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退約」將引發石油市場新一輪洗牌?

據路透社報道,6月29日世界原油價格經過連續跳水上升至3年半以來的最高水平。由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而可能導致伊朗石油生產與出口大幅度減縮,石油市場正面臨新一輪洗牌,油價前景因為多種因素進入不確定的動盪期。

路透社稱,28日加拿大合成原油設施因為停電導致停運7天,使其輸入美國每天36萬桶的原油中斷,德克薩斯原油期貨上漲2.23美元而報收72.76美元,觸及2014年11月28日以來的最高紀錄73.08美元;布倫特原油也上漲1.31美元而達到77.62美元。

這一波“退約”將引發石油市場新一輪洗牌?

2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其他產油大國在維也納達成100萬桶/日的增產意向,以確保市場供求平衡與穩定,30日,主要產油國部長將聚首維也納落實這一目標並商討具體產額分配。但是,過去兩天的油價高企表明,即使各國採取補倉行動以便穩定油價,市場對供應出現短缺的擔憂依然揮之不去,而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造成的伊朗石油出口受限,則是最關鍵因素之一。

26日,美國國務院匿名官員透露,美國正在推動各國加入對伊朗的“斷油”行動,希望在11月4日前掐斷所有伊朗石油出口。這是美國繼5月8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兌現“史上最嚴厲制裁”的具體表現。這名官員稱,美國不會給予任何違反伊朗禁運與封鎖的國家制裁豁免,各國企業屆時如果繼續參與伊朗的經濟活動也將受到美國報復。

據介紹,此前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官員曾組團分赴歐洲和亞洲,向相關國家解釋美國伊朗新政策並爭取廣泛支持,全面封堵伊朗的資金流,遏制其在中東的地緣擴張。下週,美國將繼續派員前往中東,重點與盛產石油的盟國商討對策,確保全球石油供應免於美國製裁伊朗而造成的負面衝擊。

這一波“退約”將引發石油市場新一輪洗牌?

伊朗是世界第四大儲油國,也是歐佩克創始成員國之一,歷史最高產能曾達每日550萬桶。2015年伊核協議簽署前,伊朗產能也有過日產350萬桶並出口200多萬桶的記錄,但在美國製裁升級後出口一度被壓縮到100萬桶,目前已將產能和出口分別恢復到360萬桶和240萬桶,成為影響世界能源安全的主角之一。伊朗的主要石油貿易伙伴依次為中國、歐盟、日本、印度、韓國、土耳其,其中中國的輸入量約佔22%左右。

奧巴馬政府時期,儘管美國對伊朗採取日益嚴厲的經濟和金融制裁,但是,包括中國、日本和印度在內的部分國家獲得了制裁豁免。然而,隨著特朗普政府對伊政策大逆轉,尤其是美國正在發動全面貿易戰爭,伊朗石油麵臨的出口困境將前所未有,這也是導致主要產油國同意增產百萬桶後油價依然呈現上升態勢的主要動因所在。歐洲石油巨頭道達爾和皇家殼牌等已停止在伊朗的相關業務,表明它們已難以指望美國會網開一面。

此外,導致此番油價向上波動的其他因素也不少:上週美國原油庫存減少1000萬桶,為2016年9月以來的最大降幅,這將在某種程度上遏制美國出口勢頭;探明石油儲量世界第一、出口曾達300萬桶的委內瑞拉近年產能持續下洩,今年已跌至139.2萬桶並可能在2019年跌破百萬大關甚至探底;主要石油出口國之一的利比亞由於戰亂動盪和各方爭奪石油出口權,也導致市場擔心供應出現新的缺口;儘管各主要產油國達成增產百萬桶的協議,但是,由於此前低油價導致的設備維修投入不足造成產能瓶頸,未來實際每日新增產量只有70萬桶左右,無法彌補對伊朗全面禁油而出現的大窟窿。

這一波“退約”將引發石油市場新一輪洗牌?

特朗普的能源政策是對世界市場開閘漫灌,擴大美國石油出口規模和市場份額,5月份美國石油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090萬桶,比2005年翻了一番。美國計劃到2022年成為石油淨出口國。作為平衡中美貿易的重要手段,去年中國進口美國石油超過8100萬桶,合計每日22萬桶,首次成為僅次於加拿大的美國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口美國原油的數量也接近上年同期的8倍,但是,由於美國產能同樣存在相對不足,即便中國完全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美國的產能恐怕也無法彌補這個缺口。

物以稀為貴,既然美國推動石油出口以擴大收入,世界石油市場出現適當的短缺必然拉高油價,這顯然是美國所樂見的結果。但是,一旦油價高於當前價位甚至重返100美元以上的歷史區間,必然增加經濟運行成本,使持續復甦的美國經濟受到拖累。當然,如果中美貿易戰爆發,中國將大幅度減少進口美國石油,屆時,世界市場的行情也許又是另一番情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