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

愛動漫的老史

白銀在明清年間,才真正成為法定貨幣,但官方發行的白銀貨幣“銀錠”,基本都是大個兒造型。明朝時的“船形銀錠”,中期以後在市面上越用越多。

但這種銀錠最小額也有五兩,碰上日常小額交易,就需要剪開使用,於是就有了“碎銀子”。

當時剪碎銀子的日常用具,叫做“夾剪”,這種鐵製工具形狀和剪刀相似,但沒有剪刀的鋒刃,常用來在交易時剪銀子。放在《紅樓夢》等古典名著裡,也是“出鏡率”極高。另外還有錘子和鑿子,把整個的銀錠砸成幾塊,成了我們熟悉的“碎銀子”。

那怎麼判斷碎銀子的重量?明清年間有經驗的店鋪夥計,通常都練出這手藝,一塊碎銀子拿到手裡,掂量一下就知道斤兩。普通老百姓身上,也常帶著稱碎銀專用的戥子,這是一種袖珍的小秤。測量精度為一釐,五兩以下的碎銀都能精確稱量。甚至藥鋪買藥時,也通常用它來稱量藥材重量。是為明清年間老百姓常用器具。

不過,放在明清年間,白銀到底還是貴重物品,特別是到了清代中期時,白銀價格更是飆升。清初一兩白銀最低時,可以兌換七八百文銅錢,而到了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時,以《林則徐集》裡的估算,已經暴漲到一兩白銀兌換一千七百文銅錢。所以用“碎銀”時,也是越剪越細,甚至還出現了更小的“銀角”,袖珍的一小塊,也能換幾十枚銅錢。所以當時日常的交易,基本還是用銅錢。能出得起碎銀的,大多是有錢人。

但是到了明清老百姓完糧納稅時,自萬曆年間推行一條鞭法起,老百姓交稅主要是交白銀。交上來的也多是散碎銀兩,但官府要把稅銀上交入庫時,都要熔鑄成標準的官銀。從碎銀到熔鑄官銀,自然要損耗白銀。這部分損耗叫做“火耗”,自然也由老百姓買單。明清年間老百姓負擔的“火耗”,有時能達到正稅的數倍。

而在明清民間,也有這種專門兌換白銀的店鋪:傾銀鋪。比如把散碎的碎銀兌換成大型的銀錠,或者把大銀錠敲成散碎銀兩,這家店鋪都可以提供服務,然後收取一定的費用。這一類店鋪,在馮夢龍的《三言》小說裡“出鏡”極多,可見明末時候,已經十分普及。

到了清朝中期時,票號經濟出現,比如清代中期的日升昌票號,生意就遍佈全國。大額的白銀交易,原先是押送白銀,這時就變成用日升昌的匯票。到了清朝道光八年,即公元1828年時,連蘇州知府都驚呼:“向來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等處,每年來蘇辦貨,約可到銀數百萬兩……自上年秋冬至今,各省商賈,具系匯票往來,並無現錢運到”。也就是說,原先幾百萬兩白銀的大宗生意,這時都可以用銀票解決。

古代經濟的發展程度,僅從白銀到銀票的演變,用銀的方便程度,就可看到其中脈絡。


歷史風雲錄

明代的白銀每錠的重量是不一樣的,有的是五十兩一錠,有的是十兩一錠或五兩一錠。現在保存下來的,最重的重達五百兩,最輕的只有幾分。

按照明朝法令,錠上一般標有重量多少和工匠姓名。

但在實際的交易中,這些大傢伙攜帶不方便,而且一般也不好交易,往往需要使用碎銀。碎銀有的是使用者自己把銀錠剪碎,有專門的工具,交易的時候由店鋪稱重,有的是由銀匠弄碎,上面有的會標註重量。碎銀子一般是積攢了一定數量的碎銀之後鑄為銀錠。銀匠在代人鑄銀成錠之後,收取加工費,稱之為火錢。

銀匠店鋪在把製作碎銀子和重鑄碎銀子的過程中,都有很有貓膩,有的偷工減料,有的以次充好,甚至還有往裡面加鉛的。

我們看很多古裝電視劇裡,到酒店吃飯,動不動就拿出幾個碎銀子往飯桌一放,說不用找了,然後揚長而去,其實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店家會懷疑你拿的是不是真的銀子。


歷史有妖氣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碎銀”,碎銀就是指散碎、分量大小不一的銀子,和成綻的質量大小相同的銀子完全不同。

古人在正常的商品交易中,大多是用銅錢,高消費、大面額交易才會用銀子。但是大塊的銀綻待在身上又沉又不方便,如果再一不小心磕壞了邊邊角角,那好幾天的生活費就泡湯了。這時候,碎銀就誕生了!隨身攜帶一些細小、輕便的碎銀,豈不是很方便?那麼,碎銀是怎麼來的呢?一種方法是將一塊完整的銀綻剪碎成一小塊一小塊地用,或者是直接將整銀子掐碎,或在敲掉一塊邊邊角角。

如果是在一些小店鋪、集市上買東西,一般都是用銅錢,用銀子賣家也沒法找錢,除非你不要找零~一般需要用銀子的地方,都是比較高級的,比如茶館、酒樓之類的。

那在實際生活中,這種碎銀子是怎麼用的呢?如何知道是重幾兩呢?

這種銀子使用起來確實不方便,因為沒有固定面值,所以使用的時候需要用專門的秤來稱重,和藥房裡用來稱藥的秤差不多。由於在市面上流通的碎銀成色不一,有好有壞,所以在兌換的時候要根據成色逐一換算。如果信不過,可以找公估局進行鑑定。所以A地的商人如果到B地進行交易,直接用A地的銀子是不行的、不合法的,需要到商會兌換成B地通用的銀子,或者將銀子重新加工,鑄造成B地當地的銀子式樣。


老照片

古代人一般用銅錢,如果消費很高的話,會使用銀子,而一大塊銀錠帶在身上肯定不方便,那麼這個時候會怎麼做呢?當然是帶些碎銀子,那麼又有一個問題了,碎銀子怎麼來的?下面列舉幾種碎銀子的來源。

首先呢,第一種方法就是把整塊銀錠剪碎了用。有很多人會直接將整銀子掐碎,或者在整塊銀子上掐掉這個小角。古人交易的話,如果是小的集市啊攤子啊基本都是用銅錢來交易,人家也沒辦法給你用銀子,除非你非常豪的不要零頭了,但是如果你是去了需要用到銀子的地方,一般店家都有秤的,像這種地方都是檔次比較高的,比如一些茶樓啊、酒樓啊、青樓啊什麼的,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銀子成色並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還要換算成色之後來計算,不過如果你遇到一些厲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憑經驗手感就能說出你的碎銀子是幾斤幾兩,當然了,一般都是兩啦。所以有多厲害你能感受到了吧。


第二個就是市場流通啦。這個不能從根本上解釋碎銀子的由來,但我覺得也是你手中持有碎銀子的原因之一吧。打個比方,你是個商人,一些客戶到你家來消費,沒有小票子,只能給你碎銀子。或者僕人給地主打工,薪水比較少,地主不可能給僕人一錠銀子吧,所以碎銀子也就出現了。


愛別生

在紅樓夢裡有一幕是寶玉得了點小病,襲人打發人去外頭請郎中。後來郎中給寶玉看完病,襲人便從床下的箱子裡找出些“散碎銀子”,用古代專用的銀子小稱——戥子稱了十兩散碎銀子給郎中,其中既包含診金費,也包含了給郎中的賞錢。

那這些碎銀子是怎麼來的呢?古人在正常商業普通交易過程中都用銅錢,小錢為半兩大錢為五株120個錢為一貫。一般情況下使用銅錢進行交易就夠用了,只有涉及到大額商業貿易才會用銀子。

對於那些鑄造的統一規格的銀子,比較好算價。如果不放心的話,還會有專業的人點驗銀兩。至於散碎銀子一般都是一些土豪或是商人才使用的,一方面他們有錢,另一方面有些時候如果攜帶銅錢或是大塊銀錠的話,會十分的不方便。

所以有些時候古人想了個辦法,就是把整塊銀錠剪碎了用,也有很多人會直接將整銀子掐碎,或者在整塊銀子上掐掉一個小角,然後使用那掰下來的碎銀子。在小說《紅樓夢》中就有著剪銀子的描寫。

寶玉道:“揀那大的給他一塊就是了。又不作買賣,算這些做什麼!”麝月聽了,便放下戥子,揀了一塊掂了一掂,笑道:“這一塊只怕是一兩了。寧可多些好,別少了,叫那窮小子笑話,不說咱們不識戥子,倒說咱們有心小器似的。”

那婆子站在外頭臺磯上,笑道:“那是五兩的錠子夾了半邊,這一塊至少還有二兩呢!這會子又沒夾剪,姑娘收了這塊,再揀一塊小些的罷。”

順便一提戥子學名戥秤,是一種宋代劉承硅發明的衡量輕重的器具。據說當時宋朝主管皇家貢品庫藏的官員劉承硅,鑑於當時一般的木杆秤計量精度只能精確到"錢",遠遠不能滿足貴重物品的稱量,於是經過潛心研製,首先創造發明了我國第一枚戥秤。

如果遇到一些厲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憑經驗手感就能說出你的碎銀子是幾斤幾兩。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銀子成色也並非完全一致,總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導致成色不足。

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銀子都有摻假的,有些人在製作時銀子的時候會添加錫和鉛一類東西,所以商家還要換算成色之後來計算銀子的實際價格。所以不要小看了這些碎銀子,它的購買力可不小。至於有些電視上動不動就用碎銀子買東西,完全就是瞎扯淡。


小王子木有錢

古代的碎銀子大多是用剪刀剪下來的。知道為什麼古代1斤是16兩嗎?就是為了無論剪多少次銀子,都能對半剪。

與古裝劇裡隨便買個東西都是一大錠銀元寶不同,銀子在古代是非常值錢的,除非大筆的交易,一般生活中都是用銅錢。

銀子到底有多值錢可以看看林則徐當時的一段記載:

“當中熟之歲,大約每人有四五分, 即可過一日 。若一日有一錢 ,則諸凡寬裕矣 ”

簡單翻譯:一個人一天有1錢(0.1兩)銀子就可以過的很瀟灑了(這是清末時期,以前更值錢)

那進行大筆交易時用銀子怎麼用呢?

上剪子!要多少剪多少,剪完再稱重量。

所以這大量的碎銀子就這麼來的

當時用銀子交易,剪子和稱是必備工具,稱是專門用來稱金銀的“戥(děng)子”,比一般稱更精密。

梁山好漢追求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稱分金銀”,更是說明了銀子的交易分配得用稱。因為他們搶的錢太多,都不屑於用戥子了,直接用大稱!

這樣用銀子當然很不方便,於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後來人就用這樣的銀子了:


福林說歷史


古代碎銀子是把原來原來整塊的銀錠弄碎了,方便攜帶。






古代商鋪裡會準備天平,和戥子,就是小秤。還有鉗子,剪開碎銀子用。錢莊還承接碎銀子熔鑄大元寶,整銀換碎銀等業務。金銀銅錢當然有官方規定或者約定俗稱互相商議的兌換價格。


超弦

明代中期,白銀在市場流通中十分廣泛,取得了正式貨幣的地位。為什麼有了成綻銀子,古人還廣用碎銀呢?碎銀又是如何使用,果真如古裝劇中的店小二,巧手一掂,就知輕重大小?

一.白銀作為流通貨幣的使用

白銀,因其色白,故稱白銀。自先秦便有使用白銀的文獻記錄以及考古學證據,但是直到宋代,白銀才逐漸實現全面貨幣化。元朝雖有過發放紙鈔、禁用金銀的命令,但在元武宗時開放金銀買賣,使得白銀成為民間合法的流通貨幣。從明代中期開始,政府弛用銀之禁,最終形成了“朝野率皆用銀,其小者乃用錢”的格局,白銀在中國開始取得正式貨幣的地位,並且逐漸發展為流通領域內的主要貨幣。清朝奉行白銀與銅錢並行的政策,但重銀輕錢,以銀為本,以錢為末。人們往往大數用銀,小數用錢。

二.白銀的形態

廣義上說,碎銀與成綻銀子相較而言,是散碎、分量不一、大小有別的金屬貨幣。 從元代開始,“錠”字比較固定地表示五十兩白銀,因此也成為了一種表示銀兩的單位。明代官鑄銀錠分大錠和小錠,大錠為50兩,小錠則包括30兩、20兩、10兩、5兩等。5兩以下,一般稱為碎銀。

三.碎銀的出現

碎銀的出現是貴金屬貨幣輕易攜帶、便捷交易的需要。在古代的市場交易中,一枚成綻的銀子所代表的面值往往遠甚於所購商品的價格,而銅錢的購買力又相對較低。明初白銀一兩值錢1000文,至明末時,銀價每兩上升至約2500文。清代前期大約在一兩兌800至1200枚銅錢,道光以後大約在1500至1800枚之間,而到了咸豐時期,大約白銀一兩可兌2000至3000枚銅錢。

舉個具體例子或許更直觀:光緒十五年,70公斤穀子的價格約為銀一兩四錢六分。因此,在明清很多日常交易中,一錠銀子往往需要剪碎成數塊多次使用。

四.碎銀的使用

成綻銀子往往需要剪、刀、鑿等工具實現剪裁。剪裁後的碎銀使用也十分複雜,包含色、平、兌為核心的銀兩使用制度。

色,即成色,指白銀的含銀量,即純度。到清代,專用“紋銀”指代含銀量約為93.5374%的標準白銀。清代所有的白銀交易,均以此為標準來核算白銀的價值。

平,指平碼。清代形成了“庫平”這一衡制,庫平一兩約合今37.30克。但各地的衡器缺乏統一的校正,在不同的地區,同一枚碎銀,其重量和價值都是不同的。

兌,即兌換,白銀在實際成色與虛銀標準之間、不同平碼之間的價值換算。由於白銀成色的認定,各地平碼標準的差異,同一錠白銀在不同的地區,會產生不同的價值。

綜上所述,碎銀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是非常複雜的,只靠手就能掂量出重量恐怕不實。


培優網資訊

碎銀子就是散的,古代的官銀都是成錠的,極少在市面上流通,而這些碎銀子都是用剪刀剪的。那個時候都是有那種小稱的,幾錢幾錢的那種稱,中藥材店,大家都可以看到那個小稱。還有那種小天平。

這個希望大家有時候去當地的博物館看一下。很多都有出土的那種銀錠。還有那種古時候的銀票。而碎銀子很少。因為碎銀子的流通性很廣泛。很多人會把碎銀子熔了打首飾之類的。

為什麼說很少有人用那個大銀子呢?因為大銀錠裡邊兒成分差異特別大,現在有假幣,古代也有假銀子,那種假銀錠裡邊兒,參雜一些錫鉛容易影響成色。為了防止收到這些假銀子,基本上流通的都是碎銀子。其實在用的時候,並不是像影視劇裡邊兒手掂一下,都是要過那種小天平和小稱的。也有一種就是鑄造的那種小模子,專門澆築些零碎銀子,重量都是一定的。

所以不要迷信於電視劇,多去博物館看看,看一下那些文史類的正史書籍。沒有壞處。關注行者,享受問答的快樂,我們不一樣。開闊別樣的視野!


曾經有一個人老說,如果穿越過去會怎麼樣怎麼樣?我說你看一下正事,古人上個廁所用的竹片木片刮,你能不能受得了?他看完之後說不穿越了。


行者視野

古人一般會把大塊的白銀鑄造成錠,打上標記,稱為庫銀。這種庫銀一般用於大宗交易,所謂的銀元寶就多是這些東西。當大塊的元寶需要被拆算使用時,就會被分割開來,這些分割的部分在民間流行,形成了碎銀子的最大來源。

而隨著碎銀子不斷被分割,割銀子的工具也應運而生,比如切銀子的銀刀,錘子,鑿子,稱銀子的天平,桿秤,古人做的非常細分。有些大商戶,會把收集的散碎銀子重新融化,形成新的大塊銀子。但一般的商人和用戶很少這樣做,因為銀子中的雜質成分差異特別大,現代有偽鈔,古代也有假銀子,不少私鑄的銀錠,大量添加了錫鉛等金屬,非常影響銀子的成色。甚至一些官府朝廷也幹這事兒。成色差異巨大的銀兩融化後需要重新把握成色,這樣就會造成虛耗,這部分虛耗被稱為火耗,也是古代地方官府明著貪汙的由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