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遇上奇葩室友 原来都是爸妈代言人 女生宿舍臭不可闻谁来管

这个季节,本来是大战迎考季,但小学五年级的珍珠所在学校组织了国际性的校际游泳比赛,需要去泰国迎战十几支国际学校校队,珍珠带着对寄宿生活的兴奋和期待,喜洋洋地去了。

这是她第一次独立出远门,能够逃脱家庭的“魔爪”,她准备了全套战略武器,包括耳塞,眼罩甚至鼻夹,为什么带这些呢?

因为从小到大,专门研究儿童人际交往问题的妈妈有句经典口头禅:“你这么没公德,小心以后被同宿舍的同学杀。”

小学生遇上奇葩室友 原来都是爸妈代言人 女生宿舍臭不可闻谁来管

妈妈是小玛瑙儿童社交学堂创办人,为何这么危言耸听,是从马加爵事件开始的,包括后来的投毒室友案,妈妈是想强调,让孩子去中心化,凡事考虑他人感受,有起码的公德素养。

是什么刺激了妈妈放狠话呢?

珍珠的房间里衣服从来不收拾,乱堆一床,书包和零食摊在桌上,吃剩的酸奶瓶,擦嘴的餐巾纸,矿泉水瓶上捏瘪后还沾了卷笔刀屑,洗完澡后卫生间一地湿滑,门厅全是她的乱七八糟作业纸和小零件,晚上做完作业,毫不顾忌保姆和弟弟已经睡觉,还大声喊叫---

每个画面看了,都让人心头呕恶,妈妈从女孩必备修养说起,从古代女子温良贤惠说到现代职业女性干净利落,口水讲干,她一切照旧,最后没办法,从珍珠最重视的交友问题入手,妈妈才打动了珍珠的“芳心”。

“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和同学一起寄宿呀?”

“快的话,高中寄宿,慢的话,上大学时寄宿,你们同学平时看你挺好,一和你同寝室,看你这么不爱干净,没有修养,就不和你玩了。”

在这样的恐吓声中,珍珠渐渐修订了她的个人卫生习惯,这次去泰国短途出行,她害怕自己太累了会打鼾,吵到室友,特地请求妈妈给她买了止鼾鼻夹。

妈妈看着这个懂事闺女,心软下来:“闺女,打鼾不是你故意的,你可别因为怕打鼾,整晚不睡觉啊--”

小学生遇上奇葩室友 原来都是爸妈代言人 女生宿舍臭不可闻谁来管

泰国之行共五天三晚,妈妈在煎熬中度过。

终于回家了,四晚寄宿同居生活,珍珠顶着大黑眼圈回来一一揭晓。

“妈妈,你说的是对的---”

这是大结论。

原来,学校出于成本考虑,四个孩子睡一间房,两个床铺,两个地铺,本来说好是轮流睡地铺,有的孩子却不愿意睡地铺,每晚占着床铺,说自己睡地上就睡不着,引发了自私的恶评,有的孩子半夜想家,呜呜的哭,要和妈妈视频聊天,大家第一晚集体安慰,第二晚,第三晚,吵的一屋子人睡不着觉,有的孩子把臭袜子打湿放在洗手台上,水湿了一地,让二个女孩各摔了一大跤,有的孩子带巧克力都融化了,把桌子弄得黏糊糊,把另一个孩子的隐形眼镜也给弄坏了-----其他八卦就不说了,仅仅因为个人起居卫生习惯造成的矛盾冲突,这些十岁小女生就已经鸡飞狗跳了。

相比起来,珍珠的打鼾问题被大家遗忘了。

珍珠对妈妈很佩服:“妈妈,有的同学是挺烦人的,她自己还不知道--”

妈妈开导珍珠:“人是会变化的,她们也会进步,越来越好的---”

小学生遇上奇葩室友 原来都是爸妈代言人 女生宿舍臭不可闻谁来管

其实,我不便对珍珠说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对父母站在身后,孩子的表现,其实是折射父母的修养,父母的水平,孩子就是父母的代言人,同居一室,对成年人的涵养、包容都是一个巨大考验,何况这些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的孩子。小玛瑙儿童社交学堂需要提醒家长几点:

第一,千万要从小建立孩子的好习惯,尤其在个人生活起居方面。

很多来找我们咨询的家长给孩子辩解,现在孩子太可怜了,太忙了,真的没有时间搞卫生做家务啊,作业太多,哪有时间,看着孩子都心疼。

念念已经15岁了,初中 寄宿,她妈妈给我说,她们女生宿舍真是臭不可闻,女生生理期来了把床单弄脏了,孩子根本不拆洗,上课忙得脚不点地,根本没时间,每个女生都臭臭的,洗澡得在三分钟内解决问题,水房得排队,好多女生一周都不洗头发,家长只好给念念从某宝买好多身衣服,每周一大箱子运回家里洗。男生宿舍更脏更臭,大家都是一脸油汗一身恶臭。

我哑然失笑,不能因为学业紧张,就把集体宿舍变成垃圾场啊。

第二,给孩子公德教育,所有的人际关系基础都建立在公德上,孩子在群体中时,如何发现并注意到公众需求,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家长要跟踪孩子的集体生活,包括每一次人际交往,及时给孩子总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刚才说到那个只愿意睡床铺,不愿轮换睡地铺的孩子,她的家长出面也跟校方表示,自己孩子只能睡床铺,不能睡地铺,否则睡不着,坚决支持鼓励孩子霸占床铺,最后只好以我家珍珠主动睡地铺来解决平息此事。这,其实给了孩子很负面的榜样,家长能永远帮孩子站到人群中央么?

第四,在群体性交往关系中,孩子要注意保护自己,既要注意公共利益,也不能一味牺牲自己。这就有个度了。

具体我们再做音频分享。你家孩子也寄宿么?或者在寄宿生活中碰到过奇葩室友?欢迎直接留言和评论,或关注小玛瑙儿童社交学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