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甘肅河西走廊這條交通要道這麼重要?

Army灬少尉

因為河西走廊是咽喉

河西走廊的發展我認為可以分為兩段,時間節點就是大約隋朝大運河開通,以及海運興起那一時期。


第一段,河西走廊從漢朝開通到隋朝之前,這段時期河西走廊是風光無限,古代的交通和現在比那是極不發達,對於海洋,那根本就是無法逾越的天然屏障,最多也就在近海打打魚,與外界聯繫幾乎都是靠陸路,那時期的中國,儘管有多條通往外界的道路,但最核心,最繁榮的無疑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將中國與中亞,歐洲,非洲,西域等地連接在一起,而絲綢之路的河西走廊這一段,是咽喉,無可替代。


河西走廊南部是祁連山脈,北部又有沙漠,絲綢之路繞過河西走廊可以,但是繞行花費的經濟成本,時間都是不可估量的,甚至在繞行的惡劣條件下,隨時都有可能喪失性命,這足以證明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不管時代怎麼變遷,商業發達的地方,產品種類就是豐富,人們生活水平肯定是比其他地方優越,河西走廊那個時代一度很繁榮。


隋朝之後,隨著大運河開通,海運的興起,海上絲綢之路的優勢得以體現,海運經濟成本更低,運載能力更高,人們掌握造船的技術日益成熟,這時候河西走廊就開始沒落。

但不管怎麼沒落,陸地上的運輸優勢再不明顯,這條咽喉通道的重要性也是無可替代,加上如今國家的大力支持,相信未來的河西走廊前景一定是很美好。


雲影徘徊旅行

在中國的版圖上,河西走廊習慣上被稱為西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唯一孔道。說唯一是因為南面是無法越逾的青藏高原,北而是廣闊無垠的戈壁大漠。在地理上河西走廊就是祁連山和合黎山南北夾峙的狹長地帶。亦即青藏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帶。由於兩山阻隔,發育出大片富饒的綠州和草原,所以河西走廊成為古代各民族爭奪的焦點區域成為必然,因除了“唯一”孔道外,她還是優良的戰馬集訓地,這在冷兵器時代極為重要。

我國古代先民很早就發現這片美麗的地方,據記載屬禹貢九州之一的雍州之地,“黑水西河惟雍州”黑水即張掖黑河。爾雅的釋地:“河西曰雍州”,但漢以前一直為少數民族佔據,因為生存空壓力不大,遊牧和農耕此消彼長大體能夠和諧相處。直到漢武帝時代。

其實河西走廊上一字排開的四個城市即河西四郡都與漢朝深切想關。每一個城市名都是大漢北擊匈奴,西鑿廣漠的壯麗史篇。

從張掖這個城市名你就能讀懂古人對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理解的多麼透徹。“斷匈奴之右臂,張中國之肩腋。”

中國的古長城無異於給北方遊牧民族劃了一條紅線,沿陰山山脈到東北的燕山一線就是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我耕我的田你牧你的羊。“不敎胡馬度陰山”應該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民族的底線。而陰山以南的河西走廊和燕山以南的燕雲十六州就是中國的左右肩臂。失之河西走廊西京長安危矣。失之燕雲十六州則東京洛陽兇險。所以當冒頓單于吞併於佔據河西的大月氏後,漢武帝感覺很是不舒服,高祖受固和送親以和的屈辱一齊爆發。

公元前129年,衛青、公孫敖、公孫賀、李廣四路出擊。首次出征的衛青,一路凱旋,直搗龍城,解除了匈奴對都城長安的威脅。

公元前126年一去十三年無音訊的使者張騫奇蹟般出現在長安城下。他帶回的關於河西走廊和廣袤西域的詳實信息極大地激發了漢武帝向西拓展的雄心。

公元前123年,衛青出征匈奴,他的外甥,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率八百騎兵孤軍深入,展露出少年英雄的本色。

公元前121至119年,漢武帝發動河西戰役、漠北戰役,不滿20歲的霍去病以史上第一位驃騎將軍的頭銜率軍出征,他用輕騎兵閃擊戰術,以雷霆之勢,掃蕩匈奴各部,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從此,“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河西走廊的全線貫通。

之前哼著小曲騎著馬兒常到長安襲擾的匈奴人這回唱著悲傷的歌謠離開了這片肥美之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解決了匈奴問題,漢設四郡於河西走廊一一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張武功壯軍威一一武威,張中國之肩腋一一張掖,犒漢軍以灑泉一一酒泉,敦大漢之基業一一敦煌。至此以後中國不僅能舒服地橫張臂豎張腿。而且“春風又度玉門關”,可以“西岀陽關尋故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