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高考作文很難獲得高分?原因全在這

各位家長,你是否以為競賽作文(創作作文)得分高,就等同於考試作文得分高?

為什麼中高考作文很難獲得高分?原因全在這

事實恰恰相反,屢獲競賽獎項的學生,在中高考中發揮並不好,得分普遍偏低。

原因在於中高考作文是規定了選拔動作的特定寫作,不同於創作,強調“個性”,中高考作文規定的600字、800字有寫作規律,開頭80個字內必須亮出主題,而這一點往往被競賽作文的同學們忽視,在考場作文中鋪墊得過多,主題不鮮明,抓不住閱卷老師的眼球。

我們可以理解為競賽作文是在寫8分鐘發言的“提案”,而中高考作文就是寫三分鐘發言的“演講稿”。

為什麼中高考作文很難獲得高分?原因全在這

另外,孩子平時的作文好,並不代表中高考作文就好。

學校單元作文的評價通常偏高,因為教師是教練兼裁判,對於考試是一個通過式的心態,強調“大同”,習作缺發展性,只停留在基礎等級,同時還受對學生的印象影響。

而中高考作文得分往往偏低,因為教練、裁判開分,裁判被大量的千篇一律的慣性影響,造成閱卷的審美疲勞,極易產生壓分現象。這類選拔考試作文更偏重“差異化”。基礎等級只是保底分,真正的突破性在發展等級。

考試作文就是要求考生藉助600~800字,展現考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閱卷老師會通過主題評判考生是否厚重,通過選材評判考生是否淵博,通過表達形式評判考生是否聰明,通過文筆評判考生是否有才氣。因此一篇高分作文必須是“色香味”俱全。

為什麼中高考作文很難獲得高分?原因全在這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高考的評分規則:

以武漢為例,武漢中考作文滿分50分:主題與材料20分,語言組織20分。結構形式10分。

A等基準分為48分,B等基準分為40分,C等基準分為31分,D等基準分為20分。總基準分為36分。其標準特別之處在於:

其中一項有特色,另外兩項都評為B,可考慮評為A等級(48分以上)。

其中一項有特色,另外兩項為A、B之間,可考慮給滿分。

這個標準中的核心詞語是“有特色”,如果作文“有特色”,學生就會在48分以上。

若沒有特色,哪怕三項評A,總分也可能只有45分。

那麼,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也是如此,分為基礎等級40分,發展等級20分。發展等級的關鍵詞是“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意”。一般學生會扣掉20分,往往是發展等級扣分。2017年全國82%的學生得分在38~42分之間。

那麼,如何做到中考“有特色”,高考有“發展等級”得分呢?綜合全國作文的特點,無外乎六大突破,欲知後事如何,請關注小哥,請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