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水縣、威州與威縣史話

一、金的洺水縣

金泰和元年(1201年),分宗城縣地,在北洺水鎮置洺水縣(治所在今威縣七級鎮古城村),。

洺水縣因洺水河而取名。洺水發源於太行山,向東流經永年、雞澤到今威縣境。永年縣的臨洺關、洺州(永年縣舊治,今廣府鎮)因此水而得名。在今威縣附近分為兩股,一股經威縣城南的河窪村東流,固獻鄉的河北寨即因在洺水之北而得名。再向東流到棗園的李固、東臺吉一帶。(清初威縣詩人王月蘿曾在此寫詩:“洺水昔來過,迴環如有情。到此成兩曲,流作川字形。所惜湮沒久,無復棹歌聲。”)另一股則從今經鎮以南經今小河、馬橋向東南匯入黃河。後來,洺水河道淤塞,逐漸成為平地。威縣城在南股洺水北面,所以明清兩代此地有書院稱“洺陽書院”,但是,洺陽不是威縣城的正式名稱。

洺水縣、威州與威縣史話

北宗末期,北方的女真部滅遼,建立金國政權,不斷南侵,宗城縣被金攻佔,成為金國領土。而這一時期的北宋王期,政治腐敗,民生艱難,爆發了宋江、方臘起義,國勢日衰,在金兵的攻擊下,一敗再敗。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發生了靖康之難,金兵攻破宋朝都城,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吏部侍郎李若水等同二帝一道被驅至金。因見欽宗受辱,李若水大罵金大將粘罕,被金人殘殺。金國人都說,南朝死義者惟李侍郎一人。後來到明朝時期,威縣建鄉賢祠,李若水為第一享祀者,後來又為他建立了專祠。同時,將李若水載入縣誌“忠臣”欄。(按:史書載李若水為洺州曲周水德堡人)。徽欽二帝被擄後,欽宗之弟趙構繼位,南遷江南,宗澤任東京留守。在宗澤的指揮下,宋軍與金兵在豫北、冀中冀南地區互相爭戰,當時威縣地區也在戰事範圍之內。最後這些地區被金佔領。

金天興三年(1234年),宗城縣併入洺水縣,治所即在今威縣城。由此,今威縣境和廣宗縣境成為洺水縣,此後經歷一百一十六年,直到變為威州為止。

金代洺水縣人劉肅(1187——1263),字才卿,興定二年(1218年)進士。曾任尚書省令史。有人盜竊宮中羅緞珠寶,只抓了一些嫌犯,其中十一人被誣陷,刑部議決處以極刑。劉肅認為“盜無正贓,殺之冤”,遂上書論辯。金主大怒。有近侍夜見劉肅,告訴他皇上的主意已決,不宜抗旨。劉肅說:“辨析冤獄是我的職責,只顧我一人安危而屈殺十一人可以嗎?”第二天他在皇帝面前進行了更有力的爭辯,並在右司郎中張天綱的支持下,終於說服了金主,保全了十一人的性命。蒙古政權滅金後,劉肅流寓東平,被人推薦給當地長官嚴實,此後即在蒙元王朝任職,曾任邢州安撫使等職。劉肅卒年76歲,死後受贈光祿大夫、邢國公,諡孝靖。明代入威縣鄉賢祠。其孫劉賡入仕後累官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監祭酒。死後追封趙國公,諡文貞。(其塋地在今廣宗縣境,金代此地屬洺水縣。)

附:後人有詩讚劉肅曰:

奉職殷勤為辯冤,一身榮顯及子孫。

陰施陽報分明在,誰道蒼天默不言?

二、元代的威州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佔領並統治了我國北方。

蒙元時代,當地行政建置也有所變革。蒙定宗二年(1247年),洺水縣隸屬於數百里之外的威州,當時威州在今井陘縣(井陘縣現在有威州鎮),而此州只轄井陘、洺水兩縣。不知當局為什麼作如此特殊的州縣隸屬安排。憲宗二年(1252年)威州州治遷至洺水縣(今威縣城區),仍轄井陘、洺水兩縣。

洺水縣、威州與威縣史話

蒙憲宗五年(公元1255年),將洺水縣西部劃出,另設縣級政權。因唐代以前為廣宗縣地,所以把此政區命名為廣宗縣,並延續至今。

順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撤銷洺水縣建制,原轄區歸威州直接管理。

總的看來,關於洺水縣,是從公元1201年金代在北古城設洺水縣,公元1234年宗城縣併入洺水縣,到公元1350年撤消洺水縣建置,歷史上洺水縣共存在一百四十九年時間。

原蒙古統治者率軍西征,中亞地區的許多軍民東來,成為蒙元王朝的將士和臣民。因他們眼睛不同於中國人,所以被稱作色目人,亦稱“回回”,社會地位僅次於蒙古人,在政壇也有較高地位。在威州,最高長官有多人是回回人,行政長官蒙古語稱“達魯花赤”。威州有兩位回回官員勤政愛民,受到好評。一位是王伯大,房山縣人,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以參知政事知威州事,即任達魯花赤。在任上,他不染官場不良舊習,積極興辦學校,以施教化;獎勵農事,以固民本;平均賦稅,以減訴訟。還與同僚捐資修葺破敗的州治官衙。王伯大主政期間,本地政通人和,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更為可貴的是,他在城內黃家街創建了清真寺,從臨清請來黃姓阿訇主持清真寺教務,對本地伊斯蘭教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王伯大後來加入威縣籍,並與城郊潘家莊漢族潘氏女通婚。王伯大與黃氏阿訇親如兄弟。王、黃兩家還墳塋共用,墓地建在潘家莊由潘氏陪嫁的110畝內。六百多年來,王、黃後裔開齋節時,均共同到墓地祭祖。2008年,此墓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這是民族團結的歷史佳話。

另一位回回官員叫納速兒丁,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任威州同知(州副長官)。來威後勤於職守,盡力減輕民眾負擔,擴建文廟,提振文風。卸任後,本地民眾立《威州同知納速兒丁去思碑》以表達對他的懷念之情。

元代,今威縣(時稱洺水)人秦起宗(字元卿)曾任中央和地方官。他從小隨其父在軍營長大。17歲時,元政府推行蒙古語言文字,秦起宗通過學習,很快掌握了蒙古語文。先後在武衛軍與尚書省任翻譯官。在隨威順王征討八番的戰役中,他出謀劃策,取得了勝利。後任撫州路總管。到任時,辦事人員辦了豐盛的筵席。秦起宗問費用從何而來,小吏說是從民眾那裡集來的。他要小吏們馬上退還,並說,我出身農家,喜歡過儉樸的生活。秦起宗後任監察御史,曾上書劾奏受到皇帝寵愛的御史中丞,這位中丞姓和名尚,他收納婦女,低價收買縣衙的房產,但主管者不予上報,於是秦起宗直接面見皇上。作為臣子,他只能跪在地上說話,論辯時間長了,皇上命他站起,秦起宗仍跪著不動,直到日暮。第二天,他又上殿論辯,並說:“不正和尚,無以正國法。”和尚終於被治罪。皇帝說,御史就應該這樣做。秦起宗最後以兵部侍郎身份卸任,去世後諡昭肅。

元朝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朝中皇帝頻繁換主,奸臣弄權,互相傾軋,富豪大量兼併土地,民怨日深,終於爆發了各地反元起義。早期,北方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曾分三路掃蕩山東、河北的元軍,並且逼近元大都(今北京)。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派大將徐達等率軍北伐,將元帝趕出大都,統治中國九十多年的元王朝終於滅亡。在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年號洪武。

三、明的威縣

洪武二年(1369年),撤消威州,改為威縣,屬廣平府。自此,威縣成為本地縣級行政區域,一直延續至今。

威縣一帶是“燕王掃北”的戰爭重災區,呈現出“有地無人種,有路無人行”的荒涼景象。為了發展生產,增加稅賦收入,從洪武到永樂年間,在1373年至1417年四十多年裡,先後從山西移民十七、八次,遷居到河北以及其他地區。

洺水縣、威州與威縣史話

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山西未經過什麼戰亂,而且多年風調雨順,人口正常生聚,人口總數相當於河南的兩倍,而且這裡山多地少,有條件向外移民。向外地遷移的人都先在洪洞縣集合,在軍人的脅迫解押下離鄉背井向東進發。出發地有一棵高大的槐樹,離開大槐樹,就是與家鄉最後的告別。中國人都有很強的家鄉觀念,故土難離,所以出發後一步一回頭,漸行漸遠,最後看到的只有那棵高高的大槐樹。於是大槐樹的形象牢牢地印在腦子裡。所以移民們的後代都說,“要問祖先來何處,洪洞縣裡大槐樹。”有文章介紹說,當年郭、張、劉三戶來到威縣城南一處荒廢的村落住下來。這裡已是荒無人煙,因看到有城池的痕跡,便取村名為古城。再如有羅賈兩姓山西移民在威縣城附近,把定居點命名為羅賈莊(即今羅安陵),表明此地原無村莊,或原來有村莊而已成無人居住的廢墟。從這裡可見當年這一代的敗落荒涼景象。現在的威縣人大多是當年山西移民的後裔。也有一些是從山東等地遷來的移民。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統計全縣人口為2044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