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北伐中原帶回一人,4年後他幹了一件大事,險些顛覆蜀國!

在中國古代,軍閥在發動戰爭前總會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戰爭的本質目的無非是“搶錢、搶地、搶人”。說到搶人,很多人會覺得主要是搶女人,不過,對於高級將領而言,他們更熱衷於搶男人。畢竟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古代,男人是最重要的勞動力,因此,想要快速增加自己勢力的勞動力,沒有什麼比“搶一波”來得更快了。三國時期的蜀國就是這種戰略思想的踐行者。

姜維北伐中原帶回一人,4年後他幹了一件大事,險些顛覆蜀國!

三國時期,蜀國是最弱的一方,夷陵之戰,劉備又差不多敗光了蜀國全部家當。然而,沒幾年後,諸葛亮卻更加瘋狂的南征北討了。對於諸葛亮這種窮兵黷武的行為,很多人認為是一種具有強烈政治目的的軍事行為。

顯然,以諸葛亮的睿智,他絕對不會天真的認為,帶個幾萬兵馬就能北伐成功。不過,不斷地北伐,第一,可以轉移國內矛盾;第二,可以通過攻勢保證對魏國的壓力,以攻代守,保衛蜀國邊境安全;第三,通過發動軍事行動,隨便撈點好處也不錯。抱著這種想法,諸葛亮每次北伐,無論勝敗,總喜歡把魏國邊境的老百姓劫回蜀國。這種劫掠百姓的做法,對於人口稀少,勞動力、兵源都嚴重不足的蜀國而言,意義重大。比起生孩子,直接搶人,人口增長要快得多。

姜維北伐中原帶回一人,4年後他幹了一件大事,險些顛覆蜀國!

諸葛亮死後,蜀國依然奉行這種以攻代守的戰略,而其中的傑出代表就是姜維。在《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中,姜維北伐的軍事行動被描述為“九伐中原”。但實際上,姜維從公元238年起,到公元262年為止,14年時間裡對魏國發動了大小11次軍事行動。在這些軍事行動中,蜀國雖然勝多負少,但也並沒有對魏國造成太致命的傷害。不過,姜維也如當年的諸葛亮一樣,即便沒撈到大的戰果,也要劫掠一批百姓回去。

公元249年,姜維率軍進攻西平。當時掌控蜀國政局的費禕主張先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再圖進取中原。於是,姜維的每一次軍事行動,都會受到費禕的裁製。結果,姜維常常只能帶領數千兵馬出討魏國。這一次,姜維依然沒多少人馬,也未能攻克郡縣。不過,姜維還是有所收穫,又如往常一樣,劫持了大批西平百姓回蜀國。

姜維北伐中原帶回一人,4年後他幹了一件大事,險些顛覆蜀國!

這一次,姜維的運氣很好,在這一批俘虜漢中,有一位名叫郭脩(也作郭循)的人。此人在西平地區頗有名望,姜維覺得這是個人才,就把他推薦給了朝廷。費禕也很欣賞這個郭脩,於是,他不但把郭脩留在了身邊,還刻意扶持他。儘管費禕、姜維政見不合,但是卻都很注重對西涼人才的拉攏。結果,在蜀國兩位大佬的栽培下,這個郭脩很快就做到了左將軍的位置。這可是當年馬超曾經擔任過的官職,是正兒八經的將軍啊,連趙雲在生前都沒有得到如此高的職位。

姜維北伐中原帶回一人,4年後他幹了一件大事,險些顛覆蜀國!

然而,在蜀國平步青雲的郭脩卻是“身在漢營心在魏”,他不願當蜀國的臣子,於是,就找機會搞破壞。公元253年,在郭脩來到蜀國4年後,他終於找到了機會。

一天,費禕舉辦宴會,郭脩也得到了宴請。宴席間,郭脩竟然趁費禕歡飲沉醉,毫無防備,在眾目睽睽之下將費禕殺害。郭脩自然也沒能逃出生天,他或許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就沒想過要活命了。費禕之死,對蜀國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郭脩的這個舉動險些讓蜀國陷入崩潰。不過,姜維卻利用了這個局面,順勢接過了費禕的權柄。

姜維北伐中原帶回一人,4年後他幹了一件大事,險些顛覆蜀國!

儘管沒能直接搞垮蜀國,但郭脩的行刺之舉卻對當時三足鼎立的局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費禕死後,姜維獨攬蜀國內外大權,而沒有了費禕掣肘,他就更加肆無忌憚的用兵了,這在客觀上也加速了蜀國的滅亡。某種程度上,魏國滅蜀,郭脩的功勞或許不亞於鍾會、鄧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