会经验的。所以,这不能不令几个哥哥们觊觎,窝阔台就是一个!

而且,和嫡长子的井然有序不同,蒙古人不知道谁才是家族的最后一个孩子,万一老来得子呢?所以这种情况无形中增加了后代对财产的争夺激烈度。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果然,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害死拖雷,继承了蒙古大部分的财富。但是由于窝阔台仍然继承“幼子守灶”,这决定了每逢皇位更替,势必有一次腥风血雨。这种情况,直到元顺帝继位才告结束!

国家动荡,就是分裂的最好契机!因为每当皇位更迭,各汗国势必要站队,这就导致对立的产生,相互之间的隔阂势必越来越深!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2、入乡随俗的特色制度

蒙古汗国的一个典型特色,就是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太平洋,西到多瑙河的辽阔疆域内,势必有很多不同的文明。

所以蒙古在征服这些地区后,势必要面临着蒙古文化和土著文化的激烈碰撞。在两种文化的冲撞中,要么蒙古文化同化当地文化,要么接受当地文化。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而成吉思汗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军事征服者,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文明缔造者,这决定了蒙古文明就是马上文明,一种军事实力很强,实质上却非常low的特殊文明。

应该说,蒙古的军事征服文明在向外扩张时很有效果,但是当征服停止,这些“打天下”的文明不能实现“坐天下”的目的。所以在这种条件下,蒙古人就必须接受当地文明,入乡随俗,以当地的文明管理当地社会!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钦察汗国征服的东欧和俄罗斯地区,是基督教盛行的地区,所以钦察汗国最终选择了以基督教为国教。

而旭烈兀建立的伊尔汗国,征服区域主要是西亚,这里是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所以伊尔汗国最终接受了伊斯兰教。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这就决定了四大汗国的钦察汗国也伊尔汗国虽然都是蒙古汗国,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却水火不容,经常爆发战争。

而窝阔台汗国和中央汗国之间,也不断爆发冲突,忽必烈就曾大举西征,讨伐海都叛乱。

而中央汗国在扩张的过程中,以忽必烈为首,逐渐接触和认可了汉文明,这又和钦察汗国和伊尔汗国不同。

所以,四大汗国的分道扬镳是历史的必然!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3、大到变态的辽阔疆域

蒙古汗国的制度,有着强大的扩张力,但是不代表这个制度就先进,特别是在统治庞大的版图问题上。

所以,意识到这一点的成吉思汗将新征服的疆域作为儿子们的封地,建立各个汗国。

应该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边疆地区的统治力得到增强,特别是西亚和欧洲地区。而且,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各个蒙古汗国的领导都听从中央汗国差遣,而且当时的蒙古还建立了各汗国都有参与的忽里台制度,即蒙古汗国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各汗国领导都要返回中央汗国参加忽里台大会,协商国家大事,比如下一任大汗。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在这种情况下,各蒙古汗国地位就相当于蒙古中央汗国的行省,亦或者是自治区,蒙古汗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但是在成吉思汗驾崩后,没有了统一的领导核心,各蒙古汗国和中央汗国的关系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松动。

一般而言,一个家族延续到三代以后,关系就非常平淡了,所以蒙古汗国也是这样。等到了蒙哥汗继位后,蒙古汗国的凝聚力已经大不如前。

不过虽然蒙古汗国已经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但是还是认中央汗国为宗主的,其地位相当于古代的藩属国。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但是,1259年蒙哥汗死后,汗国再也难以维持。因为出现了一个重大事件,即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蒙古汗位。本来阿里不哥是正统继承者,但是忽必烈实力更强。而在各蒙古汗国中,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支持阿里不哥,而伊尔汗国支持忽必烈。

其最终的结果是忽必烈取得了5年内战的胜利。然后中央汗国和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伊尔汗国关系彻底闹掰!

所以,失败的疆域治理模式是蒙古汗国分裂的必然因素!

合久必分?为何空前辽阔的蒙古汗国会在1259年走向土崩瓦解?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