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崇祯皇帝: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任皇帝,在位年号崇祯,世人多称他为崇祯皇帝,他16岁继位,34岁因国破家亡选择自杀,大一统的明朝在他手中灭亡,由于他是末代皇帝,很多人对他心怀不满,认为是他毁了明朝,可是从史书上看,崇祯皇帝可以说是一位励精图治、兢兢业业的好皇帝,那为什么明朝会在他的手中灭亡呢?

据史料记载,崇祯皇帝勤于政务,是自太祖朱元璋之后最勤政的皇帝,他为了处理公文,曾两天两夜不睡觉,遇到紧急军情,居然能连着几个昼夜不休息批阅奏折和处理军情。

崇祯皇帝为了天下安定,铲除危害四方的阉党,诛杀党首魏忠贤,为了政务废寝忘食,生活俭朴,在位十七年,宫中没有进行任何营建,吃穿没有讲究,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清廉皇帝。

崇祯皇帝治理天下的过程,出现决策失误,造成不良局面的时候,他不怪别人,曾经六次下罪己诏,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敢于公开承认自己错误的皇帝真是少之又少,这种皇帝问责自己的现象,恐怕到了现代社会也是很罕见的。

这样一位励精图治、作风清正、生活朴素、为民为国的勤政皇帝,怎么会将大明朝覆亡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崇祯皇帝: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1、皇位更替频繁,大明政局混乱,这是亡国之兆。

崇祯皇帝上一任皇帝明熹宗,27岁就离开了人世,明熹宗上一任皇帝明光宗,在位仅仅29天,被人称为“一月天子”,崇祯皇帝16岁继位,正值年少时期。

短短不到8年时间,明朝就换了三位皇帝,综合历朝历代灭亡原因,总结出一个规律,凡是皇位更替频繁,这个朝代就离灭亡不远了,东汉末年、吴国末年、唐末、宋朝末年、元代末年、明朝末年、清代末年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皇位更替意味着权力归属重新洗牌,每一任皇帝背后都有支持的力量,如果皇位更替,意味着权力争斗就要重新开始。

如果皇帝年壮有为,皇权不受制约,那么政局将趋于稳定。如果皇帝年幼或者无能,那么皇权就会受到制约,政权很有可能落入宦官、外戚和权臣手中。皇权受到制约,无法正常行使皇权,那么对于国家来说是一大祸害,政局将出现混乱,百姓将会遭殃,农民起义就会不断爆发。

崇祯皇帝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两任皇帝的烂摊子交给他,他继位时正当年少,在朝中并无多大势力,皇权不稳,他一方面要处理前任留下的党派争斗,另一方面又要新建势力巩固皇权,防止皇权旁落,崇祯皇帝很难处理这种复杂的局面。

2、朝廷党派相互争斗,政局混乱,百姓遭殃,农民起义不断。

史书上说崇祯皇帝在位期间,连降天灾,才导致农民起义不断,我觉得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皇位更替不断,朝中党派争斗不断,造成政局混乱,出现政治腐败,因此百姓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生不如死,不得不起义造反。

崇祯皇帝面对这个问题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他诛杀阉党首领魏忠贤,清除危害四方的宦官集团,为了治理腐败不断更换官员,可惜政治腐败积重难返,崇祯皇帝换了一批又一批人,也无法扭转局面。

一些人认为崇祯皇帝性格多疑才换了这么多人,那可是真误解了他,作为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他换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到一批为国为民的好官。

3、内忧外患,奸臣当道,内外勾结,外敌入侵,国将不国。

崇祯皇帝年少继位,皇权不稳,朝中真正支持他的势力不多,那些实力强大的党派相互争斗,皇权受到制约,很多事情不是崇祯皇帝做主的。

比如名将袁崇焕,袁崇焕是崇祯皇帝提拔起来的重臣,曾经大破清军,令清军闻风丧胆,可是袁崇焕却死于非命。很多人认为袁崇焕的死是因为功高震主,崇祯皇帝对他多有猜疑,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作为崇祯皇帝的得力干将,袁崇焕是打败清军的重要人物,他是崇祯皇帝的亲信,不但肩负着击退清军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保卫皇帝的重任,朝中实力党派对皇帝怀有二心,比如吴三桂派系,手握重兵,却放清军入关,引狼入室,导致明朝彻底灭亡。

正值国家危亡的时刻,袁崇焕如同皇帝的手臂,崇祯帝自砍手臂,实在是不合逻辑。袁崇焕的死很有可能是朝中奸党所害,崇祯皇帝即便想保袁崇焕,也是有心无力,受朝中权臣制约。

崇祯皇帝反腐力度很大,导致朝中奸臣心怀不满,与外敌勾结,大敌当前,却心怀鬼胎,吴三桂居然开门揖盗,与强盗合谋,让大明江山落入敌军之手

崇祯皇帝: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崇祯皇帝临死前曾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一些人认为崇祯皇帝是推卸责任,将亡国之罪怪到别人身上,我非常不赞同这种说法,作为曾经六次下“罪己诏”的皇帝,比历代皇帝都敢于承担责任,他临死前说的这些话,正好体现崇祯皇帝当时的心境。

明朝灭亡的主要责任在那些有权有势的奸臣,崇祯皇帝根本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人之将死,其言也真,他一心想挽救大明江山,却心有而力不足,受权臣制约,他只是临死前说了真心话而已,他觉得没有脸面见先祖选择自杀,这种行为颇有当年霸王项羽的作风。

综上所述:崇祯皇帝作为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励精图治求保大明江山,无奈不得天时,奸臣当道,皇权受到制约,心有而力不足,无法力挽狂澜拯救大明,真是让人痛惜!他兵败自杀的场景,让人想起李清照写给项羽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崇祯,不肯过江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