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芯 共建FD-SOI产业生态圈 助力成都“换道超车”

“中国在未来五到十年内,移动终端、物联网、智能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将会继续得到大的发展,中国会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到中国来,是格芯所做的非常战略性的决定。”格芯高级副总裁、新加坡业务总经理洪啟财如是认为。

格 芯

共建FD-SOI产业生态圈 助力成都“换道超车”

今年3月23日,成都市印发了“集成电路十条”,内容涉及对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在基础设施配套、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在有效践行“外引+ 内培”模式下,德州仪器、联发科、飞思卡尔、展讯等国际巨头相继引入成都。

随着格芯成都项目的落户,无疑加速成都形成了从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到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进一步强化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系统, 完成成都“一屏一芯”的战略布局

格芯 共建FD-SOI产业生态圈 助力成都“换道超车”

作为全球信息技术产业都在关注的项目,格芯成都项目是格芯在全球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也是四川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外资项目,为业内人士所熟知。

  • 2017 年2 月10 日,格芯成都项目宣布开工,美国Globalfoundries( 中文名称“格芯”) 时任CEO 桑杰·贾亲临成都,为该项目培土奠基。

  • 同年3 月16 日,在万众瞩目下,格芯( 成都) 注册成立。

  • 格芯成都项目总投资约100亿美元,将建设全球首条22纳米FD-SOI 先进工艺12 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携手成都打造世界级的FD-SOI 生态系统。

  • 该产线属于特色工艺,建成后有望改变目前国内厂商始终处于追赶地位的现状,实现“换道超车”,同时会让四川的晶圆制造业一步跃入国际主流水平。


合理布局一二期工程

在今年的3月16日,成都格芯12英寸晶圆制造基地项目(下称格芯成都项目)迎来了其一周年生日。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规划总占地近7万平方米的格芯成都项目按照时间表有序施工。据相关人士透露, 生产设备即将搬入芯片厂房,预计明年一月开始试生产。

格芯成都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完成,

☞预计今年年底完工的一期工程, 建设当前主流CMOS 工艺12 英寸晶圆生产线;

☞二期工程建设格芯最新且独有、全球领先的22 纳米FD-SOI 工艺12 英寸晶圆生产线。

据了解,格芯22FDX 工艺采用22nm FD-SOI (全耗尽绝缘硅)晶体管架构,为使用电池供电的无线智能系统提供业界最佳的性能、功耗和面积组合,产品将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物联网、智能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格芯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白农指出中国未来在以上领域将会有持续的大发展,格芯的产品,完美契合中国的市场需求。

目前,这项技术正在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格芯Fab1 工厂进行技术验证。

此前,格芯Fab1 工厂总经理兼全球高级副总裁Thomas Morgenstern 博士对外透露,索尼新一代智能手表中的GPS 芯片已采用了FD-SOI 工艺, 以此提高产品技术优势,这也正是格芯在中国推广22FDX 工艺的底气所在。

对于一二期的布局,格芯有作深入考虑

,为在投入生产、员工培训等方面缩短周期,一期采用成熟工艺, 整个生产线从格芯的其他晶圆厂实现技术转移,同时为二期更先进工艺的生产线的运行打好基础。

此外,采用成熟工艺能够快速地为公司产生现金流,以更好地支撑二期项目在成都的建设发展。

格芯 共建FD-SOI产业生态圈 助力成都“换道超车”

成都格芯项目按照施工进程表有序推进

如此大规模的晶圆代工厂,从全球的同行业来看都十分少见。但其从设计到施工完成所规划的施工期限却相较于其他常规厂房缩短了2到4个月,计划在14个月内完成建设。

在四川省、成都市和成都高新区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成都项目采用“5+2” “白+ 黑”的施工方式,并增配管理人员及机具设备、加倍资金投入,与项目设计方、承建方的通力协作,保障项目高效的建设进度,以期在预定期限内建设完成。

去年9 月14 日,格芯成都项目“上梁仪式”顺利举行。格芯高级副总裁、新加坡业务总经理洪啟财也专程赶往成都高新区,见证格芯成都项目的这一里程碑。

“中国在未来五到十年内,移动终端、物联网、智能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将会继续得到大的发展,中国会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到中国来,是格芯所做的非常战略性的决定。”

格芯高级副总裁、新加坡业务总经理洪啟财如是认为。

而格芯之所以选择将这两条线放到成都,洪啟财谈及是因为成都与四川对于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决心和魄力,以及成都具备格芯所需的巨大的人才优势。其中的“决心”“魄力”则不得不提及FD-SOI 产业生态圈,这一创新生态圈推进方式。


启动FD-SOI 产业生态圈

近年来,成都集成电路产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全力完善产业链,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向好向快发展上下足功夫,成都更是将其当做“突出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紧抓落实。

围绕格芯重大项目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

“FD-SOI产业生态圈行动计划”, 在全市率先提出实施生态圈推进方式。

鼓励金融机构以多种方式参与成都市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股权投资。与成都合作启动“FD-SOI 产业生态圈行动计划”,首先是基于格芯独有的、最新的、全球领先的22 纳米FD-SOI 工艺。

☞从格芯公司本身来看,格芯需要推广这项工艺,借用“生态圈”鼓励中国的客户,基于这项新工艺去开发企业的产品,这对增强格芯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助力颇多;

☞另一方面,从成都乃至四川的产业发展来看,格芯成都项目所采用的22 纳米FD-SOI 工艺,能够大力支持成都和四川的半导体和系统公司在移动、互联、5G、物联网和汽车市场等方面, 开发出能耗更低、成本更低的产品, 去赢得未来市场。因此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计划。

去年10 月,格芯在成都高新区召开了格芯( 成都) 供应商大会,将130余家供应商企业代表请到了成都。

格芯此前提出帮助成都雇佣超过500 位工程师,并重点建立与有关高校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FD-SOI 相关课程、研究计划及设计竞赛,吸引到更多顶尖的半导体公司落户成都。

国内外上下游企业亦都因为“格芯”这块“金字招牌”,向成都高新区聚集而来。

目前,“生态圈”的服务已逐渐展开,国内有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经加入生态圈计划,基于22纳米FD-SOI工艺进行了产品设计和试生产。


助推成都参与全球竞争

格芯成都项目自投建以来备受关注,建成投产后,其势必对成都形成一种巨大的带动发展作用。

从单个公司来讲,成都格芯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实现川内、成都内的设计、生产,成都相关企业的成本会降低。

格芯拥有享誉业内的高端ASIC 设计服务,在先进工艺上提供高度差异化的IP、先进的封装方案和芯片的定制服务,为客户提供真正的端到端的设计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设计上的“一次成功”,并缩短产品面世时间。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成都Fab11 和中国本土客户,格芯全球的ASIC 团队正在积极参与22FDX 工艺的支持工作,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工程资源,为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支持。

格芯将持续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细致深入的本土化服务,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而中国企业在设计能力上的提高又促进了格芯在中国晶圆制造服务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双赢。

从整体产业发展上来看,晶圆厂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它会带动相关的设计、材料、设备供应厂家乃至运输公司等,向格芯成都项目的周围集聚,会形成一个极大的生态圈和超长的产业链。

加之格芯与成都市共同启动的“FD-SOI 产业生态圈行动计划”,会在成都建立多个专注于知识产权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的中心, 并孵化成都本地的无晶圆厂企业。

“当其他厂商都只关注于努力压榨更多的数字性能的时候,格芯想要做的更多。”格芯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白农在之前的媒体采访中表示,坚定不移地走FD-SOI 和FinFET 双技术路线,服务中国市场, 实现新的跨越,是格芯的目标与坚持!

无论是从格芯成都项目本身的实力与影响力来看,还是纵观成都与格芯成都项目的系列纵深合作,都可以肯定的是,格芯成都项目的蓄力布局, 除了进一步完善自身全球竞争服务体系的构建之外,将同时带动整个行业的向好发展,助推成都成为全球卓越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中心,极大地助推成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以世界第一梯队的层阶高度,参与全球竞争。

喜欢就关注产城杂志

分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中的方略与细节

来源丨《产城》杂志三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