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比起这两天朋友圈天南地北的“骂战”,陈冠希,永远用桀骜不驯和以德服人四个字,站在宇宙鄙视链的顶端。

《中国有嘻哈》被陈老师DISS过多少回,已经数不清了。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而近日,这档嘻哈选秀节目也对陈老师展开了激烈的反击,总导演“胖虎”大放厥词:关于陈先生,“我们从未接触过他,联络过他,以后也不会想到他。”

旁边的制片人陈伟更扬言:陈冠希的调性,和节目不搭。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这位大哥总算说了句大实话。

陈冠希,你真的“配不上”《中国新说唱》。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从去年的《中国有嘻哈》第一季开始,节目就明目张胆地抄袭韩国选秀SMTM。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而陈冠希,则一直苦口婆心地教导青少年,要做自己,中国人,要有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人设调性不搭

张震岳能否胜任嘻哈选秀评委已是旧话,新任的邓紫棋担任导师更让人大跌眼镜,节目组对其的解释是邓紫棋具有强大的商业号召力,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看这档节目。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而吴亦凡,一直请国际大咖和顶级制作人给自己商业包装,和travis的合作也好,超前的曲风也罢,无一不费尽苦心。虽然多少有些违和,却也见到了诚意。

吴亦凡(团队)那么努力,不过是为了从流行歌手,流量明星身上找到关于嘻哈的基因。

比起以上挖空心思找调性的导师,陈冠希就显得“不务正业”很多,从没有和国际大咖有过音乐上的合作,也没有刻意去抱哪个黑人兄弟的大腿。

只是日常和他们打成一片罢了。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和JAY—Z勾肩搭背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和Kanye一起设计球鞋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和ASAP ROCKY共创潮流事业,成为一段佳话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陈冠希身上的嘻哈基因与生俱来,和嘻哈大佬们打成一片是他的日常,而不是板着扑克脸商业互吹。嘻哈是他的lifestyle。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从不刻意包装自己调性的陈冠希,真的和《中国新说唱》“不搭”。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对追求艺术和金钱的态度不搭

歌手,潮牌主理人,甚至明星,用这样的字眼定义现在的陈冠希都太过狭义。艺术家,才是对陈冠希最好的定义。从VICE的纪录片里不难看出,如今的EDC已经皈依佛系,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创作艺术上。

他当然也爱钱,毫不避讳对金钱的渴望与膜拜。只是这一切都基于忠诚于自己的作品,作品好了,钱自然就来了。

忠于艺术和品质,是陈冠希最难能可贵的态度。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心无旁骛地创造艺术,才是属于艺术家的使命,而在这过程中,会遇到钱。这是陈冠希如今的态度。

反观《中国有嘻哈》去年一炮而红的那几位,一夜成名以后,混圈的混圈,捞金的捞金,鲜有几个还能定定心心地坐在工作室里写上一首像样的歌。

圈子越混越广了,广告越接越多了,演出费越来越高了,舞台越来越大了。只是,再也听不到像样的作品了。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冠军GAI早已不是那个快意江湖的社会GAI了,再也听不到充满江湖气的作品,反之为了登上“大雅之堂”而费劲苦心,艾弗杰尼,TT之辈,忙着商演,走穴,为自己的黑料公关,也无心创作新的作品。

当然也不全怪他们,谁叫他们原来的作品已经下架了一大半。比起创作新歌“顶风作案”,赚点快钱比较实在。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当然这一切的源头,这锅PG1推脱不了。然而PG1沦落至此的起因,无非是没找准自己的定位加上自我膨胀,你一个刚走起来的嘻哈歌手,去混高处不胜寒的娱乐圈,难道不是自找没趣吗?

当然在恶劣的大环境下,在舆论和金钱,名利面前还能坚持做自己,坚持创作艺术,的确是件难事。

他们也才刚刚入世,而陈冠希,早已出世。经历了强过百倍的挫折和苦难后,终于看破红尘,活个明白,依旧做自己的陈老师,可谓真金不怕炉火炼。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如此清醒的陈冠希,也许真的“配不上”这档混淆商业与态度的选秀节目。

上述总结:陈冠希和《中国有嘻哈》这档选秀节目根本不在一个次元。而当初硬把陈冠希和这档节目扯在一起的,也绝非陈冠希本人,这也是他勃然大怒当众撕B的本源。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说到底,陈老师还是活生生被这档节目给消费了,从节目开播之前放出陈冠希或成为导师的烟雾弹那刻,陈冠希就担负着拯救嘻哈精神的使命。

正如他在微博上对神许下的三个愿望,最后一个:请在国内保护自己最爱的嘻哈文化。

陈冠希VS新说唱:到底谁配不上谁?

这档选秀节目,究竟是让嘻哈从地下走上地上,让默默无闻的地下rapper们走上台面,从而潜心创作,为喜爱嘻哈的粉丝或者路人带来更优秀的作品,从而传播嘻哈正能量的文化,还是打着“嘻哈”的名义暗度陈仓,把嘻哈文化当作一份产业中饱私囊?

在巨大的流量背后,嘻哈成为了商业的牺牲品,那些春光乍泄的嘻哈歌手,终究成为了艺术家和诗人,还是成为了金钱和名誉的奴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