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業,激活發展新動能——我市打造動能轉換強力支撐系列述評之一

除舊,是為了更好地布新。經濟新常態下,傳統產業動能日趨弱化, 新興產業成為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所在。

當前,我市產業結構偏重、新興產業發展不足、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工業中的比重僅為20%左右。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急需運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實現產業集群化、產品高新化、模式新型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推動經濟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增長。

四大新興產業

瞄準千億目標

2017年,56輛中通純電動客車駛入北京,實現了中通客車在北京市場“零”的突破。前不久,中通客車再獲北京市場122輛純電動公交車訂單,車型全部為中通新能源客車暢銷車型——中通8米純電動公交車。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勁表現,支撐著中通客車產銷指標平均每年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被評為省單項冠軍企業。而以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逐漸成長為聊城新動能增長的重要“發力點”。

打造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任務。我市積極對接全省“十強”產業,結合自身基礎和優勢,確定培育發展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醫養健康四大新興產業。這些新興產業有一定基礎,但總體上處於起步期、成長期,需要持續加大培育力度,強化要素供給,加快新產品研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儘快成為新的增長點。前不久公佈的《聊城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2018-2022年)》,繪就了四大新興產業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

——新材料領域,重點發展金屬、化工、半導體及通信等領域新材料,不斷突破關鍵技術,提高工藝製作水平,加快產業化進程,著力建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到2022 年,新材料產業集群產值力爭突破1000 億元。

——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大力發展大型農業裝備、工業機器人、裝備關鍵零部件等產業,著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打造全省重要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到2022 年,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產值力爭突破1000 億元。

——新能源汽車領域,依託中通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時風電動汽車產業園,重點發展新能源客車、純電動乘用車、氫燃料電池等產品,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到2022 年,新能源汽車產值達到1000億元。

——醫養健康領域,大力發展生物製藥、中藥、化學藥和醫療器械等產業,培育增強東阿阿膠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膠類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實力,打造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產業鏈和健康服務新模式。到2022 年,醫養健康產業集群營業收入力爭突破1000 億元。

 突出項目建設

點燃動能引擎

茌平縣堅持把信發高新材料產業園區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陣地,積極承接先進地區產業轉移,目前35個項目落地入園,完成投資152.4億元。高新區集中力量推進山東中宇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無人機、諾伯特智能裝備(山東)有限公司工業機器人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裝備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動能轉換,項目為先。重點項目建設是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動機”“加速器”,具有重要的導向和引領作用。今年以來,我市積極完善“四新四化”項目庫,全市項目庫共確定188個項目,總投資3849億元,2018年計劃投資422億元。其中九大產業集群項目133個,佔項目總數的70.7%。而在這九大產業集群項目中,新經濟項目佔據了“半壁江山”。

圍繞打造新能源汽車基地,中通客車以最新的氫燃料電池技術為突破點,投資26億元,建設佔地381畝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和動力總成系統項目。

圍繞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魯西集團實施了20萬噸聚碳酸酯等項目,打造聚碳酸酯、己內酰胺、尼龍6和尼龍66等四大化工新材料百億產業集群,全力建設綠色智慧化工新材料產業園。

圍繞培育生物醫藥產業,東阿阿膠正在建設總投資19.8億元、佔地1182畝的毛驢全產業鏈產業園項目。

圍繞壯大文化旅遊業,啟動了全長97.5公里、投資100億元的京杭運河聊城段保護開發項目……

這些重大項目將在3-5年內基本建成,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力支撐。下一步,我市將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和引進一批“高精尖”項目,做強“四新”項目庫。同時建立項目庫動態調整機制,形成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的良性發展格局。

 堅持創新引領

激活動力源泉

“我們已與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00強中的35家達成合作,產品廣泛應用於奔馳、寶馬、豐田、保時捷等汽車公司。”聊城市博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事業部總經理陸松介紹,公司生產的高端汽車零部件產品能夠替代進口,填補國內空白,目前已經拿到未來5年的訂單。

新舊動能轉換的核心是發展動力機制的轉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換,由投資拉動向消費推動轉換。對於戰略性新興產業來說,科技創新尤為關鍵。

為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我市大力強化創新平臺建設,實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建設工程,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創新平臺分別給予2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的建設資金獎補。今年4月份,新申報大豆深加工技術研究等5家實驗室認定為省級工程實驗室。

下一步,我市將認真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的創新研究,鼓勵企業直接引進利用高端技術創新成果。同時,鼓勵全市大中型科技企業加快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型研發機構,到2022年,全市大中型科技企業基本實現研發機構全覆蓋。

新風拂面,動力無限。快速壯大的新興產業,正成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希望,昭示著聊城蓬勃發展的新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