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一,黃 帝 延 脈 黃帝,相傳系盤古氏八十一世、伏羲氏二十世、少典氏十二世,啟昆之子,即為黃帝。原姓公孫,名伯荼,字玄律,長於姬水改為姬姓,生於軒轅號軒轅氏,國於有熊又稱有熊氏。少典國第十二任國君,始為少典部落首領,後取代神農氏裔成為聯盟中央國領袖,繼伏羲之後為華夏文明之始祖。四妃有子十二人,眾妾有子十三人,共二十五人,十二正子繼承姬姓,餘十三庶子分賜他姓,黃帝共傳十四姓。公元前約2708~2598年。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后稷:元囂,傳少昊、蟜極、帝嚳計四代,帝嚳長子是為后稷,姓姬名棄,字度展,系黃帝第六代孫,夏前重臣,農業先師,早周始祖。公元前約2530~2450年。往後傳嫠璽、叔均、叔望、叔重、叔農、叔辛、不窋、鞠陶、侯亞、昭臣、季堅、叔壬、啟封、昆伯、公劉、施徳、行仁、慶節、皇僕、差佛、毀喻、公非、闢方、高圉、夷侯、侯牟、侯旅、亞圉、景伯、雲都、木公、祖紺、公叔、諸盩、太公、太王、季王計三十七代。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文王:黃帝第四十四代、后稷第三十九代孫,季歷長子,姓姬名昌。商紂王授為西伯侯,商末哲學家,西周始祖。公元前1060年起兵伐紂,武王於公元前1046年滅紂後建立西周王朝,武王奉侯父為文王,以天子之禮葬之。相傳姬昌有九十九子,次子姬發即武王,四子姬旦即周公,公元前約1130~1050年。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武王弟,成王叔。公元前1060年姬旦被姬昌封佔古魯國即今河南魯山縣,公元前1046年任西周丞相,傑出政治家,為華夏文明之遠祖。佐武王、扶成王、代政、平亂、創典制、立宗法、封諸侯,皆建殊功,為華夏文明之遠祖,成王以天子之禮葬之。公元前約1090~1000年。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魯公:周公長子,姓姬名伯禽,公元前1046年滅紂建周後,領兵東征徐、奄等前紂十七盟國,討平後封駐奄地即今山東曲阜,公元前1043年受周成王始封為魯國公,是為首任魯公。約生於公元前1065年,卒於公元前998年。往後傳煬公、魏公、獻公、武公、孝公、惠公、桓公、莊公、僖公、文公、宣公計十二代。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成公:早期之魯國,是西周最重要的諸侯國,周室滴系、延制周禮,由古魯國一直往東並擴張,由今豫中東部,至魯西中南大半。文王第十五代、魯公第十三代孫,姓姬名黑肱,公元前591年襲位魯國第二十一任君主,即為成公。成公生於公元前約620年,卒於公元前573年,娶有兩位夫人,大夫人姜氏未育,二夫人姒氏生有二子,長子姬午襲位國君是為襄公,次子姬汪即為汪氏始祖。襄公之母尊為夫人,其次子亦不可稱庶子。

二,汪氏得姓

潁川侯:黃帝第五十九代、周文王第十六代孫,魯成公黑肱之次子,魯襄公姬午之胞弟,姓姬名汪,字象文。生於周簡王十三年、魯成公十八年戊子、公元前573年,姬汪誕生時,雙手握拳,三日乃開,伸展後兩掌有紋,左似水右似王,合而曰汪,遂以為名。魯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公元前552年,受襄公封為上大夫、食採潁川,號潁川汪侯。配王氏,生子一曰挺。汪侯與夫人卒葬潁川城南三十八里伏龍山,坐北朝南。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潁川地:潁川因以潁水得名,秦置潁川郡的前身,轄境主以潁河流域,輻射約今河南禹州、太康、許昌、長葛、登封、尉氏、平頂山、葉縣等,治陽翟即今禹州市,隋唐後改治許昌。潁川城即陽翟、亦即禹州,系著名夏朝古都。深入研讀元代松壽公的潁川論,並經諸多史料考證:老譜中亂用之詞頴川、穎川皆應為潁川,潁川位今河南,而非今山東。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肇姓祖:名誦,字元通,號誌道,挺公長子,史屬春秋~西周~魯國。生於周景王十五年、魯昭公十二年辛未、公元前530年,周敬王二十年辛丑、公元前500年仕周為都司馬,封邑城平陽。配河間柳氏,生子三——鉞、銓、錡。誦公與夫人卒葬平陽鄯鄉武丘,錡即戰卒於郎的春秋童子也。誦公本姓姬,依照王公貴族之法規,公子公孫三代後不可延續貴族之姓,別姓有多種途徑,可封賜、可採邑、亦可自選報準。誦公依後者,因覺祖名由來神祥而引以姓汪,故奉潁川侯為汪氏鼻祖,誦公實是別姓祖而稱三世祖。 平陽郡:本汪氏在唐朝前期盛於新安江流域,謂之“郡望新安”;唐朝中期盛於河西走廊,被封為“河西汪氏”。宋帝詔編全國經典百家姓,凡姓皆標郡望,新安與河西兩地顯然不能代表汪氏全體。於事,我汪氏宋代先賢們議定:汪氏郡望應總為平陽,平陽郡即始此也。都司馬——軍內部門統領,或都城首領。城平陽——後曰東平陽,即今新泰市。古有十七地謂之平陽,久考確認:公之采邑汪氏郡望為魯之城平陽,而非晉之都平陽,亦非魯之南平陽和西平陽。理由有三:其一,在當時惟有城平陽已名之而屬魯國,且魯曾嘗試建都如此;其二,誦公實為汪氏別姓始祖,而此前幾乎沒有分脈,以誦公封地為郡望可一統蓋之;其三,汪氏出自魯國公室,泰山是為魯邦之望,則平陽可作汪氏之望,宜也。

三、南汪由來

南遷祖:從春秋至東漢,歷七百四十多年、亦歷三十代,一至三十世先祖們大多仕居於今豫中北東西大部、魯西中南大部、陝東中西南大部、隴東中西南大部,少數仕居於晉南小部、冀南小部、皖北小部和蘇北小部。五世祖嵩公因功受詔創修譜牒,後裔不斷傳襲續修。

三十一世祖名文和,字君睦,平公次子。生於東漢靈帝建寧三年庚戌、公元170年,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因破黃巾軍亂授龍驤將軍。漢獻帝建安二年丁丑、公元197年,中原大亂,為追剿黃巾軍從禹州南遷,渡江至江南會稽,孫策表授為會稽令,遂居浙江會稽。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孫權遣部平黟、歙二縣,與始新、新定、黎陽、休陽六縣立新都郡,轄今浙西和皖南,又舉家遷居歙縣。遂整撰史料,續修宗譜。配富春孫氏,生子二──軫、超。公葬新都郡始新西九里邵石山。

四、新安聖祖

越國公:從東漢至隋末,歷四百一十多年、亦歷十三代,三十一至四十三世先祖們大多仕居新安江流的浙西中大部、皖南東大部,少數仕居於浙北小部、蘇南小部、皖中小部、贛東小部。四十世叔舉公始居績溪登源,從此出現了一個彪炳史冊的大家族,最為顯要的當數四十四世祖、隋末吳王、唐越國公汪華,他是汪氏聖祖、是名鎮敵膽的義軍統領、是德惠民心的安邦君王、是靖民護國的歷史功臣、是古徽州人文始祖。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汪華,原名世華,字英發,又字國輔,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而改名為華,僧瑩公長子。陳後主至德四年丙午(586)正月十八日子時,生於新安登源裡。受世家教誨,並受房叔寶歡的器重並授以兵法,自幼靈穎聰慧,酷愛攻書習武,集大智大勇大德大義於一身。二十歲(605)因功獲任新安州副將,二十九歲(614)任州守將,三十一歲(616),為新安州刺史,三十三歲(618)反擊外侵併攻克宣州,宣州守將請降,公納降並優待。遂毗鄰諸州相繼過招,鬥謀鬥勇,終使杭睦婺饒四州守將均感德攝威,一一歸順。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至此公已功德日盛,威譽益隆,帶甲十萬,統領六州,轄境相當於今浙江、安徽及江西三省近半區域。時至中原大亂,南方割據漸多,隋帝已無能控制,以一州刺史統領六州,恐名威不足,若遇外力入侵極易瓦解,六州諸將憂慮以謀,奉請華公立國稱王。眾望難推,公三十五歲(620)遂定都歙州,立吳國稱吳王,並奉隋為正朔(自定性為大隋朝的諸侯國)。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公三十六歲(621),唐王建國已三年餘,盡顯強盛且德政譽隆,並傳為受隋帝禪讓為正統,故汪王視唐帝為真命天子,為促華夏一統,遣堂弟鐵佛往西京奉表歸唐。唐高祖欣納並嘉封汪華為上柱國、越國公,總管歙宣杭睦婺饒等六州諸軍事,並任歙州刺史。在舉世大亂之際,汪華主鎮新安六州十餘載,德惠民眾,安居樂業,永世讚頌。四十三歲(628),唐太宗詔授左衛白渠府統軍,居西京,五十八歲(643)詔授忠武將軍、右衛積福府折衛都尉。六十歲(645)唐太宗徵遼東,特詔授九宮留守,輔掌朝政,賜五頂花冠、詔一品服與眾位夫人。 唐貞觀二十三年己酉(649)三月初三,公病卒於長安,享年六十四歲。永徽三年(652)諸子護柩回故里,十月二十六日敕葬於歙縣城北雲嵐山。公功德無量,忠勇蓋世,熱心安民,忠心護國,徽民謳歌,大朝嘉譽,後代唐王多有加封,宋元明清等後朝大帝亦追封十餘次,有“侯公王帝”等各種封號。除汪氏宗祠外,地方民建或少數官建的忠烈廟、汪王廟、越國墓祠等數處,尊為太陽菩薩、汪公菩薩、汪王大帝等,鼎禮奉拜一千二百餘年。

中華姓氏之汪氏由來

越國公汪華先後共娶五房,首錢氏受宋四封為靈惠助善協順顯應夫人,繼錢氏受宋三封為協德輔順昭惠妃,嵇氏受宋二封為柔則淑惠夫人,龐氏受宋二封為柔肅順濟夫人,張氏受宋二封為柔淑順德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