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增長5%經營計劃落空 金龍汽車如何擺脫補貼依賴

「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

曾深陷新能源“騙補”風波,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86.SH,以下簡稱“金龍汽車”)控股子公司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金龍”)被予以重罰,公司業績受到“拖累”。根據金龍汽車所披露的2017年度報告數據,報告期內,公司完成營業收入117.36億元,同比下降18.75%。2017年度營業收入增長5%的經營計劃落空。

「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

從客車銷量看,2017年金龍汽車總銷量為58402輛,同比下降20.42%。對此公司在年報中歸結為因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蘇州金龍新能源補貼資格恢復較晚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較上年減少。

儘管如此,隨著蘇州金龍新能源客車生產和補貼資質的恢復,憑藉著約28.27萬元新能源補貼的轉回以及約5.92億元的稅費退還,金龍汽車2017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錄得約4.79億元,相較於2016年7.19億元的虧損,成功實現扭虧。

然而,目前新能源補貼政策正面臨調整,補貼逐步退坡。同時客車市場面臨結構調整,需求增長空間受限。對於政策紅利潮水退去之後,金龍汽車又將如何保證業績的穩定向好?

「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
「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

2016年,新能源補貼盛行之時,財政部進行了一次專項檢查,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深陷“騙補”風波,其中不乏客車企業。

“電動客車市場資質較亂,並且對公銷售居多,容易串通作弊。不少企業趁亂‘騙補’。”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表示。

對於企業而言,最關鍵的影響則是“騙補”曝光之後,將面臨資質重新審定,進而導致公司新能源客車銷量大幅減少。然而,隨著新能源生產和補貼資質的逐漸恢復,部分新能源客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仍難提振。

以金龍汽車為例,2016年因蘇州金龍受處罰的因素影響,金龍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總體下滑明顯。其中純電動客車該年度銷量累計下滑13.33%,插電式客車銷量累計下滑12.21%。

雖然2017年下半年蘇州金龍新能源客車生產和補貼資質得以恢復,但金龍汽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仍在進一步下滑。數據顯示,2017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銷售10322輛。其中純電動客車2017年度累計銷售10680輛,同比減少近三成;插電式客車累計銷售2808輛,同比減少47.7%。

受訪業內人士指出,“騙補”主要是指汽車企業利用政策漏洞來達到自己提升收入的目的,而在這過程中會營造出新能源汽車的虛假繁榮,因此在查處之後,相應的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較難恢復至受處罰前的發展狀態。

在賈新光看來:“騙補和生產不是一回事,而且企業所生產的新能源車可能轉了一圈又回來了,或者編一個公司賣出去,這所營造出的是一個假市場,因此在處罰之後,不會恢復到過去的市場狀態。”

「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

所營造的虛假繁榮景象破滅之後,2016年金龍汽車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出現了下滑,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8.6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從2015年的5.35億元,驟降234.26%至虧損約7.19億元。

進入2017年,營業收入進一步下滑18.75%至177.36億元,但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大幅增長了166.64%至約4.79億元,實現扭虧。同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雖仍是負值,但相較於2016年有所改善。

2017年底,金龍汽車曾公告稱,擬對應收國家新能源汽車財政壞賬準備計提以及新能源客車售後服務費計提進行估計變更,通過變更將分別影響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36億元和0.21億元,合計增利1.57億元。

在年度報告期末,突然進行會計調整導致業績增利亦引起了監管層的問詢。對於監管層的關注,金龍汽車方面回函表示,根據目前的實際經營情況,在不進行會計估計變更的情況下,預計公司全年業績也不會出現虧損,因此不存在通過會計估計變更的方式避免公司繼續出現年度虧損的情形。

據其年報所述,蘇州金龍2017年度收到2015年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款16.04億元是公司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增加的主因,而蘇州金龍恢復新能源補貼資質之後,補貼收入轉回亦使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

「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

補貼、退稅合計約34.19億元的收入,幫助金龍汽車呈現出2017年度較為樂觀的業績數據。然而隨著客車市場的結構性調整以及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大趨勢將至,金龍汽車又將如何為業績尋求新的著力點?

對於2017年度營業收入的下滑,金龍汽車方面認為,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因素影響客車行業景氣度、蘇州金龍新能源補貼資質恢復較遲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等是主要原因。

據瞭解,2018年2月,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和發改委四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8〕18 號),通過再次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降低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分類調整補貼申報的運營里程要求,通過加強監督管理、優化推廣應用環境等舉措,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也導致市場對於新能源補貼退坡預期加強。賈新光指出,補貼退坡是目前新能源客車企業將面對的重要挑戰。“客車成本高,全靠補貼消化成本,補貼退坡或沒有之後該怎麼辦,是最大的問題。”

事實上,金龍汽車方面亦在年報談及2018年經營風險時指出,如補貼政策進一步退坡乃至取消,短期內公司新能源客車的銷售和盈利水平將面臨下降的風險。對此,公司提出的應對措施則是加強新能源客車技術的研發與運用,掌握新能源客車核心技術,不斷降低新能源客車成本;深入研究新能源客車商業模式創新,加速新能源客車的商業化推廣,減少對政策的依賴。

除了存在補貼退坡的風險之外,客車市場結構性調整亦是目前影響金龍汽車整體營業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從財務數據看,公司2016年整體的客車銷量為73387輛,同比下降15.51%,其中大型客車銷量下降10.34%,輕型客車銷量同比下降25.16%。2017年,公司大型客車銷量同比進一步下滑31.21%,中型客車同比下降30.08%,輕型客車同比下降9.87%。從整體是客車市場情況看,2017年金龍汽車的市場佔有率同比下降了2.63%。

“市佔率的下滑,是整個客車市場形勢所致。”張志勇直言。

金龍汽車對於2018年客車市場的預測顯示,預計2018年國內大中型客車市場難以增長,輕客市場有望恢復,但增長空間依然受限,物流化、專用化、寬體化、電動化是發展方向;出口市場不確定因素多,但市場可期,增幅或可達到10%以上。總體上預計2018年客車市場銷量小幅下降或基本持平。市場結構調整是主旋律,隨著新能源市場和客車高端化的發展,客車市場營收仍有望保持一定增長。

在此背景下,儘管2017年營業收入離曾定下的5%增長目標仍有較大差距,但金龍汽車仍為自己定下了2018年要實現10%營業收入增長的計劃目標。

「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

近期“中經車視界”精彩內容

「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
「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公司」年增长5%经营计划落空 金龙汽车如何摆脱补贴依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