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大小并不是看官品,有时候四品比三品大,升权才是升官

古代官职大小并不是看官品,有时候四品比三品大,升权才是升官

这一说到官职,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九品芝麻官了,古代的官职,在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设定,我们普遍知道的就是,一品是很高的,而一次往下就是越来越低的了,像是一品大员跟九品小官自然是没法比的。

古代官职大小并不是看官品,有时候四品比三品大,升权才是升官

但是明朝怎么就不一样呢?为何明朝的从三品大臣转为正四品可以称为升官?按照我们一贯了逻辑,从三品到四品应该是降职了才对吧

古代官职大小并不是看官品,有时候四品比三品大,升权才是升官

先看看唐朝的官品,你应该就能够明白很多了。在唐文宗的时候,有一个叫做杨志诚的,他是一个武官,说白了就是一个大老粗,所以根本就官职就不太懂的一个人。当时皇帝给杨志诚升官,本来杨志诚是工部尚书,后来变成了礼部尚书,我们这样一听也是这样的,这不都是尚书吗,怎么会说是升官呢?

古代官职大小并不是看官品,有时候四品比三品大,升权才是升官

我们来看看这两个职务的管辖范围,工部尚书是跟工匠们打交道的,而礼部尚书是跟文官们打交道的,现在我们再来衡量一下,那个官职权力更大就很好判断了。所以说虽然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都是正三品的官员,但是礼部尚书的权力比工部尚书的大太多了,这就是为什么说是升官的原因了。

古代官职大小并不是看官品,有时候四品比三品大,升权才是升官

不过这个杨志诚不明白,白白的把这样好的官职拱手让人,自己做了个仆射,不过仆射是从二品,二品比三品听起来是好听的。

古代官职大小并不是看官品,有时候四品比三品大,升权才是升官

同样明朝也是这样的,就像是左都御史跟礼部尚书都是正三品,但是要是给人升官,那么一般都是先升到左都御史,在升到礼部尚书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因为礼部尚书比左都御史掌管的职权大很多,所以在品职上都是三品,不过要是当上礼部尚书也就是升官的表现了。

古代官职大小并不是看官品,有时候四品比三品大,升权才是升官

所以啊,为何明朝的从三品大臣转为正四品可以称为升官?就是因为我们不嗯呢该只看品秩,要看重的是权力的大小,要是任的官职比之前的权力更大了,那肯定就是升官了。这里说的三品大臣转为正四品说是升官,这里的升官指的就是升的权力,不是品秩。

古代官职大小并不是看官品,有时候四品比三品大,升权才是升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