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唐代“茶神”陆羽著《茶经》一书,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茶书经典。书中所述制茶、饮茶的方法与器具,至今仍为我国、日本以及韩国茶道沿用。(注1)

《茶经》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问世,内容涵盖了有关茶的一切,分上、中、下三卷,凡七千余字。上卷析为三章,分述“一之源”即茶的起源,“二之具”即制茶的工具,“三之造”即茶的制造。中卷只有一章即“四之器”,谈煮茶、饮茶的茶器,为本文谈论的主题。下卷分六章,为“五之煮”即茶的煮法,“六之饮”即茶的饮法,“七之事”即茶的史事,“八之出”即茶的产地,“九之略”即谈可省略的茶具及茶器,“十之图”即茶的图录。《茶经》全文虽不及万字,但内容完备,涉及广泛,几乎囊括了茶学的每个层面。若以现代学科分类,它包括植物学、器物学及史学(茶的起源及发展)、美学(评论茶器)等,毋庸置疑是一部不朽的茶学著作,可谓茶的百科全书。

今日饮茶风气普遍,且逐渐趋向精致的茶道文化,一般人不再仅满足于茶汤之美及味,更进而讲究饮茶的器用、环境与时间、空间,颇有重返文人品茶古风之势。现今社会科技发达,工作压力繁重,可借啜茗与赏器雅趣,涤烦怡情,使身心得到休憩。现就现代一般饮茶的茶器,与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述的唐代茶器,作一对照比较,试谈两者关系。

《茶经》中的二十五式茶具

以下笔者依《茶经・四之器》所列茶器顺序,每器前段据原著译成白话,阐述其作用,后段与现代茶器对照讨论。《茶经・四之器》图解绘图部分参引日本学者诸冈存、春田永年所绘《茶经》中卷“茶器图解”(图1,注2),然第十八项“盌”之图实与《茶经》所述不符,故笔者依据越窑、邢窑出土茶碗形制改绘。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1、日本诸冈存、春田永年氏所绘《茶经》中卷茶器二十五器图解之一

风炉附灰承

(一)以铜或铁铸成,形若古鼎,厚三分,器缘宽度为九分,其中六分中空,涂泥其上。共有三足,以古体文书写21字,一足书“坎上巽下离于中”(坎卦在上,巽卦在下,离卦在中),一足书“体均五行去百疾”(炉体五行平均,有可去百疾之意),另一足书“圣唐灭胡明年铸”(唐灭胡后的翌年铸造)。在三足之间设三窗,另底部一窗作通风之用,亦为灰落处。三窗上横写古文六字,一窗写“伊公”,一窗写“羹陆”,另一窗写“氏茶”,并读为“伊公羹陆氏茶”(即伊公之羹、陆氏之茶两者称最也)。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一、风炉,用以生火煮水。附有墆㙞(通灰烬用)、灰承(承灰烬用)

作图为风炉的断面

置墆㙞(凸线,可能做炉内的炭垫器用)在炉内,设三格,一格上有翟(火禽、雉鸡),画一离卦,另一格上有彪(小虎,为风兽),画一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沸水,因而备此三卦。风炉绘有莲花、垂蔓、曲水(流水)、方丈(仙山)类的纹饰。炉身或以锻铁为之,亦可运泥而作,灰承则为三足式铁盘,以承载风炉。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墆㙞三格,分别为:翟火离 彪风巽 鱼水坎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墆㙞,墆㙞底穴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灰承

风炉相当于现今茶道用的烧水炉,唐墓或唐代定窑遗址出土不少,细部虽与陆羽所制不同,却为唐代风炉的实物造型(图2)。今一般多用电炉或酒精炉,但风雅之士仍有以炭炉或陶炉为之。薪炭则以电或酒精类代替,避免产生灰烬,因此除炭火烧煮外,灰承在当今已不复使用。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2.陆羽坐像与风炉,唐,三彩,河南巩义市出土,巩义市文物考古所藏

筥(炭笼)

(二)以竹编织而成,高一尺二寸,口径七寸。或用藤,依筥(圆形竹器)的形状做成内模置内,编织六出圆眼(藤编技法的一种)。其底、盖做成箧状,口以金属镶边。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二、筥(炭笼)

这是非常精致讲究的炭笼,双层编织,外以竹,内以藤,编织巧实,以便置炭。今之茶道具中,并非绝对需要此器,除非以炭烧才需要。宋至清代绘画茶事图上,可常见画有竹编或藤编的炭笼,造型、编织技法均非常考究。

炭檛(槌炭器)

(三)以铁做成六角形状,长一尺,一端尖锐,中间丰满,把手较细,头部系小环作装饰,似唐代河陇地区(甘肃省临夏县及陕西省陇县一带)军人所执的“木吾”(木棒)。依使用者之便,也作锤状或斧状。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三、炭檛,用以碎炭

中图为槌式炭檛,下图为斧式炭檛

火筴(火筷)

(四)又名筯(箸),与日常习见者同。圆直形,长一尺三寸,顶平截,无如葱花头似的顶饰,亦无锁链之类的附属品。筴以铁或熟铜制造而成。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四、火筴,用以夹炭入风炉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以下简称法门寺)除出土茶碾子、茶罗、琉璃茶碗、茶托等重要茶器外,还有鎏金系链银火筯(图3)。火筴在今日以烧炭煮水者,仍旧使用,普遍以火夹、火筷称之。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3.鎏金系链银火筯,唐,法门寺博物馆藏

鍑(茶釜)

(五)以生铁制成,即今铁铺业者所谓的急铁(大都为耕刀锄具),将其精炼后铸成鍑。鍑的里层以土作模,外层以沙作范。土作模可使内层光滑而易摩擦刷洗,沙作范使外层表面粗糙易于吸取火焰。鍑耳(把手)呈四角形,谓所以“正令”(注3)也。口缘宽阔,使其“务远”(注4),而长脐为“守中”(注5),脐长则中心部位易沸,中心部位易沸则茶末易扬,茶末易扬则茶味醇。洪州(江西省洪州)以瓷器作鍑,莱州(山东省莱州)以石器为之,瓷与石都可制成雅器,但质地较不坚实,不耐久。用银制鍑,非常洁净,但流于奢华。瓷、石文雅,银器洁净,但若论实用,则仍以铁制为宜。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五、鍑,用以煮水

鍑的造型源于青铜器,唐代除茶鍑外,亦常见茶釜形制,金银器及陶瓷器中定窑、越窑、长沙窑及三彩器等皆见出土(图2),甚至石器也有之(图4)。今天日本末茶道(注6)仍沿用唐代铁鍑,末茶在明初洪武帝时期即已式微,后被叶茶煎泡法取代,并沿用至今,这也是饮茶习俗的一大变革。今日我们以茶叶煎泡为主要的饮茶方式,若以鍑烧水,无法直接注入茶壶(因鍑无流嘴),须持瓢由鍑酌水注入茶壶,因而水温易降,对于高温冲泡的岩茶、乌龙茶等,较不适用。明、清以后,改陶壶烧水为多。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4.骊山石茶釜及风炉,唐,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藏

交床(鍑垫)

(六)以木十字交叉而成,中间刨空,以利支撑茶鍑。今使用的烧壶支垫,种类繁多,有铁制、陶制、藤编等,亦有摩登者如隔热板垫。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六、交床,用以固定鍑于风炉之上

夹(茶夹子)

(七)以小青竹做成,长一尺二寸,在一寸处做节,自节上剖开以便夹茶。夹所用的青竹小枝,受烤炙会自然产生津润,借其香洁,使茶味益增清醇。若非于林谷之间,则取材不易,难以达到津润香洁的效果。若用精铁、熟铜类的金属制作,则可长久使用。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七、夹用以夹茶饼炙茶,图为竹夹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铜铁夹

今烘焙茶叶,除茶肆因茶叶量多,防茶受潮使用以外,现品茶较少使用此器。唐代因团茶、饼茶可用夹子夹茶烘炙,但今之散茶,茶叶为条状,则须另以容器置之,方可受热。

纸囊(装饼茶的纸袋)

(八)以剡溪所产白而厚的藤纸缝合而成,用以贮藏炙好的饼茶,使其香气不致外溢。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八、纸囊用以贮存炙热之茶

碾(茶碾)附拂末

(九)以橘木制作最佳,次者或以梨、桑、桐、柘木等制作。其内圆而外方,内圆可使堕易于运转,外方则使其不致倾斜摇动。堕的形状颇似车轮,但无辐而有轴(轴有孔便于插入长柄把持,可两手掣柄辗转,似中药铺的药碾)。碾长九寸,边宽一寸七分;堕的直径三寸八分,中间部分厚度一寸,边沿厚半寸;轴的中尺部分呈四角形;而把手为圆形。拂末则以羽毛为之。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九、碾,用以碾茶,内含堕以磨茶,又附拂末以清茶末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拂末

茶碾是研碾饼茶之器,唐代出土器中以法门寺出土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子(图5)最为著名,其他陶瓷茶碾亦见出土,各大窑口多有所见。石制茶碾在唐代亦颇为盛行,然《茶经》内除木制茶碾,其他材质未见记载。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5.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唐,法门寺地宫出土

罗合(滤茶末器及茶末合)

(十)罗为筛滤器;合与盒同义,为茶末盒或罐。《茶经》中罗、合为一套,采有节竹竿为之。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十,合罗,以罗筛茶,以合贮茶。上图为合盖,中图为罗末,下图为合底

茶末以罗筛滤后,贮藏合内,茶亦放置其中。罗是用巨竹剖开后,使其弯曲呈圆形,以纱绢敷上,做成筛面用来滤茶。合用竹节做成,或把杉木折曲,再上漆而成。合全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6.银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子,唐,法门寺博物馆藏

茶罗可将碾磨过的饼茶粉筛得更细,法门寺出土的茶罗子(图6),可能是至今唯一可供参考的唐代茶罗与茶合的组合,由于是皇帝供奉给法门寺的,因此质地、做工皆极为精致。长沙窑亦出土带“大茶合”铭的茶末盒(图7)。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7.长沙窑青釉褐彩“大茶合”铭茶末盒,唐,长沙出土,华菱石渚博物馆藏

合是盛装茶末用具,即今之茶罐,唐时多为盒形,小部分为盖罐形,一般民间使用陶瓷器,贵族多用金银器。现今贮茶瓶罐,式样、材质繁多,有陶瓷茶罐、铁罐、锡罐、纸罐等,不一而足。

纸囊、碾、拂末、罗在今日茶道已不使用。

则(茶匙)

(十一)是用海贝、蛎蛤之类为之,亦可用铜、铁、竹等制成匙状。则有量、度、标准之意,凡煮水一升(注7)用一寸见方茶匙的茶末,尚淡薄者可略减,尚浓者则不妨增加,故名曰则。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十一、则,用以杓量茶末

古人汲、取各物,皆喜假手于器,饼茶、茶叶更是不用手径取,因手常沾汗垢,茶若沾上杂味,则味必不纯,故须以则取茶。现今所用茶则,仍以竹木为之,海贝之类少见,殆因今人所用茶罐口缘较小之故。唐人饮用茶末,用合装末,通常合口为大圆口,较宽,《茶经》中所述合口以四寸为标准,遂能用海贝、蛤壳等当茶则。现今茶则形制、材质多样,但以竹节剖开的臂搁式造型为多,既可量茶,又可赏茶。

水方(贮水器)

(十二)是以木理稠密的槐、楸、梓等木板合成,其里外的缝接处涂漆,以防渗漏,可容水一斗(约三升)。水方为方形贮水器,当沸水用罄时,可添加新泉煎煮。现代人讲求效率,此一茶器,多以铝或不锈钢制品代之,考究者则用银壶、砂壶等,以备酌水。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十二、水方用以贮生水

漉水囊(滤水器)

(十三)日常用者,其格(囊框)用生铜铸成,以防沾水潮湿而生苔锈。因以熟铜为之则生苔,以铁为之则生锈,隐居山林溪谷者或以竹木为之,但竹木不是长久使用之器,故宜以生铜为之。囊由青竹编织,再裁碧缣(绿色的稠密绢布)缝合,而后缀上翠钿。又做绿油囊贮水,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十三、漉水囊,用以滤水,平时以绿油囊贮存之,下图为绿油囊

清乾隆皇帝曾仿古人风雅,制作漉水囊滤水,现存于故宫博物院(图8)。今讲究者虽采过滤水,但一般已不用漉水囊。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8.漉水囊,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瓢(勺水器)

(十四)又名牺杓。以瓠剖开为之,或凿木为之。晋朝舍人杜毓《荈赋》中曰“酌之以瓠”,瓠即瓢,瓢口宽阔、胫薄、柄短。永嘉年间(307—312),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茶,遇一道士自称丹丘子,希望虞洪煎茶茗饮的“杓”有剩余时,能赠一些给他。牺即木杓,以梨木为之,今常用者。瓢为古人汲水用器,从水方或贮泉罐舀水煮泉时所需,今之煎泡茶法多以水壶容水添加,故已不适用。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十四、瓢,用以杓水,图为瓢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梨木杓

竹筴(茶末及茶汤的搅拌器)

(十五)或以桃、柳、葵木为之,亦有柿心木做成,其长一尺,两头包银。

竹筴(竹箸)功能与茶筅相同,是搅拌茶末、击拂打茶的茶器。《茶经・五之煮》中载煮茶之法,是以竹筴环击茶汤,使茶末由中心搅匀。北宋蔡襄在《茶录》中云:“茶匙(宋时称筴为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民间或以银、铁为之,用竹嫌轻,故建茶不取。”竹筴因要搅拂茶末,使之溶于汤中,若纯以竹制,则力道不足,故陆羽虽主张用竹或木制,但两头仍宜包银,加重其力量。事实上唐朝中晚期之贵族社会中已多见使用金、银制者。明以后,因饮用叶茶,竹筴、茶筅不再使用。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十五、竹筴,煮水时环击

茶汤以发茶性

鹾簋附揭(盐罐及盐匙)

(十六)以瓷器为之,圆径四寸,形若盒,或瓶或罍(青铜器形)状,是贮放盐花的茶器。其揭以竹制成,长四寸一分、宽九分。揭即策,也就是“匙”。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十六、鹾簋,用以贮盐花。附揭,用以杓盐花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罍式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法门寺也出土了《茶经》中记载贮盐花的茶器“鹾簋”,不过地宫物帐上及器皿的自铭文却使用较通俗的名称“盐台”。这件鎏金蕾钮摩羯纹三脚银盐台(图9)的三足上刻錾:“咸通九年(868)文思院造银涂金盐台一只并盖共重一十二两四钱”“判官臣吴弘殷使臣能顺”“四字号小药焊”。综上两者皆可证明,饮茶放盐花应是唐人的普遍习惯,或以此提升茶的甘醇度。鹾簋和揭,在宋代以后不复使用,现今饮茶一般不加盐调味,因此不用盐罐。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9.鎏金蕾钮摩羯纹三脚银盐台,唐,法门寺博物馆藏

熟盂(贮熟水器)

(十七)用以贮放煮沸过的熟水,或用瓷器、陶器,可容水二升。

《茶经・五之煮》中提到,下茶末后的第一煮水沸时,汤称“隽永”(味道至美),可留做熟水贮存,以备培育汤花及缓和沸腾之用,熟盂或为装此熟水之容器。唐代末茶烹煮法,煮水有三沸,陆羽言:第一沸微有声,如鱼目;第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此时酌水一瓢置于其傍,量末而下,顿时汤滚势若奔涛溅沫;待第三沸势如腾波鼓浪时,再以先前第二沸时所取出的水止沸。由此可知熟盂就是贮存冷开水之器,今天我们泡茶时,烧水壶里的沸水过熟,需另加水止沸降温时,则以另一壶冷开水加添使之缓和。熟盂于现今茶席中亦可做备用茶器,但仍以茶瓶形制为多。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十七、熟盂,用以贮热水,以备缓沸育华之用

盌(茶碗)

(十八)以越州所产为上(图10),鼎州次之,婺州(江西)再次,岳州(湖南)又次,寿州、洪州(江西)更次之,但有以邢州窑瓷(图11)居越州窑瓷之上,其实不然。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10.青瓷玉璧底碗,唐,越窑,江苏省连云港市出土。图片来源/本刊资料室

假若邢瓷似银,则越瓷似玉,这是邢瓷不如越瓷之第一点;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此为邢瓷不如越瓷之第二点;邢瓷白,故茶色呈丹,越瓷青,故茶色呈绿,此为邢瓷不如越瓷之第三点(注8)。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11.白瓷玉璧形足茶碗底部,唐,邢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晋朝杜毓《荈赋》云:“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指越瓷盌。盌以越州瓷盌为上品,盌缘口唇无卷边,底呈玉璧形圈足且浅,容量半升以下(注9)。越州及岳州瓷皆属青色,有助于茶色呈现,可使茶呈白绿色(原文“白红色”或为笔误,因前句有“越瓷青而茶色绿”之语,此为笔者之解读)。邢州瓷白,故茶呈红色;寿州瓷黄,故茶呈紫色;洪州瓷褐,故茶呈黑色;都不适宜茶色的呈现。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十八、盌,用以品茗饮茶

如今国人少饮末茶,故不再以大型盌器盛茶,而日本因受唐、宋时期末茶文化影响,一脉承传至今,抹茶道仍以饮用末茶为主,故与唐宋时期相同,使用尺寸较大的茶盌。另有煎茶道,系于明末时由福建福清黄蘗万福寺僧隐元和尚引入长崎、京都等地,一时蔚为风尚,成为当时文人的吃茶趣味,近来渐有抬头之意。煎茶道非常类似工夫茶烹法,茶器同出一辙。今福建、广东及中国台湾工夫茶为茶道主流,故多以小杯容茶。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十九、畚,用以贮藏茶盌

畚(收纳茶盌之器)

(十九)以白蒲编织而成,可贮放盌十枚,或用筥。其包装所用纸帕,以剡纸(剡溪所产)折缝成四角形袋子,亦做十枚装盌。

近来坊间对工夫茶具之讲究者,沿用《茶经》意匠,已另制成一套容杯器与容托器。

札(洁刷)

(二十)是以棕榈皮缚夹于茱萸木做成,或截竹束成管状,形如巨型毛笔。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二十、札,用以清洁诸器物,图为栟櫊札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竹札

札为洁器,今仍用之,唯名称不复古雅,现以棕刷、棉布,或其他巾物之名称之。但茶器之清洁布帛不宜与他器混用,以免沾染异味,有碍茶香。

涤方(污水器)

(二一)是涤洗茶器后的污水盛器,用楸木板合成,形制若水方,可容水八升。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二一、涤方,置污水用

涤方以其功能可视为今工夫茶器中纳污的茶池。因工夫茶冲泡步骤中,烫壶、烫杯也烫茶盅,其冲洗第一次泡茶叶水,都可倒入茶池。《茶经》中所提到的容水器以涤方容量最大,水方次之,熟盂最少。今有引用日本茶道名称将涤方称为“建水”者,此名称于中文不通。既然自唐以来该器已有名称,何必借用外来词汇?

滓方(渣滓器)

(二二)为收集茶渣等之容器,制法如涤方,容五升。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二二、滓方,用以集汇诸滓渣

现今茶道多以陶瓷容器放置茶叶渣,器形虽各随所好,但仍以盂形器较为常见。(图 12)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12.现代茶叶末釉滓盂

巾(茶巾)

(二三)以粗䌷(粗绸布)做成,长二尺,做二枚替换使用,以清洁茶器。

今之饮茶者多以茶色或褐色小棉布巾代之,可掩茶渍之瑕也,现今亦称茶巾为洁方。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二三、巾,用以拂拭器物

具列(茶器台)

(二四)或作床式(平台床式),或为架状(参考图13)。以纯木或竹子制成。木或竹皆可做成横木,髹黄、黑漆,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具列”是收聚各种茶器,悉数陈列于上的意思。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二四、具列,用以陈列诸色茶器,图为架式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13.清乾隆御制诗茶器及茶具,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的床式具列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及辽宁省博物馆所藏《萧翼赚兰亭图》(图14)上的竹制矮几最具代表,明代则时见朱漆床式具列上置茶器及香道具等。而现今茶席中亦时见木架格柜作为具列使用。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14.(传)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床式

都篮(茶器柜)

(二五)用以陈设茶器,以竹皮内编三角方眼,外侧以双篾的宽度为经,再以单篾较细者绑束,依序压于双篾之上,做成方眼,使之相通。高一尺五寸,底宽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宽二尺。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二四、都篮,用以收藏诸色茶器

具列与都篮都是用来放置茶器的容器,一为陈列茶器于外,一为收容茶器于内,两者皆为茶器之储陈。具列类似今日茶器道具中之茶器台或茶几,都篮在明代则称“器局”,收贮茶具十六式(图15),而清雍正、乾隆时期将两者合一通称为“茶具”,乾隆时期大小具列茶具制作尤多,现今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15.明郑煾校本《茶经》内收录明顾元庆(1487—1565)《茶谱》(1541)页六器局及茶具十六事,日本布目潮沨先生收藏本

以上为《茶经》中所述之茶器,共二十五式,不包括附件。陆羽在《茶经・九之略》中谈到“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依所言,须具备二十四式茶器,方可称为茶道。与陆羽同时代的封演也在《封氏闻见记》卷六中载:“陆羽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由此可见,当时讲究品茗者,对于陆羽的二十四式茶器及都篮已视为必备之煮饮茶器了。

当今茶道用器

《茶经》中所列之茶器及名称,多数仍为今日工夫茶所沿用,此外,现今讲究品茶者之必备茶器尚有:茶壶、闻香杯、杯托、托容、茶盅(茶海)、茶荷、渣匙、茶通、则容及茶盘等,凑巧总数也是二十四式,然其中几式亦可省略,如洁刷、茶荷及茶盘,并非绝对需要。以下将《茶经》中未列之今日茶器稍作说明(图16)。

器材控,唐代“茶神”教你如何有腔调吃茶!

16.台北故宫博物院“亚洲茶文化展”,现场现代茶具展示。图片来源/本刊资料室

茶壶

唐代末茶饮法有二:一为陆羽所倡之下末于鍑煮茶法;二为苏廙所倡之撮末于盏,另以茶瓶(有口、流、把手的水注)注汤入盏,以茶筅在盏中环回击拂的点茶法。此茶瓶即为茶壶之滥觞。明以后饮茶,喜用宜兴朱泥或紫泥陶壶,因其泥质佳,含石英颗粒透气,塑性高,且壶身久泡温润。这与今人养壶之好有关,并同国人爱玉、盘玉的心理相似。现今煎泡茶叶特重朱、紫泥小壶,因其制作精巧朴雅,更使茶味持久,香气不易散失。

杯托

唐代已使用杯托与盏托,由实物、文献及出土之唐代金银器中带有铭文的茶拓子(茶托)可知,当时茶托的使用极为普遍,但陆羽茶器中独缺茶托,令人费解。现今多使用茶托,以防茶水沾湿桌面。

茶盅

亦称茶海或匀杯,分茶之用,茶壶所泡之茶汤,先倒入茶盅,不直接倾入杯中,可使茶汤浓淡均匀,且避免将茶渣叶末倒入杯内。

托容

置杯托的容器,杯托与茶杯尺寸不同,因此最好置于不同的容器中。杯容来自《茶经》的“畚”,托容则为今之新创茶器。

闻香杯

为20世纪80年代饮茶者之创新,由于茗香令人陶醉,以撇口浅底茶杯盛茶,香气易散,若以敞口、杯身硕长的闻香杯盛茶,茶香则久聚不散。但现今举办茶会为求茶席上美观简洁,双杯品茗已渐消失,多改以深弧壁的茗杯饮茶,以达闻香与啜饮一体的效果。

茶荷

掏茶置荷,可供欣赏,亦辅助茶则置茶于壶及避免茶叶外落。近来多见以臂搁形和竹、陶瓷、玻璃或合金等各种材质茶则置茶。

渣匙

茶叶冲泡后壶内茶渣,宜以渣匙掏挖,代替不雅之指挖。

茶通

或称茶针。今所用茶壶口流嘴小,茶渣易塞住流口,此时可以茶通尖端打通流嘴,使之流畅。

则容

似笔筒,但体积较小,茶则、渣匙、茶通等匕形器可收纳于内。

茶盘

茶席上可免,然移地奉茶时可用之,内可容茶杯数个。

以上列举的工夫茶道茶器,与陆羽茶器二十四式外加都篮相对照。或有认为陆羽茶道之茶器,因唐代的末茶法与今日的茶叶冲泡方式相去甚远,所用茶器与之毫不相干,其实不然。因今日饮茶以工夫茶饮法为主流,而此法传承自明代的煎泡茶法,煎茶法则是唐宋末茶法的改变与演进。溯源究本,自唐至今,茶器实乃一脉相承。清朝俞蛟《潮嘉风月记》认为工夫茶法原就从《茶经》之饮法演变而来,不过茶器更精巧、适用而已。我国品茶历史悠久,唐、宋饮茶普遍成为文人雅尚,且对茶器相当考究,遂有陆羽二十四器出现,成为中国茶器之典范。今茶风日盛,茶器制作亦精,饮茶文化与茶器历史的探讨亦引起大众重视,品茶已成为一种艺术实践,融入生活,故对茶器之益求精雅是必然的趋向。

文·图 | 廖宝秀,原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日本国立京都大学美学研究所共同研究学者

注释

1.茶道一词,源自中土,世人误以为日语久矣。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之六《饮茶》中载:“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3.原文“方其耳以正令也”。鍑的把手(耳)为正方形,为方正之意。《礼玉藻》中《士前后正》疏:“正谓不衺也;直而不衺谓之正;方而不衺亦谓之正。”令,律也,法也,引喻为茶法之意。“正令”可视为正当(确)的煮茶法。

4.原文“广其缘以务远也”。广即阔,亦为旷远;务远亦可附会为广远;远即永远。遂为口缘宽阔,亦可转喻为陆羽借“广其缘”来表达他希望茶道永远流传或流传更广之意。

5.原文“长其脐以守中也”。老子曾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即告诫世人勿多言,言语越多,离真理越远,故不如守中,保持缄默。而脐就位于腹底中心的凸起部分,其外底(鍑的底部)内凹中空,火在正中底部回转,中心易受热,使茶味更醇,故守中则事美。陆羽的茶道立意精神,于《茶经》处处可见。他在鍑器的释文中引喻的“正令”“务远”“守中”等难解词汇,不外乎是希望把儒家理念与其茶道思想合而为一,以达理想境界。

6.抹茶是日文的表达方式,中文“抹”为“擦、抹”之意,无“粉末”之意,但为尊重原文,故后文中称日本末茶道时均用“抹茶道”。

7.依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考证,唐代一升约为今之三合,而今之一升相当于十合,即为1.8公升,遂唐代的一升,为今之0.54公升。

8.唐代上等末茶,如陆羽所言以湘(淡黄)色为佳。邢瓷釉色为不透明乳白釉,淡黄色茶汤置盌内,汤呈丹色(红黄色),此为禅院出身的陆羽所不能接受的。如用越瓷之淡橄榄色釉盌,茶汤呈茶绿,相得益彰,故陆羽称其有益茶色,乃谓邢瓷不如越瓷。

9.陆羽形容越盌形制为“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所谓“口唇不卷”,指盌沿不似唐邢窑白瓷盌常见有一圈棱边卷口,而是敞口外撇,口沿平直。而“底卷而浅”乃是其圈足不向外侈,这是青、白两瓷系中常见的玉璧形圈足底,简称璧形足,从外观而言,圈足高度不高(见图11、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