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

一张老照片

妻子,每当看到这张老照片,都勾起往事的回忆,都无限思念自己的父母------

坐在左侧的是她的父亲——齐建庭,河北平山中古月人。1938年入党,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盂平县(盂县与平山交界处)武委会主任、察哈尔军区察北军分区组织科长、宁晋县、丰润县、丰南县武装部政委,离休后享受副师级待遇。

一张老照片

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大地震负伤,转到安徽当涂部队医院治疗。1977年初,妻子身怀六甲与大妹一起将父亲接了回来,又在石家庄温塘疗养院疗养,后在石家庄组成家庭,住在石家庄警备区留营干休所。

一张老照片

1987年1月在石家庄白求恩医院内五科去世,骨灰先是安放在石家庄双凤山陵园,后移葬回平山中古月老家坟地。

坐在右侧的是她的母亲——张锦书,河北平山贡库人。1951年参军,任察哈尔军区察北军分区卫生所看护员,1955年转业。

一张老照片

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大地震不幸遇难。母亲一生坎坷,遇难后也没得消停,先是就近埋葬在胥各庄中学操场东侧,接着,为了防止瘟疫,又扒出来装进大塑料袋里,移葬在丰南县城西面煤河东岸。

一张老照片

1986年9月,父亲病重期间,提出来,"能否把你妈的骨殖迁移回老家,等百年以后,我们老俩做个伴儿"。这样,母亲的骨殖又被扒了出来,但当地有严格的要求,为了防止瘟疫,必须去火化场火化,母亲遇难十年后,又遭受了一次火化,这才魂归故里,与父亲一起安葬回老家坟地。

一张老照片

站在前面的是她的大姐,当年,母亲骑着毛驴,抱着她从平山老家出发,一路吃尽苦头,沿着山边阜平、涞源、蔚县去了张家口,找到父亲参加了革命。大姐七十多岁了,现居住在北京。

一张老照片

站在后面中间的是她的三舅——张辛亥,河北平山贡库人。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留在北京工作,现早已离休。三舅怀里抱着的孩子就是我后来的妻子。看那照片下面的记载:51、5、2、1,时间很明确,肯定是1951年5月份照的,但那2、1,既不像是21日,又不像是2日或1日,弄不太清楚为啥这样写?

一张老照片

那时,妻子还不满十个月,转眼已将近七十岁了。这七十来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十几岁——1969年4月,就来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屯垦戍边,寓兵于民",在黄河河套中了几年地。唐山丰南大地震又躲过了一劫,庆幸活了过来,每当回忆往事,总是潸然泪下。

一张老照片

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过后,我们去北京看望三舅,祝贺三舅荣获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同时问起那张老照片。

一张老照片

三舅回忆说:1951年过"五一"劳动节放假,他就把在北京特意给我们家买的一台缝纫机送往张家口。这张照片就是在张家口照的,那么时间可以确定,即是5月2日1时,午饭后照的。那时,父亲任察哈尔军区察北军分区组织科长,母亲任察哈尔军区察北军分区卫生所看护员。

一张老照片

这张老照片看似很普通,但也记载着历史,察哈尔省早已取消,分别划归为山西、河北。妻子的出生地就在张北。岁月不饶人哪!当年,襁褓中的孩子,已成为姥姥,将近七十年过去,回忆以往,珍惜现在,展望未来!今日生活多么美好!

九口2019-4-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