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张垣」蔚县第一次解放(一)

「烽火张垣」蔚县第一次解放(一)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蔚县第一次解放,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蔚县第一次解放(一)

解放蔚县

蔚县地处张家口南部,向为“北门之锁钥”“京华之重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侵蔚后,八年来始终把蔚县视为从张家口到保定,从北平到山西的转运站;而且还想把这块地区变成扼制晋察冀边区向北发展的桥头阵地。当时日军侵蔚的主要头目及其扶植的伪县公署、伪警察署等都盘踞在这里。他们戒备森严,把守严密,不断地指挥着其他8大镇及外围近30个据点中的日伪军,施行其法西斯统治,摧残根据地的人民。

「烽火张垣」蔚县第一次解放(一)

解放蔚县

8月18日,蔚阳县委书记王野舟、县长王子麟奉令带领蔚阳支队,在队长李学泰等同志的指挥下,当天包围了西合营镇,调来的涞源支队在队长的带领下,由地委领导贾吉平、县委领导吕奇峰、李于光、胡子均等同志的配合指导下,一举包围了代王城镇。两镇经过一夜一天的激烈战斗,19日,西合营的守敌,除被毙伤俘虏以外,其余分路逃到县城。代王城守敌夜间挖开堡墙西逃,除被我军迫、截、堵消灭一部外,其余也钻进县城。

至此,县城内的伪军有:胡锡侯率领的郝玉凯、李金良等部,宗孝率领的雷云、彭国璋、李保明、阎德贵等部和伪警察队,还有伪县、镇、乡的部分头目、特务、密探等,近两干人。这些凑在一起的杂牌伪军,他们依托坚固的城堡仍做着黄梁美梦,不断地到附近村庄抢粮、抓人,进行骚扰。

「烽火张垣」蔚县第一次解放(一)

解放蔚县

对这些瓮中之鳖,本应立即歼灭,但由于晋西北一带的战争吃紧,急需增援,当时在蔚县境内的两支武装——蔚阳支队和涞源支队也很快地被改编为正规部队调走。从8月底到9月底,近一个月蔚县境内几乎没有正规武装主力,只有为数不多的公安警卫队,且肩负着西合营县直机关的保卫和看守犯人的重要任务。当时的情况是,为了对付县城的敌人,由县武委会的李文翰股长带领部分武装民兵驻扎在距县城7里处的东、西七里河一带,监视敌人的动向。城内敌人不敢轻易出城,八路军也无力进击,一直持续了一个月。

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三),八路军北上部队——新编第九旅,在旅长王道邦的率领下进入蔚县,奉命留下来解放蔚县城和广灵县。10月6日,正式扫清县城三个关,严密地包围了县城的敌军。县长王子麟、县委领导李子光、吕奇峰等同志带领县、区干部也分别进入县城的南关、东关和西关。他们积极配合部队进行各方面的攻城准备工作,县区两级组织了“兵站”运送攻城的必需物资。

蔚县古城易守难攻,加上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差,又没有重武器,当时只有挖坑道破城而入。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及城内的许多古建筑,党政军领导对守城的伪军开展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对敌伪人员晓以大义。在积极进行坑道爆破准备的同时,通过内线(城内鼎华斋钟表铺的马彪等同志)加强对敌工作,传递我方信件,劝导敌伪人员,争取他们为和平解放县城立功……。然而,守城伪军不仅不放下武器反而搞阴谋诡计,采取缓兵之策,要我们进城谈判。为了减少损失,表明诚意,当即答应谈判,并派吴子玉作为我方代表进城,而城内敌人又不开城门,只答应从城墙上吊我们的代表进城,企图扣押人质,待其主子救援;加上敌人飞机几次到县城上空送给养,做鼓动,这些守敌更有恃无恐一味地糟蹋城内的老百姓及工商业者。他们抢粮、要物、募捐,抓民工筑碉堡、拆民房、做烧柴,一时之间城内人民处干极端困苦之中,昼夜不宁。(未完)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军事志》《张家口市志》《张家口地方史》《蔚县志》《日本投降蔚县解放·任文德》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