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民黨的軍銜制度,看蔣介石的用人之道

辛亥革命後,新成立的中華民國沿用了剛剛實行不到一年的晚清軍銜制度,並在此基礎上做了一些改動和修補,軍銜制度逐漸完善。到了北洋政府時期,軍銜制又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可以在前面加上"名號",比如:段祺瑞,建威上將軍;馮國璋,宣武上將軍;張作霖,安國軍大元帥等等。北伐推翻北洋政府後,軍閥混戰,地方軍閥自己亂授軍銜,正所謂"上將多如狗,中將遍地走"。直到蔣介石異軍突起,贏得"中原大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了全國,蔣總司令整編軍隊,準備實施新的軍銜制度。

從國民黨的軍銜制度,看蔣介石的用人之道

蔣總司令

1935年四月,經過對全國軍官的審核,國軍開始重新授銜。蔣介石成為唯一的特級上將,也體現了此時其在國民黨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而八個一級上將中,只有何應欽一人屬於蔣的中央軍系統,其餘七人皆是為了平衡各地方軍閥的利益,像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李宗仁自不必多說,都是一方諸侯。陳濟棠當時也是雄霸廣東,號稱南天王。朱培德、唐生智則是北伐八個軍中的兩個軍長。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國民政府雖然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蔣介石名義上也貴為國家元首,卻也不得不向地方軍閥妥協,而國民黨內部的派系林立,也為其失敗留下了隱患。

而在此次的授銜中,很多有趣的現象可以讓我們管中窺豹,探查蔣介石的用人之道。比如,在人才輩出的黃埔一期生中,只有三位被授予中將軍銜,這裡面就大有奧秘了。這其中,胡宗南那是"校長"的同鄉,也是最信任的將領,李默庵則是在"中山艦"事件後,第一個宣佈退出共產黨的,授予他中將,體現了校長對迷途知返的學生是很看重的,也起到了樹立榜樣的作用。而另一位中將李延年,既不是同鄉,也不能成為榜樣,更沒有什麼過人之才,但是呢,他是山東人,與胡宗南一南一北,他能成為中將,或許是蔣為了平衡地域的利益,想表明自己沒有地域歧視吧。

從國民黨的軍銜制度,看蔣介石的用人之道

胡宗南

與"中將"軍銜相比,很多的"少將"更加的名不副實,更能體現出國民政府的腐敗。像唐生明,一個黃埔四期生,沒打過什麼仗,就因為是唐生智的弟弟,1936年1月就敘任少將,反而是杜垏明、鄭洞國等幾個一期生,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到1936年10月才混上少將。最慘的是範漢傑,作為黃埔一期中第一個擔任師長的,比胡宗南還早,因為在"福建事變"中站錯了隊,僅僅被授予了"上校"軍銜。

從國民黨的軍銜制度,看蔣介石的用人之道

範漢傑

蔣介石用人,既考慮地域、派系平衡,又喜歡用自己的同鄉、學生,還過分看重對自己個人的忠誠,唯一沒有做到的就是"任人唯賢",如此說來,其敗亡臺灣也在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