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到底难不难?在30岁的年纪,我打了三场硬仗

我是一个在职宝妈,今年三十岁,以前的学习光环和工作光环,随着跟着老公来到一个三线海港城市而迅速褪去,我不得不面对现实,重头来过。

在刚结束的2018年广东省考中,笔试综合成绩78.24(行测74.4,申论84)排名第二,面试小组第一81.32,最后综合第一,超越对手,逆风翻盘。

考公到底难不难?在30岁的年纪,我打了三场硬仗

# 前半段全职,后半段在职考公 #

2017年10月份下旬起全职备考,目标是国考,但是当时犯了个低级错误,忘记交报名费,所以没考成。

沉寂了很长时间,在巨大的压力和难以抵挡的自责下,春节前我就开始了全职工作,在一家小的事务所做审计工作,每天上下班都要1个小时,一周工作六天。

2018年在确认自己可以坦然接受上次的过错,和省考的可能失败后,3月紧锣密鼓的进入公考复习的状态。这是我的第一场硬仗。

# 第一场硬仗:2018.3.14-2018.4.15 #

在开始复习之前必须要明确计划和目标,我的目标是行测和申论75+,然后就要详细的制定自己的学习的计划。

1、行测备考

<1> 备考计划:

一个月的时间不长,我是对照着羚羊老师的广东省考备考计划来执行的。

备考计划可以因人而异,要考虑实际情况和每天可用于复习的时间,做一份可执行的计划。把比较搞不定的题型(比如广东省特有的科学推理和经常无从下手的图形推理),挑选出来标黄,重点突破。

<2> 时间安排:

每天中午花上一个小时,下班后在单位在学习一个半小时左右,集中精力来学习这些录播课。

<3> 方法:

每个模块结束后,进行适当练习,可以在步知首页的行测题库,也可以在羚羊老师课程后面的VIP训练,都是好的练习场。录播课重点内容全部扫完后,就开始整卷练习了,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两到三天一套题,一天做测试,再用一到两天时间消化。

真题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不利用起来很可惜。

以前我做整卷题目,最多只是了解自己能考多少分,用多长时间,然后拿错的题目看一看,后来我发现这样下来,无论做几套题目分数都还一样,也就是根本没有提高。

因此,痛定思痛,每套做过的真题我都进行统计和分析,结合之前考CPA的方式,把考点和思考方法,或者自己的联想记忆等,记录在一个专门的EXCEL里面,可以参考下图:

考公到底难不难?在30岁的年纪,我打了三场硬仗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适当的调整做题顺序,找找感觉,哪种顺序最适合你,并且严格控制时间。

考公到底难不难?在30岁的年纪,我打了三场硬仗

每个小题,做错的用红色标注出来,如果考点比较重要,再标黄。做对的题目,详细再参考解析,看看自己的思路和参考哪种更优秀,值得参考的都搬到备注里去。

如果做对了,并且对相关类型的考点和题目比较有把握了,完全不需要再看了,那么就用绿色标注出来,提醒自己复习的时候,可以直接跳过。

2、申论备考

申论一直是心头大患,一开始我就把我当成我最大的敌人。高中时候语文老师对我哀叹的眼神,现在都记得。高考理综300,我能考275,但是语文按照150分制,不到90,尤其是最后的作文。

步知买的第一个课程就是花木老师的课。既然笨鸟就要先飞了。17年全职复习的时候,申论学习的态度是非常好的,学课程的时候很来劲,因为听课不难。花花老师的口头禅就是“这难么?一点也不难!!”

但是落笔真心的很难,尤其是看到那些大神的范文,只能望其项背。

省考的申论冲刺学习,我是这么开始的。依然是两大宝典,花木老师的复习攻略和省考真题。标准重点学习的内容(材料提取,基础题型,花式图形,花木体申论写作精讲,还有让考试更有信心的技巧),接下来就是实施。

每天下班后到家都快八点半,陪儿子玩一会,整理下,差不多十点才能开始复习。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能利用好,其实也就能完成两到三节的课程学习。

这个阶段很痛苦,一边是完不成计划,一边是本来缺的信心,两边恶性循环,导致经常坐在书房,打开课程,却什么也看不进去。

直到考前最后一个星期,干脆“破罐破摔”,录播课也不看了。拿了一套真题(真的只练了一套),从头到尾做了一遍,大作文生生憋了一个小时动不了笔,及其凑数的写完几百个字。

这件事,我却给了自己一个暗示,申论不求高分,只要能写完就好了,也成了我复习申论的一个转折点。当你没有信心也没有条件去准备的时候,何必要给自己那么高的目标呢?

如果高目标是正面激励,当然是好事,可是已经有消极影响(像我这样看着也学不进去),为什么不调整目标,让自己能够坦然去面对?

在考试的前一天,周六,我请了一天假。

在麦当劳从早上六点做到下午六点,干嘛?

把之前学习计划里落下了的申论课看了一遍(从基础题型看到写作精讲,再到热点),只求在考试前能学一点是一点。

最后在考场上,列好框架,写好开头结尾,充分发挥抄材料的本领,写到了考试结束的最后一分钟。

结果出来申论84,像是跟我开了个玩笑。不能说自己的申论水平对得起这个80+,也不能说自己是好学生,但是这个分数是对自己不放弃的最好奖励。

# 第二场硬仗:2018.5.1-2018.6.11 #

在估计自己行测70分以上,就要开始准备面试了。

北楚老师的基础篇,学习要花很长时间,再加上QQ里的直播,因此面试多早开始准备都不嫌早。

这段时间,所里正好进入忙季,经常加班,复习的时间总是被挤掉,平均下来一天复习的时间只有2至3个小时。到中期,很多学员已经复习完一遍课程了,我才刚结束综合分析题。我只能上班时候见缝插针的打开北楚老师的视频,把试题和内容在word里面敲出来,晚上回家开始练。

6月1日至6月8日晚,闭关修炼。

计划一样包括目标,方法,时间安排,和学习内容,总体规划等。

考公到底难不难?在30岁的年纪,我打了三场硬仗

<1> 分步实现:

首先,要把老师的基础课再梳理一遍。

第二,各大题型在复习完后,要及时的练习104题,这是内化北楚老师传授功力的最好方式。

第三,锻炼胆量。和同学对练或者上台答题。

考公到底难不难?在30岁的年纪,我打了三场硬仗

<2> 方法:

基础课程:每道题脱稿复述一遍,手机录一遍,然后再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录一遍;

《104》:控制好思考的时间,如果有条件找家人一起练,让他坐在离你两到三米的位置,给你念题和计时。

如果你知道面试的地方有纸笔,那么就要提前练习怎么打草稿和列思路。草稿最好只列出提纲,每个点写出主题词,例如综合分析题,写表态:xx;意义:xx;负面:xx;措施:1xx,2xx ,3xx。

而你这思考的时间重点要放在中间的几个层次上,意义,负面,和措施,最后留几秒在脑海中快速整理你的表态内容(这个要靠平时积累,如果练习多了,你自然会有模板,简单几句就好)。

直播课:我有个很幼稚的方法。如果你像我一样非常害怕上台,反反复复不敢按下排麦那个按钮,为了能够跟这种紧张情绪相处。

你不妨把直播或者对练这几个字写在纸上,然后在旁边画一个面目狰狞的小人,你的目标就是消灭这两个小人,一个接一个干掉。我唯一一次上台答题的经历,就是在受到北楚老师鼓励后,花了这么两个小人,然后当天下午就实现了对练,晚上上台答题。

面试实战:有时间,有条件,就早点起来,先来一套完整的测试,比如四个题目,20分钟,把脑子启动起来。到了考场,可以随便聊一聊,缓解紧张情绪,但是别一直瞎聊。最好能找到一个人,借着讨论昨天或者前天真题的机会,跟他聊一聊你的思路和看法。

不聊天的时候,静默下来,调整心情,深呼吸,然后想想各个题型的思路,再套用到某个真题里去,自己心里完整答一遍,帮助你一直保持思维活跃的方法。当引导员领着你进去后,提前预习保持微笑,昂首提胸,相信自己是此刻最好的自己就行了。

考场里,所谓锚定效应往往是由你的第一题决定的,而第一题的表现好坏往往是由你的开头决定的。所以从开始答题起就一定要声音洪亮,装也要装的很有信心(你想想你的人生有几次机会,让这么多领导干部认真的看你的表现)。答题时,如果有考官看过来,眼角余光能扫视到的,一定要带着微笑回应回去,这也是基本礼貌。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最后小组第一,81+,超过对手4分,成功逆袭。

# 第三场硬仗:体检2018.6.18-2018.6.21 #

很多人都说体检不通过率非常低,但我自己知道三年的银行工作给身体带来了什么,体检报告越来越厚。因此这一仗并不轻松,预检结果是心动过缓,不到60下,请教医生再网上搜集相关帖子后,我又开始了我第三场硬仗,制定了作战计划:

考公到底难不难?在30岁的年纪,我打了三场硬仗

现在,体检报告还没有出来,但是我最担心的心电图这关是终于过了。

回想这一路历程,感慨颇多,公务员的考试不光是只有努力这么一说。我们很多时候太容易忽视其他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你是否像我去年一样并不明白考公的意义和目的,只是随波逐流?

你是否给自己的目标太高,无法达成而显得无力,最后却步?

你是否很努力,但只是看起来?

你是否被自己的情绪打败?

如果你没有上岸,不要气馁,想想公务员的意义为何,自己的目标是否可行,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再想想有没有被不良情绪左右,如果都解决了,这九十九步完成了,最后这一步,只要你想,冥冥之中,一定会牵引你走完最后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