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

石敬瑭,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

石敬瑭,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本是沙陀人,从小就沉默寡言,喜欢读兵法书,而且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当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石敬瑭时为河东节度使,双方互相猜忌。清泰三年,石敬瑭起兵造反,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石敬瑭会遗臭万年,主要与他造反并称帝这件事的过程有关,当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一己之私,实现自己打败后唐的军事目的,向契丹借兵灭后唐。石敬瑭为了让辽太宗耶律德光出兵攻打后唐,他不惜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并且向契丹称臣,甚至认比自己年轻的耶律德光为父!当时石敬瑭45岁,耶律德光只有34岁,如此厚颜无耻的皇帝,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他的军事盟友刘知远也说: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

石敬瑭虽然在契丹的相助下,很快取得了后唐的江山,建立了后晋,自己当上了皇帝。然而,他这个皇帝却当的并不舒坦,他不仅要称比自己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甚至连辽国贵族,只要石敬瑭的礼数稍有不周,人家就能大发雷霆,他还得弯腰低头去赔礼道歉。

而石敬瑭却是典型的“家里狠”,他在契丹人面前点头哈腰的,在自己国内却霸道的很。在石敬瑭称帝之前,不管是他自己还是治理地方政务,都很节俭。等他做了皇帝之后,就开始大肆敛财,大造宫室,极尽奢侈,同时他还把搜刮来的财宝拿去孝敬他的辽国主子。建国之初,首都定在洛阳,后来石敬瑭嫌其破旧,就迁都汴州,将汴州升为东京开封府。

北宋史学家薛居正在《旧五代史》里说,石敬瑭是太原人,而且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汉景帝时丞相石奋的后代,汉朝衰亡,关中京城动乱,其子孙后代流浪漂泊西部边远地区,定居甘州。若他真是石门之后,那他这番作为,岂不是有辱祖宗?而他自幼崇拜的李牧与周亚夫,难道不以此为耻吗?

当年李嗣源对他很器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还让他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号称“三讨军”,视他为自己的心腹爱将。后来在和后梁大将刘鄩对阵交战时,李存勖被刘鄩袭击,是石敬瑭率领十几名亲军驰入敌阵,东挡西杀,左冲右突,遏止住了后梁的攻势,掩护李存勖后撤,石敬瑭由此而名声远扬。那时的石敬瑭身上,骁勇善战,你很难想象,他会成为日后的儿皇帝。

千百年来,石敬瑭这个名字一直被钉在耻辱柱上,他在屈辱中当了七年的儿皇帝,面对国内的不断叛乱,权臣刘知远的威胁,外加辽国不断施加的压力,终于在忧郁之下,一病不起,结束了他短暂的皇帝生活。而他曾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献给契丹人,使中原门户大开,失去了北方屏障,令整个中原无险可守,造成中原百姓随时都会面临游牧骑兵南侵的这一后果,无论如何,他都会招来后世史书的唾骂,遗臭万年!正如薛居正所言:决鲸海以救焚,何逃没溺;饮鸩浆而止渴,终取丧亡。

石敬瑭,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