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讓你腰痛那些“凶手”

揪出让你腰痛那些“凶手”

張俊說,如果把人體想象成一個柚子,那麼肌筋膜就像柚子上的那層“白皮”,包裹於肌肉上,幫助維持人體結構、保持姿勢和運動功能。但是,它也是身體最易受損的部分。肌筋膜損傷,不僅易造成關節功能障礙,更會帶來令人煩惱的疼痛。就像柚子上的白皮,無論怎麼試圖剝離都會觸及果實及周邊組織。因此,筋膜一旦受到破壞就會在其他部位冒出“牽涉痛”。這就提示,人們的腰背痛有時並非來自於腰部肌肉,而是身體其他意想不到的部位。

“兇手”1

附著脊柱上的胸腰椎旁肌

肌肉特徵:

從解剖結構上看,胸腰椎旁肌可分為兩層,即淺層椎旁肌和深層椎旁肌。前者就像一條馬的韁繩,主要幫助脊柱的整體活動。而後者位置較深,在同樣發揮伸展脊柱效果的同時,主要負責椎間的精細控制,相當於一條動態韌帶,調整各節脊椎的微小動作。

主要影響:

正因為椎旁肌對整個脊柱起到的作用,所以由其產生的疼痛比較廣泛,例如左側胸部痛、深入骨髓的劇烈痠痛等都可由椎旁肌引起。位於腰椎的淺層肌會從損傷部位疼痛延伸至臀部,這也是人們常說的腰痛的常見原因。深層的損傷亦能將疼痛傳導至腹部,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對應部位的內臟痛,向下則會形成尾骨痛。椎旁肌所致的疼痛變換姿勢也幾乎不能緩解。患者經常誤認為疼痛源於脊椎骨,而不是肌肉。

損傷原因:

張俊指出,長時間的坐位釀成了這樣的疼痛,即使人們保持了最佳的放鬆姿勢,若相應的肌肉仍持續處於緊張狀態,在經過半小時或更短的時間,人體肌肉也會陷入疲勞。這種長期超負荷的姿勢是肌肉損傷的主要癥結。

疼痛對策:

自覺地改變坐姿可有效避免損傷。而對已經引發疼痛的,以下動作可予緩解。

“兇手”2

躲在腰背痛背後作亂的腹肌

根據筋膜牽一髮動全身的理論,腰背痛的背後,自然也有腹肌作亂的身影。腹肌損傷不僅會導致腰痛,還會帶來假性內臟痛、噴射性嘔吐和惡性腸絞痛、腹瀉等。有的時候,女性的痛經也和腹肌有關係。

肌肉特徵:

腹肌由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腹橫肌和腹直肌等組成。其中,只有腹直肌才是腰背痛的最大推手之一。張俊解釋,腹直肌是脊柱屈曲主要動力肌,特別是下胸椎和腰椎。腹直肌走形向下沿恥骨嵴附著,各對腹直肌的纖維在恥骨聯合彼此交錯,向上附著於第五、六、七軟骨與胸大肌纖維重疊。腹直肌通常還分成三部分,即上腹直肌、臍周腹直肌、下腹直肌。

主要影響:

損傷原因:

張俊指出,引起腹肌疼痛的主要因素包括壓力和創傷。壓力是指運動過量(過量仰臥起坐等)、全身性疲勞、長時間的不良坐姿;創傷原因多發於闌尾炎或子宮切除術,還有瘢痕組織本身產生結締組織,繼而殃及了肌纖維。

疼痛對策:

掌握一些放鬆腹肌的方法十分必要。比如取俯臥位,用上肢將身體撐起,使後背呈弓形,注意保持骨盆緊貼支撐面。運用膈式呼吸深吸一口氣,使腹部前突,從而拉長並放鬆緊張的腹肌。

“兇手”3

藏匿於組織深處的髂腰肌

肌肉特徵:

髂腰肌更是一組難以觸及的肌肉,通常由腰大肌和髂肌組成。腰大肌位於股骨後中部,向上通過粗纖維附著胸12和所有腰椎體以及相應的椎間盤,向下附著於股骨小轉子。髂肌則向上附著於髂窩上2/3的內側面,完全貼附在大骨盆的外側面,向下匯入腰大肌肌腱。正因為髂腰肌這種深藏不露的解剖結構,容易讓醫生忽略它對腰背痛伸出的“黑手”。

主要影響:

張俊解釋說,因髂腰肌的走向是從腰椎到股骨小轉子,所以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屈髖。在正常站立時,腰肌能夠協調伸展腰椎,強有力地維持了直立姿勢。患方通常會主訴腰背痛,直立時疼痛加劇,斜靠時會有持續輕微的背部疼痛,有時伴有大腿前方疼痛。出現症狀後患者可能難以從較軟的椅子上站起,更不能仰臥坐起;嚴重時甚至不能直立行走,致使很多病人對步行產生反感。

損傷原因:

持續或突然使髂腰肌收縮的運動,是其損傷的主要元兇。這種情況大多發生於東北地區冬季在冰雪路面意外摔倒時;或者睡姿像嬰兒一樣,側臥並且膝蓋靠近胸部。張俊強調,長途車司機最容易腰背痛,長期保持坐姿使他們的髂腰肌處於收縮狀態;同樣,偏癱病人中,長期屈髖彎腰步行的人也是高發人群。

疼痛對策:

張俊介紹了幾個可在室內進行伸展鍛鍊的方法:在辦公室裡一手抓穩文件櫃,一條腿向後伸髖和腿,同時另一側膝蓋向前彎曲;或是坐在沒有扶手的椅子邊上,半邊臀部挪到椅子外,彎曲膝蓋向後伸展臀部以拉伸臀部。對於急性發病者,通過腹部的溫熱療法可緩解症狀,熱敷範圍在肋骨下至股骨小轉子之間。

文:衣曉峰 韓樹德

校對:閔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