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一碗驴肉汤

对于河南的大多数吃货而言

用一碗胡辣汤唤醒早晨才是正解

七点多的早晨阳光倾斜不刺眼

街头巷尾的早餐摊早已开始忙碌

如果不着急就踏实地坐下来

要上一碗胡辣汤两根油条

慢慢悠悠品着下了肚

但其实在河南的很多地方

早餐并不是只有胡辣汤

除了胡辣汤豆浆包子油条,在你的家乡,早餐都吃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洛阳人对汤的喜爱,从一日三餐的饭桌上就能看出来。就连平时见面打招呼,也会亲切的问上一句“喝了秒?”在早上,除了常见的牛肉汤、羊肉汤,大多食客还会选择喝驴肉汤。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位于东关大石桥附近的这家驴肉汤馆,早上刚开门就有食客过来喝汤。要上一份驴肉汤或者驴杂汤,再配上一份饼丝。趁热吸溜一口,汤浓味鲜,一入口鲜味就散开了,几口下肚浑身上下都透着舒坦。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经营汤馆的刘磊声夫妇俩,看起来没多大,做起汤来可是很老练。说起当初开这个汤馆,小两口为此没少拌嘴吵架。刘磊声说,开汤馆是老婆的梦想,但又见不得老婆天天被烟熏火燎。就毅然决然辞了职,陪着老婆一起干。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而要说起为什么会有开汤馆的想法,还是源于刘磊声爱人陈展的家庭。陈展从记事起,家里就一直开着这个汤馆,据说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到了她这一辈更不能丢了老手艺,再加上自己也挺喜欢,就接手干了下来。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关于做汤,刘磊声夫妇俩是这样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一部分上可能是传统工艺、秘制配方的延续。但要想做的更好,走的更远,就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和改良。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保证汤的口感,每天熬汤用的驴骨都会更换。驴骨驴肉清洗干净浸泡十多个小时,将里面的血水和杂质都冲洗干净。放入清水中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煮出的原汤自然浓郁鲜香。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秘制辣椒油是驴肉汤出味的关键。店内的辣椒油是用朝天椒和秦椒线椒两种辣椒过油炸干之后,再磨碎配制而成的。吃起来香而不辣,舀上一勺加入到驴肉汤中就增色不少。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家人的传授,再加上自己的摸索。刘磊声和陈展俩人也从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熬汤能手。熬汤时的火候和技巧,早已熟知于心。而驴肉要煮到什么程度,用筷子一扎便知。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煮好的驴肉改刀成薄片,再依次加入葱花、驴血等食材,在汤中快速涮一下后浇上辣椒油,再浇上一勺滚烫鲜香的驴肉汤,香味顿时就裹着热气窜了出来。驴肉、驴血吸饱了汤汁,嚼起来软嫩香滑、唇齿留香。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总是让人没有安全感的。”刘磊声说,回顾起最初的那几年,痛苦大于辛苦。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忙到晚上,除了累没有其他词语可以形容。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还是挺有收获的,毕竟得到了汤客的认可。

- 驴肉汤的二三事 -

为了一碗汤的传承,小两口一起辞职开了这家汤馆

店名:陈记驴肉汤馆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丽水路和丽新路交叉口向南30米路西(点击导航)

消费:人均15元

营业时间:04:00—15:00

导演 | 大宽 文案 | 周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