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周鴻禕都嫌棄的小白兔員工火了!非要像垃圾般處理他們嗎?

近日,周鴻禕在微頭條發表了“公司應定時清理小白兔員工,否則會發生死海效應”的觀點。此話一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的熱烈爭議。

馬雲、周鴻禕都嫌棄的小白兔員工火了!非要像垃圾般處理他們嗎?

圖為周鴻禕發表的小白兔員工理論

但衛士藍高端獵頭髮現,網友們對這番言論並不買賬。有人認為周鴻禕大有“卸磨殺驢、兔死狗烹”的架勢,甚至其企業文化、社會責任等也遭到了大量網友們的質疑。

馬雲、周鴻禕都嫌棄的小白兔員工火了!非要像垃圾般處理他們嗎?

但也有網友認同周鴻禕的看法,認為現在每個公司都有小白兔混吃混喝,如果不清理他們,等企業死了一樣都下課。所以不如好好想想如何避免成為小白兔。

馬雲、周鴻禕都嫌棄的小白兔員工火了!非要像垃圾般處理他們嗎?

到底什麼是“小白兔員工”?

其實“小白兔員工理論”並非周鴻禕首創,史玉柱的巨人集團,馬雲的阿里巴巴都曾推崇過這種理論。馬雲曾將員工分為三種:

1.“野狗”式員工。這種人雖然能力很強,但是態度很差,嚴重影響公司的團結,必須清除;

2.“獵犬”式員工。這種人不僅能力很強,而且態度認真,待人誠懇,團隊意識強,正是我們珍惜的人才;

3.“小白兔”式員工。這種人態度很好,待人熱情,團隊意識也不錯,但是能力很差,做不出業績,也是遲早要被淘汰的。

馬雲、周鴻禕都嫌棄的小白兔員工火了!非要像垃圾般處理他們嗎?

“小白兔員工”應不應該被徹底清理掉?

在很多人眼中,佛系的“小白兔員工”與充滿攻擊性的“狼性團隊”處在職場的對立面,只能活一個。史玉柱就曾在巨人網絡全體員工大會上表示,要把兔子窩改造成狼群。而他採取的措施就是進一步提高員工待遇;大量校招;對幹部員工,每季度實行10%末位淘汰制。

那麼,“小白兔員工”到底應不應該被徹底清理掉?衛士藍高端獵頭認為,不應該。雖然說有些人以“劣幣驅逐良幣”為由支持徹底清理“小白兔員工”,但“劣幣”與“小白兔員工”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劣幣”不一定業績差,但具備尖酸刻薄、擅長禍害同事、影響團隊團結、打壓下屬等特點;“小白兔員工”的硬傷是能力差、業績差,但會做好本職工作,待人熱情,具備團隊意識,甚至有不少情商高的存在。所以,好員工流失的鍋不應該只由“小白兔員工”來背。

馬雲、周鴻禕都嫌棄的小白兔員工火了!非要像垃圾般處理他們嗎?

所以,“小白兔員工”不應該被徹底清理,而是被改造。阿里巴巴最經典的做法就是“讓老人做新事,新人做老事”,一方面可以讓老員工脫離“小白兔”的舒適區保持激情,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老員工對公司的熟悉度,迅速調動公司資源,加速推進新項目。

衛士藍高端獵頭認為,這就像“狼和鹿”的故事一樣,你不能為了鹿把狼都殺掉,否則鹿群會生病。企業內部就像一個生態圈,“狼性團隊”與“小白兔員工”應該合理共存。聰明的管理者要做的是控制不同類型員工的數量,並在必要時可以改造轉化員工,以達到生態圈的平衡。而從員工的角度,也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工作的激情,提升能力,努力成為被綠葉襯托的紅花,成為明星員工。

周鴻禕又發怒,稱員工為“垃圾人”

馬雲、周鴻禕都嫌棄的小白兔員工火了!非要像垃圾般處理他們嗎?

衛士藍高端獵頭認為周鴻禕的“小白兔員工”理論之所以會受到大眾的批判,主要還是在於創業者與打工者心態的不同。創業者看中員工創造的價值,打工者看中自己的付出,但往往有時候付出與價值並不對等,也就出現了創業者無情、打工者委屈的局面。

馬雲、周鴻禕都嫌棄的小白兔員工火了!非要像垃圾般處理他們嗎?

不管怎麼說,這些產品是員工費盡心血做出來的,產品和人都被說成了垃圾,其中的酸楚只能自己體會了。但周鴻禕公開發表這番言論始終有些不妥,對360企業形象,對其內部員工都是很大的傷害。難道360的公關團隊都是“小白兔員工”,就這樣放任自家老總自毀形象?你對“小白兔員工”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