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

爱动漫的老史

白银在明清年间,才真正成为法定货币,但官方发行的白银货币“银锭”,基本都是大个儿造型。明朝时的“船形银锭”,中期以后在市面上越用越多。

但这种银锭最小额也有五两,碰上日常小额交易,就需要剪开使用,于是就有了“碎银子”。

当时剪碎银子的日常用具,叫做“夹剪”,这种铁制工具形状和剪刀相似,但没有剪刀的锋刃,常用来在交易时剪银子。放在《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里,也是“出镜率”极高。另外还有锤子和凿子,把整个的银锭砸成几块,成了我们熟悉的“碎银子”。

那怎么判断碎银子的重量?明清年间有经验的店铺伙计,通常都练出这手艺,一块碎银子拿到手里,掂量一下就知道斤两。普通老百姓身上,也常带着称碎银专用的戥子,这是一种袖珍的小秤。测量精度为一厘,五两以下的碎银都能精确称量。甚至药铺买药时,也通常用它来称量药材重量。是为明清年间老百姓常用器具。

不过,放在明清年间,白银到底还是贵重物品,特别是到了清代中期时,白银价格更是飙升。清初一两白银最低时,可以兑换七八百文铜钱,而到了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以《林则徐集》里的估算,已经暴涨到一两白银兑换一千七百文铜钱。所以用“碎银”时,也是越剪越细,甚至还出现了更小的“银角”,袖珍的一小块,也能换几十枚铜钱。所以当时日常的交易,基本还是用铜钱。能出得起碎银的,大多是有钱人。

但是到了明清老百姓完粮纳税时,自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起,老百姓交税主要是交白银。交上来的也多是散碎银两,但官府要把税银上交入库时,都要熔铸成标准的官银。从碎银到熔铸官银,自然要损耗白银。这部分损耗叫做“火耗”,自然也由老百姓买单。明清年间老百姓负担的“火耗”,有时能达到正税的数倍。

而在明清民间,也有这种专门兑换白银的店铺:倾银铺。比如把散碎的碎银兑换成大型的银锭,或者把大银锭敲成散碎银两,这家店铺都可以提供服务,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一类店铺,在冯梦龙的《三言》小说里“出镜”极多,可见明末时候,已经十分普及。

到了清朝中期时,票号经济出现,比如清代中期的日升昌票号,生意就遍布全国。大额的白银交易,原先是押送白银,这时就变成用日升昌的汇票。到了清朝道光八年,即公元1828年时,连苏州知府都惊呼:“向来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处,每年来苏办货,约可到银数百万两……自上年秋冬至今,各省商贾,具系汇票往来,并无现钱运到”。也就是说,原先几百万两白银的大宗生意,这时都可以用银票解决。

古代经济的发展程度,仅从白银到银票的演变,用银的方便程度,就可看到其中脉络。


历史风云录

明代的白银每锭的重量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五十两一锭,有的是十两一锭或五两一锭。现在保存下来的,最重的重达五百两,最轻的只有几分。

按照明朝法令,锭上一般标有重量多少和工匠姓名。

但在实际的交易中,这些大家伙携带不方便,而且一般也不好交易,往往需要使用碎银。碎银有的是使用者自己把银锭剪碎,有专门的工具,交易的时候由店铺称重,有的是由银匠弄碎,上面有的会标注重量。碎银子一般是积攒了一定数量的碎银之后铸为银锭。银匠在代人铸银成锭之后,收取加工费,称之为火钱。

银匠店铺在把制作碎银子和重铸碎银子的过程中,都有很有猫腻,有的偷工减料,有的以次充好,甚至还有往里面加铅的。

我们看很多古装电视剧里,到酒店吃饭,动不动就拿出几个碎银子往饭桌一放,说不用找了,然后扬长而去,其实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店家会怀疑你拿的是不是真的银子。


历史有妖气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碎银”,碎银就是指散碎、分量大小不一的银子,和成绽的质量大小相同的银子完全不同。

古人在正常的商品交易中,大多是用铜钱,高消费、大面额交易才会用银子。但是大块的银绽待在身上又沉又不方便,如果再一不小心磕坏了边边角角,那好几天的生活费就泡汤了。这时候,碎银就诞生了!随身携带一些细小、轻便的碎银,岂不是很方便?那么,碎银是怎么来的呢?一种方法是将一块完整的银绽剪碎成一小块一小块地用,或者是直接将整银子掐碎,或在敲掉一块边边角角。

如果是在一些小店铺、集市上买东西,一般都是用铜钱,用银子卖家也没法找钱,除非你不要找零~一般需要用银子的地方,都是比较高级的,比如茶馆、酒楼之类的。

那在实际生活中,这种碎银子是怎么用的呢?如何知道是重几两呢?

这种银子使用起来确实不方便,因为没有固定面值,所以使用的时候需要用专门的秤来称重,和药房里用来称药的秤差不多。由于在市面上流通的碎银成色不一,有好有坏,所以在兑换的时候要根据成色逐一换算。如果信不过,可以找公估局进行鉴定。所以A地的商人如果到B地进行交易,直接用A地的银子是不行的、不合法的,需要到商会兑换成B地通用的银子,或者将银子重新加工,铸造成B地当地的银子式样。


老照片

古代人一般用铜钱,如果消费很高的话,会使用银子,而一大块银锭带在身上肯定不方便,那么这个时候会怎么做呢?当然是带些碎银子,那么又有一个问题了,碎银子怎么来的?下面列举几种碎银子的来源。

首先呢,第一种方法就是把整块银锭剪碎了用。有很多人会直接将整银子掐碎,或者在整块银子上掐掉这个小角。古人交易的话,如果是小的集市啊摊子啊基本都是用铜钱来交易,人家也没办法给你用银子,除非你非常豪的不要零头了,但是如果你是去了需要用到银子的地方,一般店家都有秤的,像这种地方都是档次比较高的,比如一些茶楼啊、酒楼啊、青楼啊什么的,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还要换算成色之后来计算,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碎银子是几斤几两,当然了,一般都是两啦。所以有多厉害你能感受到了吧。


第二个就是市场流通啦。这个不能从根本上解释碎银子的由来,但我觉得也是你手中持有碎银子的原因之一吧。打个比方,你是个商人,一些客户到你家来消费,没有小票子,只能给你碎银子。或者仆人给地主打工,薪水比较少,地主不可能给仆人一锭银子吧,所以碎银子也就出现了。


爱别生

在红楼梦里有一幕是宝玉得了点小病,袭人打发人去外头请郎中。后来郎中给宝玉看完病,袭人便从床下的箱子里找出些“散碎银子”,用古代专用的银子小称——戥子称了十两散碎银子给郎中,其中既包含诊金费,也包含了给郎中的赏钱。

那这些碎银子是怎么来的呢?古人在正常商业普通交易过程中都用铜钱,小钱为半两大钱为五株120个钱为一贯。一般情况下使用铜钱进行交易就够用了,只有涉及到大额商业贸易才会用银子。

对于那些铸造的统一规格的银子,比较好算价。如果不放心的话,还会有专业的人点验银两。至于散碎银子一般都是一些土豪或是商人才使用的,一方面他们有钱,另一方面有些时候如果携带铜钱或是大块银锭的话,会十分的不方便。

所以有些时候古人想了个办法,就是把整块银锭剪碎了用,也有很多人会直接将整银子掐碎,或者在整块银子上掐掉一个小角,然后使用那掰下来的碎银子。在小说《红楼梦》中就有着剪银子的描写。

宝玉道:“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作买卖,算这些做什么!”麝月听了,便放下戥子,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了。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不说咱们不识戥子,倒说咱们有心小器似的。”

那婆子站在外头台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罢。”

顺便一提戥子学名戥秤,是一种宋代刘承硅发明的衡量轻重的器具。据说当时宋朝主管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鉴于当时一般的木杆秤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钱",远远不能满足贵重物品的称量,于是经过潜心研制,首先创造发明了我国第一枚戥秤。

如果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碎银子是几斤几两。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也并非完全一致,总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导致成色不足。

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银子都有掺假的,有些人在制作时银子的时候会添加锡和铅一类东西,所以商家还要换算成色之后来计算银子的实际价格。所以不要小看了这些碎银子,它的购买力可不小。至于有些电视上动不动就用碎银子买东西,完全就是瞎扯淡。


小王子木有钱

古代的碎银子大多是用剪刀剪下来的。知道为什么古代1斤是16两吗?就是为了无论剪多少次银子,都能对半剪。

与古装剧里随便买个东西都是一大锭银元宝不同,银子在古代是非常值钱的,除非大笔的交易,一般生活中都是用铜钱。

银子到底有多值钱可以看看林则徐当时的一段记载:

“当中熟之岁,大约每人有四五分, 即可过一日 。若一日有一钱 ,则诸凡宽裕矣 ”

简单翻译:一个人一天有1钱(0.1两)银子就可以过的很潇洒了(这是清末时期,以前更值钱)

那进行大笔交易时用银子怎么用呢?

上剪子!要多少剪多少,剪完再称重量。

所以这大量的碎银子就这么来的

当时用银子交易,剪子和称是必备工具,称是专门用来称金银的“戥(děng)子”,比一般称更精密。

梁山好汉追求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银”,更是说明了银子的交易分配得用称。因为他们抢的钱太多,都不屑于用戥子了,直接用大称!

这样用银子当然很不方便,于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后来人就用这样的银子了:


福林说历史


古代碎银子是把原来原来整块的银锭弄碎了,方便携带。






古代商铺里会准备天平,和戥子,就是小秤。还有钳子,剪开碎银子用。钱庄还承接碎银子熔铸大元宝,整银换碎银等业务。金银铜钱当然有官方规定或者约定俗称互相商议的兑换价格。


超弦

明代中期,白银在市场流通中十分广泛,取得了正式货币的地位。为什么有了成绽银子,古人还广用碎银呢?碎银又是如何使用,果真如古装剧中的店小二,巧手一掂,就知轻重大小?

一.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使用

白银,因其色白,故称白银。自先秦便有使用白银的文献记录以及考古学证据,但是直到宋代,白银才逐渐实现全面货币化。元朝虽有过发放纸钞、禁用金银的命令,但在元武宗时开放金银买卖,使得白银成为民间合法的流通货币。从明代中期开始,政府弛用银之禁,最终形成了“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的格局,白银在中国开始取得正式货币的地位,并且逐渐发展为流通领域内的主要货币。清朝奉行白银与铜钱并行的政策,但重银轻钱,以银为本,以钱为末。人们往往大数用银,小数用钱。

二.白银的形态

广义上说,碎银与成绽银子相较而言,是散碎、分量不一、大小有别的金属货币。 从元代开始,“锭”字比较固定地表示五十两白银,因此也成为了一种表示银两的单位。明代官铸银锭分大锭和小锭,大锭为50两,小锭则包括30两、20两、10两、5两等。5两以下,一般称为碎银。

三.碎银的出现

碎银的出现是贵金属货币轻易携带、便捷交易的需要。在古代的市场交易中,一枚成绽的银子所代表的面值往往远甚于所购商品的价格,而铜钱的购买力又相对较低。明初白银一两值钱1000文,至明末时,银价每两上升至约2500文。清代前期大约在一两兑800至1200枚铜钱,道光以后大约在1500至1800枚之间,而到了咸丰时期,大约白银一两可兑2000至3000枚铜钱。

举个具体例子或许更直观:光绪十五年,70公斤谷子的价格约为银一两四钱六分。因此,在明清很多日常交易中,一锭银子往往需要剪碎成数块多次使用。

四.碎银的使用

成绽银子往往需要剪、刀、凿等工具实现剪裁。剪裁后的碎银使用也十分复杂,包含色、平、兑为核心的银两使用制度。

色,即成色,指白银的含银量,即纯度。到清代,专用“纹银”指代含银量约为93.5374%的标准白银。清代所有的白银交易,均以此为标准来核算白银的价值。

平,指平码。清代形成了“库平”这一衡制,库平一两约合今37.30克。但各地的衡器缺乏统一的校正,在不同的地区,同一枚碎银,其重量和价值都是不同的。

兑,即兑换,白银在实际成色与虚银标准之间、不同平码之间的价值换算。由于白银成色的认定,各地平码标准的差异,同一锭白银在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综上所述,碎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是非常复杂的,只靠手就能掂量出重量恐怕不实。


培优网资讯

碎银子就是散的,古代的官银都是成锭的,极少在市面上流通,而这些碎银子都是用剪刀剪的。那个时候都是有那种小称的,几钱几钱的那种称,中药材店,大家都可以看到那个小称。还有那种小天平。

这个希望大家有时候去当地的博物馆看一下。很多都有出土的那种银锭。还有那种古时候的银票。而碎银子很少。因为碎银子的流通性很广泛。很多人会把碎银子熔了打首饰之类的。

为什么说很少有人用那个大银子呢?因为大银锭里边儿成分差异特别大,现在有假币,古代也有假银子,那种假银锭里边儿,参杂一些锡铅容易影响成色。为了防止收到这些假银子,基本上流通的都是碎银子。其实在用的时候,并不是像影视剧里边儿手掂一下,都是要过那种小天平和小称的。也有一种就是铸造的那种小模子,专门浇筑些零碎银子,重量都是一定的。

所以不要迷信于电视剧,多去博物馆看看,看一下那些文史类的正史书籍。没有坏处。关注行者,享受问答的快乐,我们不一样。开阔别样的视野!


曾经有一个人老说,如果穿越过去会怎么样怎么样?我说你看一下正事,古人上个厕所用的竹片木片刮,你能不能受得了?他看完之后说不穿越了。


行者视野

古人一般会把大块的白银铸造成锭,打上标记,称为库银。这种库银一般用于大宗交易,所谓的银元宝就多是这些东西。当大块的元宝需要被拆算使用时,就会被分割开来,这些分割的部分在民间流行,形成了碎银子的最大来源。

而随着碎银子不断被分割,割银子的工具也应运而生,比如切银子的银刀,锤子,凿子,称银子的天平,杆秤,古人做的非常细分。有些大商户,会把收集的散碎银子重新融化,形成新的大块银子。但一般的商人和用户很少这样做,因为银子中的杂质成分差异特别大,现代有伪钞,古代也有假银子,不少私铸的银锭,大量添加了锡铅等金属,非常影响银子的成色。甚至一些官府朝廷也干这事儿。成色差异巨大的银两融化后需要重新把握成色,这样就会造成虚耗,这部分虚耗被称为火耗,也是古代地方官府明着贪污的由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