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水县、威州与威县史话

一、金的洺水县

金泰和元年(1201年),分宗城县地,在北洺水镇置洺水县(治所在今威县七级镇古城村),。

洺水县因洺水河而取名。洺水发源于太行山,向东流经永年、鸡泽到今威县境。永年县的临洺关、洺州(永年县旧治,今广府镇)因此水而得名。在今威县附近分为两股,一股经威县城南的河洼村东流,固献乡的河北寨即因在洺水之北而得名。再向东流到枣园的李固、东台吉一带。(清初威县诗人王月萝曾在此写诗:“洺水昔来过,回环如有情。到此成两曲,流作川字形。所惜湮没久,无复棹歌声。”)另一股则从今经镇以南经今小河、马桥向东南汇入黄河。后来,洺水河道淤塞,逐渐成为平地。威县城在南股洺水北面,所以明清两代此地有书院称“洺阳书院”,但是,洺阳不是威县城的正式名称。

洺水县、威州与威县史话

北宗末期,北方的女真部灭辽,建立金国政权,不断南侵,宗城县被金攻占,成为金国领土。而这一时期的北宋王期,政治腐败,民生艰难,爆发了宋江、方腊起义,国势日衰,在金兵的攻击下,一败再败。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发生了靖康之难,金兵攻破宋朝都城,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吏部侍郎李若水等同二帝一道被驱至金。因见钦宗受辱,李若水大骂金大将粘罕,被金人残杀。金国人都说,南朝死义者惟李侍郎一人。后来到明朝时期,威县建乡贤祠,李若水为第一享祀者,后来又为他建立了专祠。同时,将李若水载入县志“忠臣”栏。(按:史书载李若水为洺州曲周水德堡人)。徽钦二帝被掳后,钦宗之弟赵构继位,南迁江南,宗泽任东京留守。在宗泽的指挥下,宋军与金兵在豫北、冀中冀南地区互相争战,当时威县地区也在战事范围之内。最后这些地区被金占领。

金天兴三年(1234年),宗城县并入洺水县,治所即在今威县城。由此,今威县境和广宗县境成为洺水县,此后经历一百一十六年,直到变为威州为止。

金代洺水县人刘肃(1187——1263),字才卿,兴定二年(1218年)进士。曾任尚书省令史。有人盗窃宫中罗缎珠宝,只抓了一些嫌犯,其中十一人被诬陷,刑部议决处以极刑。刘肃认为“盗无正赃,杀之冤”,遂上书论辩。金主大怒。有近侍夜见刘肃,告诉他皇上的主意已决,不宜抗旨。刘肃说:“辨析冤狱是我的职责,只顾我一人安危而屈杀十一人可以吗?”第二天他在皇帝面前进行了更有力的争辩,并在右司郎中张天纲的支持下,终于说服了金主,保全了十一人的性命。蒙古政权灭金后,刘肃流寓东平,被人推荐给当地长官严实,此后即在蒙元王朝任职,曾任邢州安抚使等职。刘肃卒年76岁,死后受赠光禄大夫、邢国公,谥孝靖。明代入威县乡贤祠。其孙刘赓入仕后累官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死后追封赵国公,谥文贞。(其茔地在今广宗县境,金代此地属洺水县。)

附:后人有诗赞刘肃曰:

奉职殷勤为辩冤,一身荣显及子孙。

阴施阳报分明在,谁道苍天默不言?

二、元代的威州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占领并统治了我国北方。

蒙元时代,当地行政建置也有所变革。蒙定宗二年(1247年),洺水县隶属于数百里之外的威州,当时威州在今井陉县(井陉县现在有威州镇),而此州只辖井陉、洺水两县。不知当局为什么作如此特殊的州县隶属安排。宪宗二年(1252年)威州州治迁至洺水县(今威县城区),仍辖井陉、洺水两县。

洺水县、威州与威县史话

蒙宪宗五年(公元1255年),将洺水县西部划出,另设县级政权。因唐代以前为广宗县地,所以把此政区命名为广宗县,并延续至今。

顺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撤销洺水县建制,原辖区归威州直接管理。

总的看来,关于洺水县,是从公元1201年金代在北古城设洺水县,公元1234年宗城县并入洺水县,到公元1350年撤消洺水县建置,历史上洺水县共存在一百四十九年时间。

原蒙古统治者率军西征,中亚地区的许多军民东来,成为蒙元王朝的将士和臣民。因他们眼睛不同于中国人,所以被称作色目人,亦称“回回”,社会地位仅次于蒙古人,在政坛也有较高地位。在威州,最高长官有多人是回回人,行政长官蒙古语称“达鲁花赤”。威州有两位回回官员勤政爱民,受到好评。一位是王伯大,房山县人,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以参知政事知威州事,即任达鲁花赤。在任上,他不染官场不良旧习,积极兴办学校,以施教化;奖励农事,以固民本;平均赋税,以减诉讼。还与同僚捐资修葺破败的州治官衙。王伯大主政期间,本地政通人和,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城内黄家街创建了清真寺,从临清请来黄姓阿訇主持清真寺教务,对本地伊斯兰教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王伯大后来加入威县籍,并与城郊潘家庄汉族潘氏女通婚。王伯大与黄氏阿訇亲如兄弟。王、黄两家还坟茔共用,墓地建在潘家庄由潘氏陪嫁的110亩内。六百多年来,王、黄后裔开斋节时,均共同到墓地祭祖。2008年,此墓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这是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

另一位回回官员叫纳速儿丁,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任威州同知(州副长官)。来威后勤于职守,尽力减轻民众负担,扩建文庙,提振文风。卸任后,本地民众立《威州同知纳速儿丁去思碑》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元代,今威县(时称洺水)人秦起宗(字元卿)曾任中央和地方官。他从小随其父在军营长大。17岁时,元政府推行蒙古语言文字,秦起宗通过学习,很快掌握了蒙古语文。先后在武卫军与尚书省任翻译官。在随威顺王征讨八番的战役中,他出谋划策,取得了胜利。后任抚州路总管。到任时,办事人员办了丰盛的筵席。秦起宗问费用从何而来,小吏说是从民众那里集来的。他要小吏们马上退还,并说,我出身农家,喜欢过俭朴的生活。秦起宗后任监察御史,曾上书劾奏受到皇帝宠爱的御史中丞,这位中丞姓和名尚,他收纳妇女,低价收买县衙的房产,但主管者不予上报,于是秦起宗直接面见皇上。作为臣子,他只能跪在地上说话,论辩时间长了,皇上命他站起,秦起宗仍跪着不动,直到日暮。第二天,他又上殿论辩,并说:“不正和尚,无以正国法。”和尚终于被治罪。皇帝说,御史就应该这样做。秦起宗最后以兵部侍郎身份卸任,去世后谥昭肃。

元朝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朝中皇帝频繁换主,奸臣弄权,互相倾轧,富豪大量兼并土地,民怨日深,终于爆发了各地反元起义。早期,北方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曾分三路扫荡山东、河北的元军,并且逼近元大都(今北京)。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派大将徐达等率军北伐,将元帝赶出大都,统治中国九十多年的元王朝终于灭亡。在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年号洪武。

三、明的威县

洪武二年(1369年),撤消威州,改为威县,属广平府。自此,威县成为本地县级行政区域,一直延续至今。

威县一带是“燕王扫北”的战争重灾区,呈现出“有地无人种,有路无人行”的荒凉景象。为了发展生产,增加税赋收入,从洪武到永乐年间,在1373年至1417年四十多年里,先后从山西移民十七、八次,迁居到河北以及其他地区。

洺水县、威州与威县史话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山西未经过什么战乱,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人口正常生聚,人口总数相当于河南的两倍,而且这里山多地少,有条件向外移民。向外地迁移的人都先在洪洞县集合,在军人的胁迫解押下离乡背井向东进发。出发地有一棵高大的槐树,离开大槐树,就是与家乡最后的告别。中国人都有很强的家乡观念,故土难离,所以出发后一步一回头,渐行渐远,最后看到的只有那棵高高的大槐树。于是大槐树的形象牢牢地印在脑子里。所以移民们的后代都说,“要问祖先来何处,洪洞县里大槐树。”有文章介绍说,当年郭、张、刘三户来到威县城南一处荒废的村落住下来。这里已是荒无人烟,因看到有城池的痕迹,便取村名为古城。再如有罗贾两姓山西移民在威县城附近,把定居点命名为罗贾庄(即今罗安陵),表明此地原无村庄,或原来有村庄而已成无人居住的废墟。从这里可见当年这一代的败落荒凉景象。现在的威县人大多是当年山西移民的后裔。也有一些是从山东等地迁来的移民。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统计全县人口为2044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