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配啤酒?是的你沒聽錯,德國鹼水面包瞭解一下……

麵包配啤酒?是的你沒聽錯,德國鹼水面包瞭解一下……

Pretzel是經典德國鹼水面包,又叫德國結、啤酒結、蝴蝶餅、普雷結、扭結餅,甚至叫椒鹽餅……看完這麼多名字,你可能大概瞭解它的特點了。

麵包配啤酒?是的你沒聽錯,德國鹼水面包瞭解一下……

那深棕色發亮的外皮,上面鋪著一粒粒的大顆粒,不是糖,而是鹽!Pretzel外皮酥脆,口感緊實有嚼勁,細細品嚐會有純樸麥香。只不過沉甸甸的份量和深色調,大顆鹽粒都無疑告訴你,在好看外表下,這可能是個重口味麵包。

有的中國人初次吃到正宗的Pretzel的時候,形容那味道鹹到發苦,這還是把鹽粒都摳掉了以後,依然讓人無法下嚥。

這裡面固然有德國人口味偏重的緣故,也有吃法的原因。歐洲人吃正宗歐包,也不是幹啃的。同樣,吃Pretzel最好也搭配些可以喝的東西。例如搭配牛奶做早餐,這時候Pretzel鹼水面包的優點就出來了,吸入牛奶後更顯外酥裡嫩。

只不過更多的時候,Pretzel搭配的不是牛奶,而是啤酒!

麵包配啤酒?是的你沒聽錯,德國鹼水面包瞭解一下……

喝啤酒的時候吃麵包,這麼詭異的吃法,讓很多人不解,不過如果你試過一次,就會發現Pretzel和啤酒真的很搭,勁道十足的小塊Pretzel,這時候被“液體面包”中和,在口裡發出妙不可言的化學反應,出乎意外地迷人。據說這是因為鹼水面包與啤酒的酸性中和了,德國人認為Pretzel可以保護胃部,中和啤酒,讓他們千杯不倒。

藉著和德國啤酒的美好組合,Pretzel被世人所熟知,Pretzel的造型不但成為了許多德國麵包房的標誌,還有人將它縮小變成如餅乾一樣的零食。甚至還有如AuntieAnne’s這樣的連鎖店將它改造成了街邊快消小吃,上面覆蓋的不再是鹽,而是厚芝士、巧克力醬、芝麻甚至綠茶味,不過這樣的味道,德國人看了可能想哭。

麵包配啤酒?是的你沒聽錯,德國鹼水面包瞭解一下……

相傳德國鹼水面包Pretzel,起源於中世紀,一個在BadUrach的麵包師,因犯罪被國王懲罰賜死,而由於以前他的麵包做得實在太棒,所以被允許給他一個彌補的機會:製作一款麵包,有脆的地方也要有軟的地方,並且能夠看到三縷陽光,那就將被赦免絞死,重獲自由。

麵包師冥思苦想無計可施,求助於烘焙同行;其中他的一個朋友雙臂交叉,一副冥思苦想狀給了他創作靈感,鹼水面包細的地方代表雙臂交叉,烘烤之後相對較脆,粗的地方代表腦袋,烘烤之後你相對較軟,交叉部分有三個空洞可以看到三縷陽光;他趕緊連夜趕製,準備烘烤時地滑摔了一跤,麵包散落一地,由於時間緊迫來不及重新制作,他硬著頭皮把麵包從地面的水漬中撿起烘烤,結果烘烤後的麵包表皮棕紅髮亮,十分誘人,國王品嚐之後大悅,麵包師被赦免。

事後麵包師得知,地面水漬為保潔人員清潔地面油汙所留,失誤滑倒造就了經典產品。後來這位麵包師經過改良,把鹼水浸泡過的麵包“腦袋”劃上一刀代表自己死裡逃生;這個刀口也表達了對國王的赦免之恩,因為刀口像他面帶微笑,露著潔白的牙齒,表達他對國王的敬仰之情;烘烤時麵包上面裝飾上粗鹽粒代表汗珠,虛驚一場,這個故事被大家稱讚並廣為流傳至今。

德國鹼水面包pretzel,既有著有虔誠的意義,還可以調節身體酸鹼平衡,既有著浪漫的象徵,也有著傳奇的故事,失誤造就經典,危險與美味並存。

網上常流傳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這樣的謬論,作為麵包國度的德國人用行動粉碎了這種謠言。他們吃麵包也喜歡趁熱吃,尤其是Pretzel,配上德國地道的酸黃瓜和芥末蘸醬,加一杯德國啤酒,吃得停不下來。

麵包配啤酒?是的你沒聽錯,德國鹼水面包瞭解一下……

無論你吃不吃得慣Pretzel,德國人對於麵包所遵循的古老烘培規則,卻是放之四海皆準的: Ohne Geduld keine guten Brötchen——沒有耐心,就沒有好麵包。

今天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春季烘焙展中,貝太廚房攤位就請來了烘焙高級技師李連兵老師在現場教授這款德國鹼水面包的做法,未來兩天我們還會有大師現場展示,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現場觀看喲~

麵包配啤酒?是的你沒聽錯,德國鹼水面包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