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被評為最坑人的小吃中, 你被哪個坑的最慘?

用戶80969826903

我說的這個,,倒不是被坑,是,能讓我哭出來。

這種小吃就是——


北京豆汁!!!

上圖就是一頓標準的北京早餐,豆汁+焦圈+嘎巴菜,老北京人都好這口,有的時候真的讓人好奇,他們的胃口和舌頭是怎麼長的?

北京的小吃,與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它獨樹一幟,成為全國地方小吃屆的一股泥石流!

首先,很多北京小吃賣相就很一般:

焦圈
焦圈,炸的金黃透亮,上面都流著油,感覺一口下去能把人膩死。但是老北京都愛這個,雖然高脂高糖,人家毫不畏懼,吃的津津有味。

滷煮

滷煮麼……它的賣相您應該能看出來,這麼一大盆,胃口不好的還真接受不了。

滷煮主要是動物的內臟,說來慚愧,答主自己也沒吃過滷煮,不過據說在北京相當受歡迎,只是賣相不太好而已。

不過跟下面的這個比起來,滷煮簡直算是高顏值了。

爆肚:


密集恐懼症的噩夢。

爆肚本身是回民小吃,用牛羊的胃切絲,燙熟後蘸著醬料吃,牛胃上有顆粒,所以有密集恐懼症的同學可能接受不了。不過爆肚我吃過,那可不是一般的好吃!爆肚雖然不好看,但是那個口感吃過不忘,幾乎是我人生中吃過最好吃的幾樣東西之一。



跟上面的幾個比起來,豆汁簡直算是人畜無害的高顏值了。但是豆汁的高顏值下面,才是真正的暗藏殺機。

沒接觸過豆汁的人,都以為豆汁是豆漿,其實不然,豆汁的工藝跟豆漿有很大的區別,豆汁沒有豆漿發酵的那麼成熟。所以導致豆汁的味道非常的——

難以形容的一種味道,又酸又苦,還有點臭,對於外地人來說,含下的第一口你除了吐出來之外不會有任何想法。我媽媽喝完之後的第一句話就是——比泔水還難喝!

但是就這樣一種東西,是老北京人眼裡的甘霖。他們喝的津津有味,認為豆汁是早餐必不可少的東西。北京小吃與外地小吃最大的不同是:別的省份的人,都認為自己家鄉的小吃好吃,而北京不同,你要說北京小吃難吃,北京人不會跟你爭辯,他們只會瀟灑的說一聲:嘿!爺們就好這一口兒!


小約翰

我覺得雲南的烤乳扇才是最坑人的東西。

當初總聽說什麼雲南十八怪,牛奶切成片片賣,所以對烤乳扇非常的上心。周圍又有云南的同學,不斷的宣講乳扇的各種好,什麼美容養顏、滋陰補陽、清新潤肺明目健膽之類,鬧得本吃貨心癢難耐,總想有機會去品嚐一下箇中美味。



終於在學業過半的時候有了去雲南的機會,從長沙坐了很長時間的火車,邂逅了不少人生中美麗的事情,最後到達了七彩雲南。

當時老王已經趁機脫團,和同學們分開。身邊陪伴的是一個漂釀小姐姐。我們的目的地是香格里拉,但也不願意放過風花雪夜的大理。當時我就想到了乳扇。



在遊蕩的途中,我也不斷利用那些從雲南同學那科普來的知識去忽悠小姐姐,搞得小姐姐也美眸亂眨,非常想去試試雲南的小吃。

結果我們去吃了白族牛奶弓魚湯,甜甜的魚湯讓我倆都有點不適應。然後又去嚐了炒餌塊和過橋米線,算是扳回一局。最後在街上終於遇到了傳說中的“烤乳扇”。



“牛奶切成片片賣”,我起初對乳扇這種東西還是有個初步印象的,覺得大不了就是個奶酪或者奶皮子的趕腳。老王母系遼寧,父系內蒙古,好歹也算是草原上浪過的一條雄鷹,奶製品啥樣的沒吃過?

我挨著小姐姐的胳臂,兩個人一人買了一份“烤乳扇”。



那個乳扇攤子的老闆端著一個小火盆樣的烤爐,在七月的陽光下滿頭大汗的烤著乳扇。初拿出來的乳扇真的看不出是扇形的,只是疊在一起的一些黃片片。



烤乳扇的老闆問了我們的口味,就開始加工起來,他濃重的方言讓我們有點聽不懂,但絲毫不阻礙中國人半哼半唧的意念交流,我們弄明白乳扇有兩種口味,一種是傳統的“玫瑰花醬”,一種是符合現代潮流的“巧克力”。



我毫不猶豫的點了玫瑰花醬,作為一個吃貨,傳統的原汁原味強過那風騷的代可可脂。但小姐姐卻笑出倆酒窩,點了巧克力味道的。

很快老闆便把兩隻乳扇加工了起來,在溫度和竹籤的作用下,那乳扇開始變得焦黃,某處開始略微出現酥脆的氣泡。包裹了醬料的乳扇被捲成筒形,像一隻白皙的春捲,又讓我想起卷菜的大餅。



老闆還很客氣的說了句什麼,大意是小心點,這裡面的糖漿會流出來搞髒衣服。真是個很令人溫暖的大叔。

我和小姐姐相視一笑,走到街角人少的地方,仔細觀察了一下手裡這根大號棒棒糖,心裡都覺得甜絲絲的。



我一口咬下去,噝~!略燙!

再細細品嚐,感覺就像一種沒啥嚼勁的麵皮,粉坨坨的,比較澀口,還有一股酸味和奶味。嚼沒兩下就成了糊糊,吞下去,還有股子說不明道不清的奶羶味。

總之,整體而言是比較寡淡的東西,猶如摻了奶粉的細麵餅。



再咬下去,開始嚐到玫瑰花醬的味道。與我想象中那帶著花香與夢幻芬芳的感覺不同,就是甜,酸甜酸甜的,那糖味兒非常的齁人,和乳扇結合在一起,甚至讓人覺得發苦。

好吧,我吃不下去了,這完全不是我腦海中幻想的味道。它讓我迅速的回到現實之中——這東西既不算好吃,也不算獨特,就是個充滿過度甜蜜素的奶皮子。

我順手就把這令人難受的“美食”扔進了垃圾箱。



小姐姐也皺起了眉頭,她似乎看出我深深的失望,舉起手中那支巧克力味的,淡淡的問了句:“不喜歡吃?”

我說:“太甜了,牙都在痛呢。”

於是她遞過那支啃了一半的巧克力味,嘴巴嘟出了兩個酒窩:“我也吃不下了,要不你嚐嚐我這個味道?”

我萬分心虛的接過那支乳扇,上面還留著小姐姐淺淺的牙印,赭色的朱古力醬微微掛著,與小姐姐嘴上殘留的那些一樣,彷彿有蒼山洱海的神秘氣息。



這支乳扇我三兩口吃完了,說不出難吃好吃,沒嚐出任何味道,別問我為啥,八戒啃人參果也是這樣的。

後來的歲月,又去了很多次雲南,我挺喜歡這地方的,有別處尋不到的逍遙與明媚,但是乳扇,我卻再也沒碰過了。



因為我覺得,這東西就是名不副實的,即便它與我生命中最美的邂逅有關,但不好吃,就是不好吃。



哪怕我那時覺得甜蜜無邊,也只不過是醉翁之意,在乎山水之間罷了。


王司徒老百科

說到“坑”,討論的無非是好吃還是不好吃,個人口味能不能接受,值或不值那個價錢。答主體驗的這個坑,卻是顛覆五臟六腑的坑。

它並沒有被評為所謂坑人小吃,客觀地說還算好吃,愛者大愛的那種。相信那次遭遇也只是個例,也寧願相信是因為那一刻的身體狀態沒有平時那麼鐵打,但無論怎麼把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都抹除不了糟心的記憶。

時間:2018年5月1日

座標:湖南長沙嶽麓山南門小吃街

到長沙,當然必吃臭豆腐。

雖然每個城市都有那麼一處融匯全國小吃的存在,在濟南叫芙蓉街,在成都叫寬窄巷子,在北京叫王府井……哪哪都能找到口味幾乎無異的臭豆腐,並且也安全吃過數次,但這回畢竟到了臭豆腐的老家,相信在這裡吃到的一定是最正宗的。

於是在這條几步一家“長沙臭豆腐”的小吃街上選了這一家,那會兒剛開業:

只因為不想去右邊那家排太長時間的隊。嗯,這是個錯誤。

吶,賣相正點,外焦裡嫩,臭味尚可,吃完十大塊,很滿足。

然後坐公交去長沙火車站。經過橘子洲時,一陣噁心的感覺從胃裡傳來,從不暈車、也幾乎沒鬧過肚子的鐵打女漢子頓時猜到了為什麼,也預料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噁心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心中十萬個念頭都是忍一忍再忍一忍,每一搖每一晃、每一次剎車、每一次提速都是煎熬,下了車,來不及找公廁,好在身上還有個塑料袋,就那樣轉過身去,背對人群吐了個七葷八素。這也成了本人繼十歲那年食物中毒一次之後,在吃這件事上最慘的經歷。

無意抹黑當地和這一特色小吃,如開頭所說相信是個例。在此權當提個醒,畢竟臭豆腐製作過程中產生的菌類及其黑色表皮的成分,並不是每個人都耐受,過嘴癮的時候,不要貪吃,嚐嚐就好。


濟南時報


話說我第一次被切糕坑的時候,還是個青蔥少年,一天騎著我那豪華版的踏板小電驢在街上兜風。咦,那是啥,怎麼這麼好看。一定很好吃!!!然後人很瀟灑的一叉,坐著我心愛的小電驢說,怎麼賣?35!(心裡琢磨的好吃的肯定不便宜。)恩,給我來點。切多少?我一比劃,來這麼些先嚐嘗,好吃了我在多買點,當時比劃了倆公分寬。一切下來,倆斤多啊!!!我說少點,太多,要不了。那個師傅面帶笑容的說安不上了,安不上了,安不上了。。。一直是這句話。

後來一想不就倆斤嗎,買了,不就七十來塊錢,我騎這麼豪華的踏板電動還缺這七十塊錢?唰的掏出一張百元大鈔,給你,找錢。

大叔的眼神就像中午的太陽,那麼火熱。他說錢不夠錢不夠錢不夠。我說“不是35嗎?”他說“是的,三十五一兩。”

這不是搞事情嘛,我就給他講起了經商之道,後來在旁邊好幾個戴小花帽的大叔的圍觀下,他們都是一夥的,在巡邏警察同志的阻攔下,勸導下,大意就是尊重少數民族,尊重少數民族。我邁著輕鬆的步伐,哼著五十六個民族,拎著切糕,愉快的像家裡走去。

不過挺好吃的啊😊。


喬巴的氣球

好多人說切糕,其實如果是正宗切糕還好,因為都是好東西做的,也比較費事,貴是正常的,只是大家問價都以為是斤的沒想到是兩,還不讓退,所以覺得坑!

我來說幾個:

1、朝鮮冷麵,大學在東北上的,夏天的時候想吃點涼麵,看到朝鮮冷麵,就買了,麻痺的啊!!!那湯水,冰碴子都在上面,好吧,我忍,吃一口面,我操!他媽的還是甜的!!!根本咽不下去啊!!!!!史上最難吃啊!!!棒子的口味也是出神入化了!!!

2、瀋陽涼皮,還是大學的時候,某天在校園裡突然看見有賣涼皮的,我是一個陝西人啊,知道有多麼激動嗎?!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之勢立刻就買了一份,回到宿舍,我就迫不及待的吃了起來,你猜的沒錯,第一口我就吐了剩下的全扔了!!!為什麼?誰他媽能告訴我,涼皮放白糖是怎麼回事???!!!從此我在東北吃飯,都會提一句,別放糖。

3、西安火車站,沒錯,我是揭短的!!!我是陝西的,我在這鄭重告訴大家,西安火車站那塊除了加盟連鎖的,所有飯店都不要去吃!!!!!你不會知道那些面是那年凍上的,那米湯是几几年米湯,那菜是從哪個豬食盆裡撈出來的!!!順便說句,西安火車站那塊是河南人聚集區,小偷多,小心包!!!

4、重慶小面,面本身其實真的沒啥特別的,味道也一般,還不如涼皮,那個湯除了花椒還是花椒!!!!!除了麻舌頭,還真不知道有啥好!

5、炒涼皮,這麼說吧,這是犯罪!!!

還有些沒想起來,就不說了


雲上62202661

吃貨界最懂減肥,減肥界最懂養生的晶晶湯博士前來作答。在地方都會見到的所謂“當地特產”,但它們卻出現在每一個古鎮、小吃街、旅遊打卡聖地、網紅拍照點。每次你都覺得它們雖然包裝不同,但看起來似曾相識,因為它們都是用同樣的配方、同樣的添加劑、同樣的小作坊手工製作的。

1XX老酸奶



所有城市都有著自己的地標性老酸奶,但它們喝起來口感都差不多,區別只是使用的增稠劑的種類不同而已。有用皮鞋做的明膠,有藻類提取出的瓊脂、卡拉膠,也有不是從水果中提取出的果膠。總之多虧了有這些凝固劑存在,不然老酸奶才不會是半固體呢。

2臭豆腐



號稱聞著臭吃著香,其實吃著也不香了。炸一個星期都不見得能換一次的地溝油,配著來路不明的黴菌和各種腐敗產物。能欣賞它的真是勇士!

3大肉串

來路不明的牲畜肉,可能並不是所標明的羊肉或牛肉,在嫩肉粉、香精、味精的加持下,已經吃不出原本的味道了,你說它是什麼肉它就是什麼!多麼神奇。


晶晶湯愛健康

在中國,全國各地都有一些聞名的特產小吃,前往旅遊的人們總會嘗上一嘗,帶上自己喜歡的一樣去給其他朋友分享,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小吃都名副其實,有些還會讓你被慘坑!

成都最名不副實的“三大炮”

三大炮是四川成都

著名的漢族特色小吃。三大炮如“彈丸”一樣,發出“當、當、當”的響聲,分為“鐵炮”、“火炮”、“槍炮”,故名總稱“三大炮”。三大炮的主要食材為糯米、紅糖、芝麻、黃豆,口味香甜。三大炮非涼食,賣時將舂好的半成品餈粑裝入鍋中至火爐上以微火保溫,吃時現做。

第一次到大成都、去逛錦鯉,看到人山人海的堆在一個叫三大炮的店門口,時不時從人縫裡傳來咚 咚 咚 的聲音,感覺好奇怪哦!成都攻略也說那東西很好吃,三番五次的心裡鬥爭也爭不過好奇心的驅使,最終還是向它靠近了。好不容易擠進人群見到了傳說,當然是抵不過那誘人的滋味,掏了好像是五塊、還是六塊錢買了一份,正準備品嚐這美味,發現錢包不見了,搞得身無分文,第一次在警察局待了一晚。坐在警局的板凳上我把還端在手上的美食分析了一遍,三大炮其實就是“餈粑”的一種,只是特殊售賣形式而已,吸引的是看稀奇的人,是現在熱鍋盆中抓出一大坨餈粑分為三小坨後,現分現用力摔向案板中央,所以每份只有三坨。


由於案板一邊放有鋼碟,擊打案板而震動時發出金屬響聲,只聽見“砰砰砰”三聲,三坨餈粑早已飛向對面斜靠的竹簸上滾入下面裝滿芝麻粉、黃豆粉的竹簸中,另一人將三坨餈粑撿入盤中(此時餈粑已自然地裹上了一層粉末),再澆上濃汁,送於食客手中。
印象成都、成都印象,提到三大炮就是噩夢……………………


村姑小婷

說兩道新疆的吧

1、米腸子跟面肺子

米腸子與面肺子在新疆隨處可見,雖然沒有烤肉跟這幾年的切糕那樣高知名度,但是的特色小吃都是來了之後才知道的。

米腸子與面肺子就是我到了新疆之後才知道,作為一個內地剛到新疆就吃得下假腰子的人,沒有吃得下這兩個。

當然不是因為味道有多怪,而是感覺沒啥味道,軟綿綿的又沒有嚼頭。也沒有吃到其他東西。舉個類似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沒有調製的米粉的感覺,但是還沒有米粉Q。

2、假腰子

這個貌似評價比較分明,要麼喜歡要麼討厭。

這是用肝、洋蔥等一些零碎的東西調和好,包到羊油裡面烤制。吃起來比聞起來羶味還大。

之所以把這個列入坑,是見過一些喜歡吃羊肉的人,聞著只是有些羶而已,但是沒想到吃起來味道更大。


小微創業

說到這個,第一下就想到了切糕!

之前經常在馬路邊或者學校門口,就會有賣切糕的推車,你跟他講要多少他會裝聽不見,給你切完了直接說八塊錢一兩!!而一般賣切糕的人他們有一個區域的大批發商,一整個切糕進貨價1200元-1500元,賣出去最少是20000元-25000元。


賣糕時,如果你比劃要多少,或者說切一點嚐嚐,他就往斜裡切,下刀處看起來很窄不寬,越往下切得越大(簡單點說就是個梯形),等你喊停時,他又會裝聽不懂!

等最後裝著聽明白了停下後一看,最少半斤。你如果不買,就會衝過來和你理論(也有拿刀的):這個東西切下來就沒用了,一定要買走。


他們最喜歡的銷售對象是談戀愛的年輕人,好面子,貴了最後男的還是掏錢買走,很少會向本地的中年人推銷。


贛景獨覽

中國是飲食文化大國,全國各地的小吃種類繁多,人們的口味也因地而異,所以難免出現吃不慣甚至感覺被坑的現象。其實任何食物只有健康與不健康之別,而口味則是平等的,所謂“己之蜜糖,人之砒霜”,不要覺得自己的味覺就比另一方水土的人們高級。只要健康,哪怕是下至昆蟲上至蝙蝠,甚至生食,都應該保持尊重。下面說說我在國內吃過的讓自己最難以接受的小吃:

1,貴州的煮蝌蚪

小時候在田間捉蝌蚪是很多人的童年樂趣,然而活這麼大,還真沒吃過蝌蚪,直到到了貴州,有幸見到賣酸湯煮蝌蚪的。同行的女同事都不敢吃,而鼓足勇氣嚥下去的那一刻,四肢就像突然觸電一樣。


2,東北毛雞蛋

其實除了東北,全國還有一些地方如南京等地也有吃毛雞蛋,但本人第一次見識是在東北的哈爾濱。所謂毛雞蛋,其實就是一種半孵化的雞蛋胚胎,蛋白已經極少,充滿蛋殼的是殘存一小半的蛋黃和一隻小雞的胚胎。很多南方人不敢吃毛蛋,然而賣家喲嗬的很動聽:“吃吧吃吧,這蛋可營養了。”我買了一個,輕輕吮了一下,然後可恥的浪費棄掉了。

3,北京的豆汁

北京人把能否喝豆汁看成是否是土著老北京的象徵,他們把豆汁叫作“豆汁兒”,不過外地人可真受不了。我就花錢受了一次罪,捏著鼻子喝了一口還是受到了驚嚇,就是餿臭的泔水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