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風俗的特點:歷史傳統與現代風尚並行——古老而新生

潮汕地域有兩個主要民系,一是原稱的福佬人,一是客家人。兩個民系主要以言語的不同相區別;前者講福佬話,今多稱作潮州話,居民多居北部山區、半山區,與講客家話的興梅地域為鄰。

潮汕風俗的特點:歷史傳統與現代風尚並行——古老而新生

兩個民系關係親密,有許多要素使這兩個民系習俗習性既相異又有共同特性。要素有六:一、長期同是轄屬於一個行政區。清雍正乾隆以前,興梅地域多數中央同為潮州轄屬;20世紀上半葉,興梅地域以致海陸豐,同為粵東行署區或汕頭專署區轄屬。二、山水相連,道路相接。三、同是中原移民,先來慢到,同傳中原文化。四、先民土著同是畲、瑤、俚、疍。歷經整合,多已難分彼此。五、同是僑鄉,受海洋文化影響。六、當代同受現代物質文化和肉體文化全面猛烈衝擊。上述六點是構成共同點的根本要素。但是“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由於所處自然環境差別、言語溝通差別、文化積習差別,又構成各自個性,即各具特性。

兩個民系以及現存的少量畲民、疍民的習俗習性,都具共同的總特性:多元交融,豐厚多彩。其詳細特性有三:

潮汕風俗的特點:歷史傳統與現代風尚並行——古老而新生

(一) 歷史傳統與現代風氣並行——古老而重生

觀念:“忠孝仁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以及民俗的“人死留名、虎死留皮”、“誠實總久在”等在封建社會傳播下來的古訓;民國時期的“天下為公”、“禮義廉恥”;社會主義時期的忠黨愛國、為完成共產主義社會而忘我獻身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肉體;當前轉軌社會新歷史時期呈現的恢復強調個性解放、個人價值、“敢拼就會贏”、義利統一、發揚愛心等觀念並行,只需在行為上不冒犯法律,都在人們的腦屏裡“八仙過海、天馬行空”,而在行為上有益於世的,會遭到讚揚獎勵,以資倡導,欲蔚成肉體文化。

言語:如文言文文言詩倡行近百年、古文舊體詩並不消逝一樣,日常用語中,舊辭彙新術語、摩登話老俗語並行。春節拜年,“請檳榔大吉”、“祝賀發財”、“新年高升”、“新年大吉”、“同同同同”,與“新年快樂”、“閤家歡樂”、“新年OK”、“good,year”並行。另,語音上,方言語音與普通話(國語)並行,並夾雜少數外來詞彙語音。

服飾妝扮:T恤牛仔、斜襟對胸、西裝革履、長衫短褂、橄欖鴨舌、喇叭超長、百褶超短、金戒項鍊、腳環手環,馬尾龜鬃、禿頭茂發、企領無領、紅唇粉面、文身聳鼻、畫眉割目……並存。古今中外,百花齊放。

飲食:中餐、西餐,漢堡包、紅桃粿,滷鵝、北京烤鴨,咖啡、可可、時間茶……並存。

住房:鋼骨水泥大廈、三合土“四點金”,別墅、篷棚屋……並存。

行(外出):坐飛機,看日曆;駛汽車,拜土地;

醫療:中醫西醫、中藥西藥,中西分離,打針、B超、青草藥……並存。

用物:煤氣管道、節煤爐、柴草灶……並存。結論:古老而又重生。

(二) 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交匯——既激進又開放

潮汕依山面海,僻居一隅,俗稱“省尾國角”,古為罪官囚徒放逐之地,與中原交通不便,中原移民到此,少與黃河、長江文化興旺之區交流,反而保存許多古中原文化,如潮汕方言保存許多古漢語,但潮汕面向海洋,海外交往較多,相關於內陸,卻又是開放較早之區,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在這裡有更多的碰撞交匯交融。

言語:保存大量古漢語詞彙。古漢語詞如:目(眼睛),走(行、跑),企(站立)糜(粥),箸(筷子),攬(摟),睏(睡),肥(胖),青盲(瞎子),倞(強,聰明能幹), (飽),轔(車輪、輦),其他如欲、勿、目汁、伊人、鼑、抓、捾……

保存古漢語8個腔調,即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今普通話,只要4聲,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用普通話朗讀古詩,不及用潮音朗讀之多合韻。

潮汕語詞音調,保存大量古漢語詞並完整保存8腔調,但潮州話又是開展和開放的。其先民在南徙定居過程中,接納了各地的方言詞彙和言語,包括原來土著語詞語音,構成了潮汕方言方音,同時又接納了一些從海外傳入的外來詞。特別是清代以來,過洋或到東南沿海各地營生、做生意者甚多,傳入了一些外來語,有的商定俗成,成為熟語。如:鴨片(英語Opium),摩托(英語Motor),咖啡(英語Coffee),咖喱(英語Curry),恤衫(英語Shirt),沙發(英語Sofa),雪茄(英語Cigar),牙力(英語Glass),酒巴(英語Bar),基羅(英語Kiolgram),羅的(英語),紗籠(星馬語Saromg),沽裡(星馬語Kuli),把家車(星馬語Pakai),須甲(星馬語Su-Kha),“哥櫪”(Gaoleh包菜,也是外來語,未考來自何方),巴圖魯(滿語。原是清廷賜給有功勇士稱號,在潮汕則喻作粗魯無文化之人。),紅毛灰(水泥,自創詞),火水油(火油、自創詞),含巴浪(粵語),陽扮仔(洋盤仔,上海話轉音)。

上述只是從言語上舉證海洋文化傳入,融會成潮語的一局部。它如物質的傳入,上述語詞已提到一局部,又好從南洋傳入的條格浴布、通帽、布涼椅等等用物、食物、建築資料,同內陸外鄉的同類項物品,交匯成一種中央物質文化。

再舉個例:內陸外鄉居民守土觀念家庭觀念甚強,如“父母在,不遠遊”、“在家千日好,出外朝朝難”等古訓都曾經長期支持著潮人守土安身,但在海洋文化的衝擊下和營生的需求,也一批一批陸續不時地向外遷移。近年變革開放,成立汕頭經濟特區,內陸文化遭到外來文化全面衝擊,新文化、新思潮,構成新社會習尚與傳統文化正在交匯交融。

結論:既激進又開放。

潮汕風俗的特點:歷史傳統與現代風尚並行——古老而新生

(三) 福佬與客家相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潮汕縣縣有客,只要澄海無客”。潮汕地域的北部,如揭西、揭東、普寧、惠來、饒平諸縣(市)的上半部多講客語,由於與講福佬話居民關係更為親密,構成了被稱為“半山客”的地帶,習俗更為接近或相同。如原產生於講客語地域的揭西縣河婆鎮的三山神“三山國王”,後來成為整個粵東至海外移民共同信奉的中央維護神;而從福建傳入先在潮汕沿海流播的海上維護神媽祖(天后),也成為這一地域沿海沿江居民的共同維護神。南寧末代帝王過潮州,文天祥、陸秀夫勤王護駕,人們出於民族感情,崇敬帝王和民族英雄,產生許多寧帝昺和文陸二相傳說,並有一些共同的信奉活動,如潮陽市之祭大元帥墳,揭西縣客語區五經富之祭張陸度寧將亡魂,都是同出一源的共同信仰崇拜。“出花園”是粵東地域潮客共同特有的一種人禮,只是“出花園”少男少女的年齡有別(潮語區15歲,客語區16歲)和詳細典禮有所不同而已。終究源於何區何時,當代有關記載未能考述,僅見清《南澳縣誌》載,南澳同知溫應廣《南澳竹枝詞》有“出花園”一首:“花開花落漫同論,雨露栽培在本根,預卜春風紅杏好,一枝今已出花園”。不論“出花園”之俗始於哪一民系,共有之俗,闡明是互染而成的。飲食物之牛肉丸、魚丸、時間茶潮客均有,魚丸應是濱海之潮語區先有,時間茶是潮語區最普通,此兩種應是潮語區影響客語區,牛肉丸則難猜斷。秫米紅酒、米(米呈)客語區產質優而著名,應是影響潮語區的。這些雖未有文獻可考證,然大同小異正說互染所致。土樓圓寨和半圓圍龍屋是閩西南、興梅及潮州饒平北部客語區的主要村寨住宅方式,潮語區之潮安鳳凰、鐵鋪、磷溪、官塘、澄海之蓮華諸鎮,也有土樓寨,這顯然是從客語區傳來的。

上述諸例,闡明潮客兩民系民俗之相染。

至於畲民、疍戶,前者自唐代以後,歷經剿撫,散處各地,不認其為畲族,多已難覓其祖跡;疍戶自明以後,歷經遷處內陸,其言語習俗,多與潮旅居民融為一體,習俗同樣相染趨於分歧。即便是當代依民族政策而確認之潮安鳳凰山區之五處畲族村落二三千人口,近客語區的根本講客家話,近潮語區的根本講潮州活,能講少量畲語的,也僅是少數老人;習俗則除春節信奉狗頭王公和舉行招兵節外,大多趨同。饒平柘林疍民,自1956年已全部上陸住西澳。這支疍民,是清末從珠江口移來的,講粵語並非先民土著,今習俗也多從當地之俗。畲、疍與潮客言語習俗之互染,皆同一現象。

結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述三方面特性,歸結成一個總特性:多元交融,豐厚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