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烽火张垣」智取桃花堡

「烽火张垣」智取桃花堡

烽 火 张 垣

张家口地处太行山、燕山和阴山山脉交汇处,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连接蒙古高原地区与中原的唯一要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张家口这座城市重要的经济、军事、文化地位。翻开张家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一处处声名远扬的昔日战场,一座座阅尽沧桑的要塞故垒,一段段气若长虹的长城古垣,诉说着从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战争最后决战期间50多场著名的战事,承载着历代前贤、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丰功伟绩。不忘记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张垣方志按公元纪年梳理了曾在张家口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事以及相关内容,以飨读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张家口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了许多重要战役和事件。今天张垣方志向大家推送智取桃花堡,欢迎您在文章后与我们互动留言。

「烽火张垣」智取桃花堡

智取桃花堡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日本侵略者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所到之处,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无辜百姓惨遭蹂躏。残酷的环境,复杂多变的斗争,考验着每一个人。

桃花座落在蔚县的最东边,是区公所所在地。因它地处交通要道,所以敌人在这里建伪政权,修据点,把守得比较严,而且还派驻了日本鬼子,设立了警察局。沿途过路的,都要盘问检查,戒备森严。

「烽火张垣」智取桃花堡

智取桃花堡

桃花成为中共开辟东北山区的最大障碍。中共北山工委、县委、平西地委、平西分区决定智取桃花堡。4月15日,武工队通过关系以250元蒙疆伪币买通守卫西门的伪军,七团政委李水清和武工队长王跃华带领两个连和武工队300多人占领堡楼,打垮了伪军,其他3个堡门上的伪军闻讯而逃。

这次战斗,打死打伤日伪军10余名,俘虏40余人,缴获步枪50余支和大批弹药,八路军无一伤亡。武工队从日军物资局运走了大批粮食、布匹和其他物资,砸了伪区公所,烧了据点炮楼。

「烽火张垣」智取桃花堡

智取桃花堡

人物简介:李水清,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4月重新入团),1932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7年逝世于北京,享年90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营政治教导员。1939年4月起任冀热察挺进军第三十二团总支书记。1940年3月起任挺进军第三十三团(后改七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11月起任晋察冀七团政治委员。1943年9月起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李水清当时率领的武工队十分活跃。日军控制了许多“联庄会”, 李水清率武工队打掉了黄土梁的“联庄会”据点,震动很大,桃花川“联庄会”的会首急于与7团联系,李水清借上寺村村长给儿子娶亲,各“联庄会” 会首和伪军头目均来赴宴的机会,突然出现在酒宴上,当时参加酒宴的人们都惊呆了,李水清谈笑风生,阐明八路军对“联庄会”的政策,“联庄会” 众会首均折服,后来这些“联庄会”都掩护了八路军。开国大典时,199师参加阅兵式,李水清走在199师队列的最前面,这一年他32岁。

(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张家口军事志》《蔚县志》《河北抗日战争简志》《张家口事典》《细说张家口》《张家口历史文化丛书》《中共张家口地方史》《近代察哈尔军事问题研究》《张家口革命遗址》等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