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賣的是石油,買不來的是“沒油”之後

中東賣的是石油,買不來的是“沒油”之後

石油是中東重要的經濟來源,也是西方國家對中東的重要依賴商品。工業製造離不開石油,而中東又是許多西方工業國家石油主要來源地。如果中東不出售石油,那麼將會給該地區的經濟帶來十分嚴重影響。中東國家長期發展經濟,需要改變對石油的長期依賴,發展其他經濟產業。

在石油價格堅定的時候,中東地區經濟隨之繁榮,特別是價格在100美元以上時,許多中東國家都因此而成為高收入國家。在金融危機之後,特別是美國原油產量持續增長,使石油的價格下降。石油價格的下降,也打擊了伊拉克、委內瑞拉、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的經濟,使當地經濟通貨膨脹嚴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最近一年,石油價格下降趨勢改變,一路向上增長。2018年石油價格達到了80美元,歐佩克石油組織減產穩重了油價,但並非長久之計。在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準備調整油價之時,國際石油期貨聞之而跌,部分國家對石油價格產量是增加還是減少產生很大分歧。

中東地區是石油重要產地,也是當地經濟的支柱,缺少石油之後當地經濟也會陷入下滑,甚至會出現經濟崩潰。出口石油可以掙取大量外匯,實現貿易高順差,由於中東是全球重要石油生產基地,對石油價格具有一定控制權。

現實的國際經濟環境,難以維持長期的石油價格堅挺。不關是歐美國家,還是新型發展中國家都在開發光能、核能、水能等清潔能源,對石油資源使用量漸漸被可循環資源所代替。新能源需求量下降,石油資源需求也就隨之而跌,這也是全球能源市場新趨勢。

石油非可再生資源,對環境汙染影響大,且全球分佈特別不均。中東地區石油開採已經持續了幾十年,最長的石油開採國家已經開採了一百多年,可使用儲備正在持續下降。石油被新能源漸漸代替,油價是否可以恢復往日百元價格,依然是一個謎題,而全球對石油需求總量下降是經濟大趨勢。如果中東不改變對石油的依賴,將會對經濟增長,帶來經濟蕭條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